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车企自导自演的5000万订单骗局,订单造假触目惊心,买车不能看销量

一场由车企自导自演的“订单狂欢”正在中国汽车市场上演,数字背后的水分可能远超大家想象。“上市1小时,订单突破XXX万”—

一场由车企自导自演的“订单狂欢”正在中国汽车市场上演,数字背后的水分可能远超大家想象。

“上市1小时,订单突破XXX万”——这样的宣传文案,现如今在各家车企的预售海报上司空见惯。仿佛不发布一张这样的“捷报”,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爆款”。

而据机构统计,从今年年初至8月底,全国车企宣称的订单量汇总竟然突破了5000万辆,而中国汽车市场全年销量预期仅为约3000万辆。这个数字游戏背后,隐藏着一条从大学生、供应商到黄牛的虚假订单产业链。更有业内人士透露,某些车企甚至要求区域经销商每月必须完成固定“订单量”,未达标则扣减返利,倒逼经销商通过“虚假下单”冲业绩。这一下,不仅“订单营销”彻底不管用了,中国电车行业还成了全球汽车圈的笑话。

订单数字的游戏

2025年,中国汽车行业的利润率已降至3.5%,为近八年最低。但同期,部分新势力车企通过虚假订单营造的“繁荣”,却在加剧市场泡沫。原阿维塔科技副总裁李鹏程曾公开质疑:“中国乘用车订单已达5000万辆,其中80%在新车发布后72小时内被‘刷’出去。”

这些看似亮眼的订单数字,表面上映照着市场的空前繁荣,实则悄然揭开了行业“订单游戏”的遮羞布。这场虚假繁荣不仅误导消费者,更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扰乱整个供应链的节奏。蔚来创始人、董事长李斌也坦言:“如果按照大家公布的订单数,(全国汽车销量)都有1亿辆了。我们没有参与这个‘通货膨胀’。”

小订与大定,欺骗自己也欺骗消费者

要理解这场“虚假繁荣”,首先需理清所谓“小订”与“大定”的区别。“小订”通常指消费者在购车意向阶段支付的一笔小额预付款,金额一般在2000元至5000元之间,有些甚至不到一千元。它具有较高的灵活性,消费者可随时退款。

“大定”则意味着购车流程进入实质阶段。消费者此时通常已确定车型配置,签署正式购车合同,并支付一笔金额更高(常见为1-2万元)、通常不可退还的定金。

然而,即便进入“大定”,消费者仍可能享有“犹豫期”——一般1至3天不等,期间仍可取消订单。因此,即便是车企喜报中“大定突破X万”的数据,仍存在一定水分。

自己骗自己的一场“秀”

为什么车企如此热衷于在订单数据上做文章?市场竞争已趋白热化。一款新车若能在发布初期就打出“小时破万”的口号,极易形成“热销爆款”的公众认知,进而触发消费者的从众心理。

据透露,目前存在有专业团队为车企提供“小订过万”的全套营销方案,包括组织内部员工、经销商合作伙伴下单再退款,雇佣网络水军营造热销氛围。更令人惊讶的是,这条产业链已经渗透到各个角落。

有企业以“员工福利”名义,强制内部员工参与小订,事后统一退款,单次活动即可制造数千笔虚假订单。在校园里,“兄弟,你买车了吗?”成为一些大学生之间的暗语。他们通过下单截图,从中介处获得150元/单的报酬,整个过程比点外卖还快。

而等到新车发布三五月后进入批量交付阶段,真实的上险量与交付量便会逐渐浮出水面。届时,不仅泡沫破裂,更将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基于虚高订单做出的生产计划,极易导致库存积压、资金周转困难。一旦真实需求无法支撑产能,车企将面临巨大的经营风险。

黄牛也嗅到了商机,他们囤积订单名额,然后以1.3万元甚至更高的价格转卖给急于提车的真实消费者。这种期货式的炒作,进一步扭曲了真实的市场需求。

监管出手整治乱象

面对汽车行业营销乱象的蔓延,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联合开启为期3个月的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行动。集中整治非法牟利、夸大和虚假宣传、恶意诋毁攻击等网络乱象。

工信部明确要求车企接入国家汽车数据中心,实时上传订单生成、支付、退订、交付等环节数据,且需标注订单类型(小订/大订)、定金金额、退订原因等关键信息。监管部门还运用区块链技术对数据进行存证,可追溯每笔订单的真实流向。某车企在接入系统后,其宣称的“上市首月订单3.2万辆”被核查出包含1.2万笔虚假订单。

官媒《经济日报》也公开发声,指出该给国内新能源车企订单泡沫挤水分了,并呼吁对订单数据与最终交付量差异过大的恶意造假行为,一经查实,从重处罚。

面对部分车企频频爆出的质量问题,消费者的购车决策也正在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未来购车时会将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体系作为首要考量因素,而非营销噱头或订单热度。购车者在决策时会仔细对比车辆的订单数量与实际交付量。一旦发现实际交付量相比订单有较大差距的,便会直接将该车型排除在考虑范围之外。

消费者开始意识到,预热期的订单数据不过是营销手段,真正值得关注的是车辆的实际使用体验、可靠性和保值率。那些愿意用产品说话、用口碑积累信任的企业,才真正具备穿越周期的力量。

历史总是相似的。2000年纳斯达克泡沫中,网页公司靠“点击量”融资;2016年共享单车热潮中,城市被五颜六色的单车淹没。如今,车企把“订单”当成新的KPI,故事好听,财报好看,可路上跑的车不会说谎。虚假的订单狂欢终将退潮,当新车进入批量交付阶段,真实的上险量与交付量便会逐渐浮出水面。毕竟,真正的销量不是刷出来的,而是由消费者用真金白银投票决定的,大家对于这种情况有什么不一样的看法呢?不妨留言讨论。

评论列表

anter
anter 148
2025-11-13 22:30
一切都从某米开始

君为红颜醉 回复 11-14 17:20
市场上那么多百公里左右的二手车[呲牙笑] 就明显有猫腻

流水无声 回复 11-14 20:08
有某米夸张[得瑟]

用户38xxx79
用户38xxx79 86
2025-11-14 05:20
都学了某米的饥饿营销。
范琦
范琦 66
2025-11-14 01:23
这不就是各种迪各种届开始的,后来泡泡越吹越大

用户18xxx54 回复 11-14 17:52
黑公关继续造谣摸黑,举报走起,送你进去

专遛海狗 回复 11-14 19:36
对对对,小米不行,爱国牌可以,凡是讨厌爱国牌的就是汉奸,剩下的爱国牌代表完了[无奈吐舌][无奈吐舌][无奈吐舌][无奈吐舌][无奈吐舌][无奈吐舌][无奈吐舌][无奈吐舌][无奈吐舌][无奈吐舌]

玄江道行
玄江道行 57
2025-11-13 22:03
有些资本家造四轮电瓶车,坑国补的钱易挣,
用户16xxx65
用户16xxx65 51
2025-11-14 07:30
遥遥领先

闲时无事去逗狗 回复 11-14 13:02
粗粮就粗粮

三国靓仔 回复 11-14 09:35
小米遥遥领先

用户10xxx61
用户10xxx61 37
2025-11-14 00:20
没有说那个车企业?

种花家的兔子不吃素 回复 11-14 11:30
那个法务比研发人员多的企业……

文润 回复 11-14 10:47
全村都一样。

妮妮
妮妮 35
2025-11-14 13:25
某米最垃圾,垃圾中之极品[点赞][点赞][点赞]
我只是路人甲
我只是路人甲 26
2025-11-14 15:06
评论区华为水军是真多!对对对,小米订单造假,大定20万月销仅2万~就是不知道谁家杂牌界小定20万月销1000了[得瑟][得瑟]

汤先生 回复 11-19 09:11
华为的水军真多,而且是免费的,华为邦国架了爱国情怀,所以全民都原意免费当华为水军,三观正确的中国人,支持中国企业突破技术封锁,和技术领先,这是吊丝不能理解的,华为还没领悟到雷总的得吊丝者得天下的精髓。

我只是路人甲 回复 汤先生 11-19 10:01
你去看看315的维权视频号吧,就知道华为手机修起来多坑了

用户10xxx69
用户10xxx69 25
2025-11-14 06:37
雷军的小米就是这样吧。
梦想成真
梦想成真 25
2025-11-14 05:25
上税呀,

用户10xxx02 回复 11-14 09:39
那确实,最好立法吹牛缴税

汤先生
汤先生 24
2025-11-14 15:16
得屌丝者得天下
用户15xxx73
用户15xxx73 24
2025-11-14 14:49
杂粮真是自擂自夸,地球都能吹破,真NM丢人现眼!!
仲夏Ooo四叶草
仲夏Ooo四叶草 22
2025-11-14 16:13
某宗教产品带的好头,只要出个新品,就遥遥领先,订单爆了几十万,几百万辆,结果各大榜单前三从没它的份

流水无声 回复 11-14 20:12
🐒是跟屁虫咯[笑着哭]

﹏維生素..:
﹏維生素..: 19
2025-11-14 09:46
200公里瞬间刹停不管了吗?
^_^空守旧梦^_^
^_^空守旧梦^_^ 17
2025-11-14 08:07
直接说小米汽车,雷军的虚假营销
用户10xxx17
用户10xxx17 15
2025-11-14 18:10
雷军说,你直接说我名字就可以了,不用写那么多文字拐个弯来骂我[呲牙笑]
你亲爱的爸爸
你亲爱的爸爸 14
2025-11-14 07:53
这种事一开始是比亚迪做的,不过它是真卖,卖给自己而已,自己卖自己十万,国家再补五万,车再进自己的生产线,换个号接着卖

¢孤☆单£旅§途 回复 11-14 17:47
真假?

9@
9@ 14
2025-11-14 09:25
5000斤打底,8000斤不瞧,10000斤微微一笑
用户91xxx73
用户91xxx73 13
2025-11-14 10:26
吹牛,只服遥遥领先[得瑟]
用户10xxx37
用户10xxx37 13
2025-11-14 13:33
马云早就说过,统计数字有真的吗
晨钟
晨钟 13
2025-11-14 09:02
雷传志喜剧之王
珍爱一生
珍爱一生 12
2025-11-14 09:20
垃圾米的手段
李绍轩
李绍轩 11
2025-11-14 10:32
小米是罪魁祸首,所有行业都在学雷军的套路
金甲小宝
金甲小宝 11
2025-11-14 11:20
讲事实的话,小米是不是不确定,毕竟小米到现在还有很多车没交付,产能受限。问界小定15万,到现在销量刚过10万,问界可没有产能限制,什么原因呢?

倪融 回复 11-14 18:28
秃子头上的虱子

社恐大叔
社恐大叔 10
2025-11-14 07:45
3分钟28.9万辆是哪个车企?
人生百态
人生百态 10
2025-11-14 12:24
阿米:直接报我身份证得了[得瑟]
边缘
边缘 9
2025-11-14 07:42
丰田作为全球销量第一的车企,2024年全年销量一千多万辆,这还是丰田全球各款车型的销量总和,销量第二的车企,大众汽车的销量都还没有突破一千万辆车。所有车企,没有哪一款车型的年销量能达到一千万辆,即便是全球销量最高的车型,卡罗拉,也只是累计销量5400万台,注意这还是只是历年各款卡罗拉的销量总和,
天赐
天赐 9
2025-11-14 13:14
你们猜这是谁带起来的[滑稽笑]
亚特兰蒂斯
亚特兰蒂斯 8
2025-11-14 06:20
很正常,我一口气就订了49999999台,剩下那一台不知道谁订的,刚好5000万台,真就这么巧合[呲牙笑]
牛大爷
牛大爷 8
2025-11-14 15:24
卖那么多车又没交那么多税,国税局是不是可以找他们补税啊?
野狼
野狼 8
2025-11-14 06:11
应该按小订收多少税,大订收多少税,然后按上险量差重罚,看谁敢造假
用户10xxx64
用户10xxx64 7
2025-11-14 10:15
遥遥领先
猪猪侠
猪猪侠 7
2025-11-14 08:23
一个个都学着保时米五分钟锁单二十几万辆了[呲牙笑]

我只是路人甲 回复 11-14 15:44
对,月销仅3万

余爱灬
余爱灬 7
2025-11-14 16:46
5000万以内最好的车是谁说的[得瑟]
英台她兄弟
英台她兄弟 7
2025-11-14 10:41
注意新产品出来以后的一定时期内都会出现各种问题,要买技术成熟的产品
天天向上
天天向上 6
2025-11-14 15:56
3分钟,20万,两年产能排满了
用户14xxx76
用户14xxx76 6
2025-11-14 07:21
不让公布订单量和预订量,不让宣传就好了,以前的汽车都没有宣传!直接上市买就可以,卖多少是多少!没必要公布虚假数字
用户18xxx03
用户18xxx03 6
2025-11-14 07:44
这种文章有什么意义?已经查实的企业都不名字,浪费大家的时间
海阔天空。。。
海阔天空。。。 6
2025-11-14 19:51
某车企还没交车就让客户结尾款,因为口碑塌了,现在很多人宁愿不要订金了也不想提车,车企怕车生产出来了人家不要了,但是车企不知道那些人要那些人不要,为了自己不担风险,想出了车还没生产先结尾款的办法,一个企业做成这样离倒闭也不会太远了
风雨同伴
风雨同伴 6
2025-11-14 08:47
5000万还不算少吗?不来一个5亿都算是老实人了!你国家这又补贴、又扶持的,不造势都对不起你,国家应该对月度、季度车企发布的公告要交税,看他能不能狂欢?销售数量与车管所数据相同,又不他偷税漏税。
涵
6
2025-11-14 09:39
猴子的3 分钟20 万

我只是路人甲 回复 11-14 15:07
对,月销仅3万

骑马牧马
骑马牧马 6
2025-11-14 08:18
某米要求供应商大定,然后锁单后内部退回
linfeng911
linfeng911 5
2025-11-14 10:46
这不都是雷布斯玩剩下的吗[笑着哭]
平平凡凡晚上10点以后请勿打扰
平平凡凡晚上10点以后请勿打扰 5
2025-11-14 06:42
所谓的新能源车企就是下一个恒大!立贴为证!
采花的小和尚
采花的小和尚 5
2025-11-14 08:58
车的价格比以前油车差不多有的定价还更高,利润却下到只剩3.5%,这纯粹扯淡呢,那么说原来油车的利润得多高,实际成本得多低
KEYS华
KEYS华 4
2025-11-14 11:58
建议成立吹牛税[大笑],看小米还敢不敢吹20万大订
用户18xxx92
用户18xxx92 4
2025-11-14 10:58
大概率是BYD吧,逃了那么多经销商
王思昆
王思昆 4
2025-11-14 17:39
华为手机的出货量是天文数字[得瑟]
用户10xxx01
用户10xxx01 4
2025-11-14 08:20
电车只买特斯拉,油车只买合资车!他们的宣传欺骗不了消费者,他们是在自欺欺人![必胜]
用户14xxx23
用户14xxx23 4
2025-11-14 07:43
这都是当年房企玩剩下的东西!!?
浪子
浪子 4
2025-11-14 10:17
一打击这些,某些遥遥领先遥遥领先车企都不说话了
小U
小U 4
2025-11-14 09:57
小腚多少台,一看就是某界了
暗夜行者
暗夜行者 3
2025-11-14 07:08
这问题存在好多年了,也赖的上粗粮?
野狼
野狼 3
2025-11-14 06:10
应该按小订收多少税,大订收多少税,然后按上险骨量差重罚,看谁敢造假[笑着哭]
w梦
w梦 3
2025-11-14 11:08
查一下 上市首月订单3.2万辆就知道是谁了[得瑟]
用户18xxx03
用户18xxx03 3
2025-11-14 07:45
这种文章有什么意义?已经查实的企业都不公布名字,浪费大家的时间。
妮妮
妮妮 3
2025-11-14 13:25
国内车企没几个不做假,不然如何忽悠你去买,那些所谓的垃圾科技感,L2智障驾驶那个不垃圾…!!中国极大部分人都是盲从,盲从的[点赞][点赞][点赞]
hbqhlyz
hbqhlyz 3
2025-11-14 10:13
车企刷单也不是老新闻了[滑稽笑][滑稽笑][滑稽笑]
用户15xxx09
用户15xxx09 3
2025-11-14 08:22
和房地产一七样,请群众演员!
你能把我咋滴
你能把我咋滴 3
2025-11-14 09:26
5000元的大定,666
taoniu0
taoniu0 3
2025-11-14 07:56
挺有意思的事实,女人穿衣怕撞衫,男人开车为什么就喜欢同款
用户10xxx17
用户10xxx17 2
2025-11-14 14:06
只以真正的的申请牌照数量算。
大头鸿
大头鸿 2
2025-11-14 09:54
违法吗??呵呵
mhjf0608
mhjf0608 2
2025-11-14 15:42
150花钱搞的订单,吹牛收税能收多少?收税能老实?
Eason
Eason 2
2025-11-14 07:57
这个问题国内车企没有一家干净的,尤其是新势力,合资就不知道了。
john6078
john6078 2
2025-11-14 13:41
相信这些是你智商问题,不是车企自演的问题
用户10xxx55
用户10xxx55 2
2025-11-15 00:57
拉圾广告太烦人
用户69xxx71
用户69xxx71 2
2025-11-15 01:52
心思根本不在造车,全花在吹牛逼上面了,骗多了鬼都不信。
老牛
老牛 2
2025-11-14 17:46
就这样的能造好车了吗?你出和新款我也赶紧做
耗子尾汁
耗子尾汁 2
2025-11-14 10:08
就像手机专卖店的手机预激活一样[点赞]
火云邪神
火云邪神 2
2025-11-14 14:09
水军真多……
28大杠
28大杠 2
2025-11-14 10:47
各行各业不都是这么干的么?经销商即使卖不动也要打款订货保业绩,要不然拿不到各种返利,费用。
太阳
太阳 2
2025-11-14 10:15
严查上市造假公司
极光
极光 2
2025-11-14 17:24
你这文案出来的晚了,早出来两年某汽车品牌早就不行了
胖胖
胖胖 2
2025-11-14 14:41
按新车保险购买量统计是比较准确的,大定小定数量不可信[笑着哭]
蒙山沂水
蒙山沂水 2
2025-11-14 19:16
粗粮就是粗粮
用户12xxx08
用户12xxx08 1
2025-11-14 09:29
哈哈哈,传统技能
百无求
百无求 1
2025-11-14 19:15
吹牛谁都有,只有一家吹的最狠[笑着哭]
开满鲜花的KAZAN
开满鲜花的KAZAN 1
2025-11-14 06:52
按吹的牛上税,都老实了
dgggh
dgggh 1
2025-11-14 16:06
骗补而已
J.Dream
J.Dream 1
2025-11-14 23:43
[横脸笑]
依依
依依 1
2025-11-14 15:36
发现这是比投资电影还好的方法[得瑟]
用户10xxx43
用户10xxx43 1
2025-11-14 15:07
又像60年时期粮食放卫星时代,好,复古了。
我只是路人甲
我只是路人甲 1
2025-11-14 15:08
业绩造假是华为优良传统了
韶华
韶华 1
2025-11-14 20:35
我讨厌这样子的!不过150帮刷一下又有点心动呢[捂脸哭]
内内内个什么
内内内个什么 1
2025-11-14 10:13
中国文字博大精深
蓝天白云121203
蓝天白云121203 1
2025-11-14 11:58
我们这里大街上好多女司机开着五菱的剁椒鱼头横行霸道[吐舌头咯]
用户16xxx89
用户16xxx89 1
2025-11-14 22:22
被税务稽查盯上按刷单金额全额补税[呲牙笑]
阿兰德龙
阿兰德龙 1
2025-11-14 19:24
技术上堆配置,营销上造骗局,他们把钱和精力都用在了这些方面,试问能造出靠谱的车吗?答案是肯定的:那是不可能的,多数造的都是工业垃圾!
Cl_Smoothcrew
Cl_Smoothcrew
2025-11-14 12:02
国外卖1000万,还有1000万来不及生产排到明年,没毛病啊
勇闯天涯
勇闯天涯
2025-11-14 12:14
这些垃圾车企大家都知道是谁
王木木_
王木木_
2025-11-14 11:57
关键是不少人还真信了,经常看到评论区贴着各种销量截图,也不知道是现在某些车企变坏了还是现在一些人变傻了[流鼻涕]
用户10xxx02
用户10xxx02
2025-11-14 12:40
把自己吹成了过街老鼠[点赞]
汉尼^O^拔平
汉尼^O^拔平
2025-11-14 13:19
买车的人又不是啥子,你说订单多他就买吗
王家园林
王家园林
2025-11-14 11:59
应该取消其造车资质,它们都把精力投入到吹水的功夫上,不见得在安全和质量上有所保障。把消费者当成试验品……
dadachon
dadachon
2025-11-14 12:38
取消什么下订、小订之类的,预约报名,先到先得,如果不要下一名轮候者。
博弈天下
博弈天下
2025-11-14 12:56
远离四轮电瓶车[笑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