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挂断我方电话后,马克龙乘机离国,法方圈定战场,2道挑战书已到

2025年5月的河内,法国总统马克龙的专机刚落地,便给东南亚地缘经济投下一枚深水炸弹。三天前,这位刚与中国通完电话的领导

2025年5月的河内,法国总统马克龙的专机刚落地,便给东南亚地缘经济投下一枚深水炸弹。

三天前,这位刚与中国通完电话的领导人,还在承诺“深化中法合作”,转眼却带着30项合作协议飞抵越南,在核电、高铁、航空三大领域与中国展开正面交锋。

这场看似寻常的国事访问,实则是欧洲老牌强国在全球化裂变中的一次战略突围。

当美国挥舞关税大棒、中国深耕产业链时,马克龙试图用“技术外交”在东南亚撕开第三条道路……

越南生意场

河内科技大学礼堂里,马克龙对着越南学生宣讲法国EPR核电技术的安全性,背后的PPT用醒目的红字标注“零事故运行记录”。

这场精心设计的演讲,瞄准的是越南重启的宁顺核电站项目。这个曾被日本福岛事故中断的工程,如今吸引着法、俄、韩等多国角逐。

马克龙拿出“技术换市场”的杀手锏:承诺提供85%项目贷款,利率低至1.2%;培养500名越南核工程师;配套智能电网建设。

这些条件看似优厚,实则是拔了萝卜掉进坑——到处都是陷阱。

协议要求采用法国核电安全标准,这意味着从设备采购到运营维护,越南将长期依赖法企。

相比之下,我方中电工程提出的方案更显灵活和诚信:允许30%设备本地化生产,并提供全产业链服务。

越南方面一直对两种方案拿不定主意。

法国第三代EPR技术单机容量1650兆瓦,但造价高达每千瓦6000美元;而我方的“华龙一号”虽功率略低,性价比却高出40%。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马克龙来越南做生意的这个时机非常巧合。

因为中越2024年联合声明已就核能合作达成框架协议,我方广核集团早在去年就签署了核废料处理合作协议。

马克龙的突然介入,总让人感觉内有深意,而且其与我方在越南的交锋还未结束。

寻求出路

在胡志明市至河内的规划线路上,中法较量同样白热化。

法国阿尔斯通祭出“欧洲标准”牌,强调列车控制系统能达到99.99%准点率,却对每公里1.2亿美元的造价避而不谈。

我方中铁则亮出雅万高铁的运营数据:设计时速350公里,实际造价仅每公里0.8亿美元。

为了能让越南不再摇摆不定,法国承诺的技术转让确实诱人:马克龙将在岘港建立轨道交通学院,为越南培养信号工程师。

但我方案中包含的“运营前五年保底客流量”条款,再次让财政吃紧的越南动心不已。

而让马克龙最为担心的还是天上的生意:空客订单。

越捷航空虽然签下20架A330neo宽体机订单,表面是45亿美元的生意,实则是规避美国关税的妙招。

因为这些飞机将在越南组装15%的零部件,以“东盟制造”身份享受2.3%的输美税率,比欧盟原产产品节省27%关税成本。

从这里可以看出,马克龙为了应对特朗普关税大棒的打击和单边主义的冲击,已经学会多方寻求处境。

当然,马克龙虽然为法国的客机找到了救赎之道,但是战机这方面确实寻路无果。

造成这种结果,自然还是因为莫迪的发力。

自从莫迪从马克龙这里订购的阵风战机被巴基斯坦的歼-10CE、红旗-16防空导弹等中式武器击毁,算是实打实的给法国战机做了一波负面宣传。

不过,在莫迪和马克龙看来,“雄辩大于事实”,只要死也不认,那就相当于公关危机已经解除。

所以马克龙的调查小组在飞机残骸处,日夜研究如何能瞒天过海,而莫迪派遣的“宣传小队”还在公费全球旅游的时候,偶尔闯入各国政府炫耀“在印巴冲突中,印度已经胜利”。

这种烦恼自然不能绊住马克龙要复制戴高乐时代,重回世界前列的脚步,生意该做还是要做。

同样,越南也抱着这样的态度,直呼:马克龙的小把戏已经被我们看穿。

脚踏实地

马克龙近日在记者会上,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还宣称要做“中美之外的可靠伙伴”,欢迎各位大佬前来支持法国一票。

这话听着非常耳熟,原来这是马克龙三年前提出“战略自主”的东南亚版本。

口号可以乱喊,但是要有实力支撑。

马克龙在敲锣打鼓的同时,还是在思考可行性:美国超级大国,实力容许特朗普到处砌其关税壁垒,法国是难以效仿。

但是,中国的合作共赢,一带一路倒是门槛低,也偏实际,所以要将法国贸易旗帜飘扬在世界各地。

法国开发署与越南电网公司签的协议便最能说明这一点。

马克龙表面是升级输电网络,实则是为自己核电入网铺路。这种“基建+能源”的组合拳,与我方的“一带一路”模式惊人相似。

而马克龙没想到是,越南比他深谙生意之道。

越南一边与法国敲定核电站合作,一边加速中越跨境铁路建设;既接受法国技术培训,又派工程师到中国参与华龙机组调试。

越南工贸部长对此也颇为骄傲,毫不避讳地坦言道:“我们需要法国的标准,更需要中国的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作为第二大经济体,并且一带一路早已经构造得足够牢固,所以能轻松应对各种生意上的变局。

但是,马克龙经不起折腾,其困境在于实力与野心的落差。

尽管马克龙带来85亿欧元合作协议,但法越贸易逆差高达70亿。

举个简单的例子,赛诺菲集团的疫苗生产线看似布局长远,实则面临我方科兴生物的价格碾压:同类产品报价低30%。

最为关键的是,我方已在东盟建立冷链物流网,即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

显然这种经济现实,让马克龙“第三条道路”有些底气不足。

毕竟面对法越如此大的逆差,如果连合同都黄了,那就真的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不仅如此,西方世界的生意经下面总要藏着刀子。

在河内郊外的技术园区,法国泰雷兹集团的卫星监测站正在调试。

这套能实时追踪南海船只的系统,被包装成“民用航海安全设备”,却与法国太平洋舰队的行动形成微妙联动。

马克龙的本意是想以民用合作为跳板,逐步渗透防务领域,直指地缘政治的构建。

面对这种情况,我方也是不急不躁,因为做生意的没有傻子,越南自然是知道端倪的。

就在马克龙离开越南次日,中越跨境智慧电网项目照常宣布扩容,我方南方电网的柔性直流技术将帮助越南消纳30%的可再生能源。

这种不争一城一池、专注夯实根基的策略,恰是法国最忌惮的。技术可以突击引进,但产业链生态需要时间沉淀。

小结

历史的回旋镖在无意之间打到了马克龙。

回想四十年前,法国幻影战机技术转让培养出我方航空工业基础;而如今,中法的话语权地位在东南亚悄然互换。

当马克龙在河内科技大学宣讲核电安全时,中国工程师正在寮国调试百万千瓦级水电机组。

与其到处吹嘘无用功,不如塌下心来寻求本身优势,精心专研,以实力赢来合作。

评论列表

用户15xxx67
用户15xxx67 7
2025-06-01 10:19
生意竞争很正常
用户13xxx01
用户13xxx01 2
2025-05-31 18:08
也不知道谁缺,,,,,,,
路人甲路过
路人甲路过 2
2025-06-02 09:49
飞机被打下来了感觉不舒服,所以开始各种挑事,英国被称为搅屎棍,法国就是那堆屎。
小牛
小牛 1
2025-06-01 10:30
活该扇俩大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