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关系最近确实有点紧张,咱们国家也发了旅游预警,但有意思的是,日本那边还是能看到不少中国游客的身影。
11月16日,有记者在上海浦东机场转了一圈,发现飞日本的航班照常起飞,不少自由行的、全家出动的游客还是按计划出发,只不过大家似乎比以往低调了一些。

日本媒体同一天在东京羽田机场采访了几位中国游客。一位来自上海的大哥说得挺直白:“国家发的是预警,又不是禁令,我觉得日本挺安全的。”两位北京来的女生也点头认同,说感觉这边治安没问题。
因为旅游预警是15日晚上突然发布的,很多旅行社根本来不及调整,所以16日的旅行团基本没受太大影响。倒是那些计划寒假去日本的人,有的顺利退了票——毕竟有些日本酒店退订政策比较友好;但也有人被复杂的退订流程卡住,只能再观望看看。

这边有人犹豫去不去,那边已经到日本的游客倒是玩得挺自在。15日,就有中国游客穿着和服在东京浅草寺拍照;第二天在富士山下,虽然欧美游客不少,但中国游客的身影也随处可见。
说起来挺有意思,今年1到9月,中国大陆去日本的游客居然有749万人次,稳居第一。这七个月里,中国游客在日本花了将近7万亿日元——这数字摊开来看,确实给日本经济注入了不少活力。

根据澎湃新闻的报道,国内已有35个城市开通赴日航线,9月航班数量最多的10座城市分别为上海、北京、广州、南京、青岛、大连、杭州、成都、沈阳和天津。其中,上海以2000多班的数量遥遥领先,9月日均航班数量67班,比去广州、深圳的高铁车次加起来还要多。此外,上海的出签数据也是最高的。2024年,日本共向中国人签发524.4万份签证,其中上海出签数量246.7万份,占比47%。

为什么预警发了还有人去?跟几位游客聊下来发现:有人是早早就请好年假订了行程,临时取消太麻烦;也有人觉得网络上的反日情绪和现实有温差,身边朋友更多是“嘴上说说”,该看的日本动漫照样追。就像最近上映的《鬼灭之刃》,四天票房就破了4亿——年轻人对日本文化的兴趣似乎没太受影响。
当然,国家发预警肯定有更深远的考量。日本那位女首相最近的言论确实越界了,咱们外交部、文旅部、教育部接连发声谴责,这态度再明确不过。现在国内航空公司都开通了免费退票通道,很多网友也晒出了退票成功的截图,大家都明白“国家利益面前无小事”的道理。

还以上海举例,这一次退票潮最大的地区也是上海,有某旅行社赴日旅行退票率达到了六成,他们承担了不小的损失。
所以目前来看,这是一个过渡阶段,现在在日本旅游的那些中国人,大多数是此前已经安排了行程,有些人已经投入了不少金钱,强行取消,又不免费,对他们来说难以承受,只能强行继续。这不能说他们跟国家对着干,更不能说他们不爱国。
我们要看之后,从预警发出,到落地执行,再到民间反馈,需要一个周期,在这个周期之后,我相信中国赴日旅行的人数会大幅度减少。
从前三季度来看,749万中国游客给日本带去的6万多亿日元收入,这是实打实的利益。他们自己倒行逆施,口无遮拦,切断了这条路,是他们自作自受。
我看到网上很多人因为这些现象,就在那阴阳怪气,说上海人不爱国,说中国人没骨气啥的,我觉得这样的说法很伤人。在复杂国际关系中把握好理性爱国与个人选择的平衡,我们中国人一向做的很好,这一次也不例外。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