DC娱乐网

倭寇敢闯辽东?大连这场抗倭大捷更早更狠,2000 倭寇连船都被烧光

600 多年前,一群倭寇以为辽东是块好啃的肥肉,带着刀枪跨海而来,却没想到钻进了明军布下的死亡陷阱,2000 多人被一锅

600 多年前,一群倭寇以为辽东是块好啃的肥肉,带着刀枪跨海而来,却没想到钻进了明军布下的死亡陷阱,2000 多人被一锅端,这就是明朝抗倭史上里程碑式的望海埚之战。

元末明初的日本正乱成一锅粥,失意的封建主带着浪人、海盗组成倭寇,像饿狼一样盯着中国沿海。金州因为物产丰饶,成了他们眼中的 “肥肉”,从洪武到永乐年间,足足被袭扰了六次。这些倭寇可不是小毛贼,全是来自日本的 “真倭”,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不仅抢百姓的粮食钱财,还敢袭击明军兵营、阻断海运,把辽东搅得鸡犬不宁。

永乐九年,朝廷终于忍无可忍,派了个狠角色来镇场子 —— 辽东总兵官刘江。这刘江本是徐达手下的猛将,可刚到任就撞上倭寇 “杀兵夺饷” 的恶性事件,被皇帝狠狠骂了一顿,给了个 “留职查看” 的处分。憋着一肚子火的刘江知道,不打个漂亮仗,这辈子都抬不起头。

刘江没急着出兵,而是带着人把金州沿海逛了个遍。他发现金顶山的望海埚是块宝地,地势又高又开阔,站在上面能清清楚楚望见远处的海口,山下地势平坦正好驻兵。于是他立刻动手,在这儿修起了城堡,还在黄海、渤海沿岸的险要地方建了 95 座烽火墩台,从金州城一直连到沈阳、九连城,形成了一张昼夜监视倭寇的 “眼睛网”。

就这样等了八年,到了永乐十七年六月,望海埚的眺望哨突然发现 “东南海夜举火有光”—— 倭寇来了!刘江掐指一算,这群强盗肯定是奔着金州来的。他立马调兵遣将:让指挥使徐刚带步兵埋伏在山下,钱真率马队绕到倭寇背后断退路,百户姜隆带着壮士偷偷去烧贼船,自己则在山头坐镇指挥。一场瓮中捉鳖的好戏,就等着主角登场了。

六月十五日清晨,31 艘大船载着 1500 多倭寇(另有记载约 2000 人)在马雄岛登陆,排着长蛇阵就往望海埚冲。这群倭寇一路上没遇到像样的抵抗,越发嚣张,压根没察觉脚下已经踩进了陷阱。

等倭寇全钻进包围圈,刘江猛地挥下旗帜,一声炮响震彻山谷!刹那间,山下的伏兵像从地里冒出来一样,两翼并进杀向倭寇,马队也从背后发起冲锋。倭寇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哭爹喊娘地四处乱窜,“死者横卧草莽”,鲜血把地上的野草都染红了。

残兵败将慌不择路,钻进了山下的樱桃园空堡里,想凭着土墙负隅顽抗。明军将士士气正盛,纷纷请战强攻,刘江却摆了摆手:“硬打伤亡太大,给他们留个口子。” 他下令三面围堡,唯独放开西门,还让老弱士兵在西门外摇旗呐喊装样子。

倭寇在堡里又怕又饿,见西门防守 “薄弱”,以为抓住了救命稻草,一窝蜂地冲了出来。可刚出堡门,就听见两侧树林里喊杀声四起,早就埋伏好的明军弩箭齐发,骑兵来回冲杀。这下倭寇彻底懵了,想回头进堡,门早就被堵死了,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成了待宰的羔羊。

这场仗打得干干净净,登陆的倭寇无一生还,光是斩首就有一千多颗,姜隆那边也顺利烧了贼船,断了倭寇最后的念想。消息传到京城,永乐帝龙颜大悦,直接封刘江为广宁伯,所有有功将士都得了重赏。

当地百姓更是感激涕零,在望海埚的土丘上修了真武庙,给刘江塑像树碑,就为了记住这位抗倭英雄。更解气的是,经此一战,倭寇彻底被打怕了,此后一百多年里,再也不敢踏进辽东一步。

这场望海埚大捷可不只是打赢了一场仗那么简单。刘江用的 “烧船断退路、诱敌出堡再围歼” 的战术,后来成了抗倭的教科书范本,戚继光等人都从中学了不少招。对付侵略者,只要上下一心、谋略得当,再凶的豺狼也能被打回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