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为什么你陪写作业会生气?父亲视角的拆解,教你5个让家回归平静的方法

最近后台有不少家长留言:“只要一写作业,家里立刻鸡飞狗跳;不写作业时母慈子孝,一写作业立刻父子反目,这到底怎么办?”说实

最近后台有不少家长留言:“只要一写作业,家里立刻鸡飞狗跳;不写作业时母慈子孝,一写作业立刻父子反目,这到底怎么办?”

说实话,这个问题我家也经历过。

虽然姐姐成绩还算不错,但当初由妈妈她写作业的时候,也经常一肚子火。

那时候,妈妈坐在书桌旁,眉头紧到一起,姐姐写一会儿发呆、一会儿要喝水,小妹在旁边晃来晃去,越提醒越兴奋,然后,就是熟悉的叹气声和吼叫。

我站在旁边看着,也很心疼。

后来没办法,我接管了孩子写作业这件事。

本以为我能hold住,结果第一次上场,也差点被点着。

从咱们大人的视角看,孩子写作业真的太慢、太磨叽。但正因为我不会太情绪化,所以能看到一些妈妈看不到的东西,也慢慢想明白了写作业容易吵的几个关键点。

今天就把我这一路的做法分享给大家,它未必是万能答案,但都是我在真实生活里摸索出来的。

情绪被孩子带着走

我比较认可一个观点:

人只会跟自己认知水平差不多的人发生争执!

比如,在路边遇到一个骂骂咧咧的大傻子,我们肯定不会跟他吵架,但跟孩子反而会吵。

有一次,妈妈给姐姐检查作业,发现写错的地方划了几个叉叉,姐姐看到把作业夺过去,妈妈没有多余的思考瞬间就怒了,俩人越吵越严重!

这是为什么呢?

我觉得是因为咱们被情绪控制了,智商瞬间掉线,降到了跟孩子一样的水平。

我特别认同一句话:情绪不是用来控制自己的,是用来影响别人的。

这句话帮了我很多。不仅是带孩子写作业,在家庭关系、工作中都很有用。

比如,当我觉得孩子确实需要感受到一点严肃时,我会让表情严肃一点、语气严厉一点,但此刻内心是完全平静的。

因为我展示的,是给孩子看的情绪,而不是控制不了的情绪。

这样孩子会听得进去,而我们也不会事后后悔,慢慢地,写作业时也就不那么吵了。

你爱孩子吗?

我经常问自己一个问题,我是不是还在爱孩子?

我说的这个爱,不是带要求的那种,而是孩子还是小宝宝时,咱们随便看他一眼,都觉得“哎呀这小东西怎么这么可爱”那种。

那时候,我们爱得不提要求,不求回报。可孩子一旦长大一点,我们的爱就变了。

我们开始提各种要求,写作业要认真点,写字要好看点,考试成绩要好,要专心,要上进....

姐姐有一次写字特别潦草,妈妈看不下去:“你看看这是什么字?你能不能认真一点?”,结果妈妈跟我抱怨生闷气,姐姐也满脸不开心。

我们一旦有了要求,就一定会有失望,有了失望,就有了情绪。

我常跟孩子妈妈说:如果我们是真的爱孩子,那就不应该用要求去绑住他。

就算他今天把作业写得乱七八糟,他仍然是咱们的孩子,我们仍然爱他。

这么想时,我们的气自然就消了。

孩子不非得拿来作比较

有时候,妈妈看到微信群里老师发的其他同学写字特别工整,就会忍不住跟姐姐说一句:“你看人家怎么就能做到?”

我觉得,孩子又不是工厂流水线造出来的产品,哪有什么统一标准。

有的孩子注意力好,有的天生就差点,有的孩子学数学快,有的孩子语言能力强。

但学校只有一种评价方式:比成绩!谁分高,谁就优秀。

但在家里,不需要这么做!

带孩子写作业,只不过是和这个比成绩的标准短暂同行几年,但孩子未来活得怎么样绝不在乎于此。

在这个社会,相信大家都有体会: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清北夫妇生的孩子,难道不比咱们普通家庭的孩子更容易考清北吗,所以还有必要那么焦虑吗?

我跟妈妈说过一句话:“我们吃过的水果有很多种,如果你非要求葡萄去学红薯长在土里,那还会有葡萄吗。”妈妈听完笑了:“好像也对。”

社会上需要的是各种各样的水果。

这点想明白,整个人就松下来了。

落地实操

上边说完心态,再说说我怎么做的。

我陪孩子写作业的时候,从来不是“盯着他”“管着他”,我会在旁边做自己的事。

姐姐写题的时候,我通常会写写公众号,她读书的时候,我也会翻翻书,只有当她遇到问题了,我才会介入。

因为我一直相信一句话:鸡娃,不如鸡自己。

我遇到很多家长:

自己天天刷手机,却要求孩子自律!

自己不运动,却要求孩子每天跑步!

自己没有阅读习惯,却要求孩子必须爱看书!

如果咱们自己都不自律,却想让孩子自律,那本身就是矛盾的,这样下去只会让孩子越来越抵触。

孩子不是听咱们说什么,而是看咱们怎么做。

同样,他们也会有样学样,当我在旁边安静工作时,姐姐也会自然跟着进入状态。

我觉得这种氛围,比吼十句都有效果。

我永远不会和老师站在一起逼孩子

还有一点我做得比较“硬气”:我从来不会和老师一起,去给孩子增加那些毫无意义的压力。

比如:

什么生字抄十遍!

什么红色手抄报!

什么完不成就罚站!

以前妈妈会很紧张:“老师说要做,你赶紧做完!”

我会告诉姐姐:这些如果你愿意做,就做;不愿意做,也没关系。老师要问,就说:这是爸爸让我不做的。

我更看重的是孩子对学习本身有没有兴趣,至于考多少分真的没那么重要。

我始终觉得:孩子从小能多看几本闲书,比写好多少遍生字重要太多。

哪怕写字不好看,偶尔有错别字,又有什么关系呢?

但如果养成了阅读习惯,走到哪里都不会差。

写在最后

说了这么多,其实我想表达的只有一句话:

写作业只是孩子成长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咱们的情绪,才是真正决定家庭氛围的关键。

只有咱们稳下来,孩子才会静下来。

只要咱们不再提太多要求,孩子慢慢就会变得自信。

带孩子写作业,不是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