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15 万级混动方盒子!捷途山海 T1 四驱版深度体验:可城可野太香了

最近这两个月,我真是被选车这件事搞得头都大了。本来就想找一台既能满足日常上下班,周末又能拉着装备去户外露营的车,看了一圈

最近这两个月,我真是被选车这件事搞得头都大了。本来就想找一台既能满足日常上下班,周末又能拉着装备去户外露营的车,看了一圈混动方盒子车型,要么是踩油门没劲儿,要么是想要的配置全得加钱选装,直到捷途山海 T1 四驱探索版、四驱发现版这两款新车上市,我才终于觉得 “就是它了”!

这两台车都在 15 万左右的价位,不光打破了同价位车型 “在城里开着还行,一到野外就歇菜” 的毛病,还能从日常通勤覆盖到轻越野,难怪车友群里都在说 “混动方盒子市场要出新车款了”。今天我就结合上周去 4S 店看车试驾的真实感受,跟大家好好聊聊这台让我心动到想马上订车的 SUV。

在 4S 店停车场看到捷途山海 T1 四驱探索版的时候,我直接就停下来了 —— 这造型也太对我胃口了!方方正正的车身线条,没有一点多余的圆润设计,光看侧面就觉得特别 “硬派”,完全不像同价位里有些车型那样,总给人一种 “软塌塌” 的感觉。

尤其是前脸的设计,黑色的大格栅加上四点式的日行灯,连车标都是熏黑的,整个一体化的造型辨识度很高。我当时还跟销售开玩笑说:“这灯晚上开出去,别人肯定一眼就能记住。” 走到车尾才发现,尾灯居然也是四点式的,跟前脸形成呼应,这种细节上的对称设计,看着就特别舒服。

销售顾问跟我解释说,这造型可不只是为了好看。方盒子的车身能最大化利用车内空间,而且工程师还优化了风阻系数,开起来更省油。我当时还不太信,直到坐进车里才发现,空间是真的大,后面再说这个。另外,车身颜色也有几种可选,我个人最喜欢那个浅灰色,耐脏又显质感,就算平时露营沾点泥,回家冲一下也能干净不少。

还有两个小细节我特别喜欢:一个是 19 英寸的轮毂,搭配方盒子车身特别协调,不像有些小车配大轮毂那样显得突兀;另一个是隐私玻璃,后排和后备箱都是深色的,夏天能挡不少阳光,还不用额外花钱贴隔热膜,省下来的钱刚好能买套露营装备,这不香吗?

买车之前我担心的就是空间 —— 平时上下班就我一个人开,但周末要带家人或者朋友去露营,得装帐篷、睡袋、烧烤架这些东西,要是空间小了根本不够用。结果捷途山海 T1 的尺寸直接给了我一个惊喜。

销售给我报了数据:车长 4706 毫米,宽 1967 毫米,高 1840 毫米,轴距达到 2810 毫米。我虽然记不太住同级别车型的具体数据,但坐进驾驶位的第一感觉就是 “宽敞”。我身高 1 米 82,调整好座椅后,头部还有一拳半的空间,一点都不压抑。后来让我那个 1 米 9 的朋友也试了试,他说头部还有一拳的距离,完全不会觉得顶头。

后排空间就更不用说了,我坐在后排,膝盖离前排座椅还有两拳多的距离,就算翘个二郎腿也没问题。让我惊艳的是,后排座椅能完全放平,放平之后整个空间接近 2 米长,宽度也够两个人躺。我当时就想,以后去露营根本不用搭帐篷了,买个充气床垫铺在后面,晚上躺在车里看星星,不比睡帐篷舒服?

后备箱的常规容积也不小,平时放两个 20 寸的行李箱再加几个背包完全没问题。要是把后排座椅放平,装个折叠自行车、露营推车都不在话下。我还注意到后备箱侧面有挂钩,能挂一些怕洒的东西,比如酱油醋之类的,细节做得还挺到位。

打开车门,内饰的设计没有让我失望。整体风格跟外观一样,走的是简约实用的路线,没有那些花里胡哨的装饰,但该有的功能都有。

首先说方向盘,是平底的设计,握感特别舒服,粗细刚好,就算长时间开车也不会觉得手酸。而且方向盘上的按键布局很合理,音量调节、定速巡航这些常用功能都在随手能碰到的地方,不用低头找。我试驾的时候特意试了试,转动起来很轻盈,女生开也不会觉得费力,而且转向很精准,在停车场掉头的时候,基本上打多少有多少,不会有虚位。

中控屏是悬浮式的,尺寸不算特别大,但操作界面很简洁,没有多余的图标,就算是我爸妈那种不太会用智能设备的人,也能很快上手。让我满意的是,它还保留了实体按键 —— 空调调节、音量控制这些常用功能,不用在屏幕上一层一层点,盲操作就能完成。我之前试过高尔夫 8,所有功能都在屏幕里,开车的时候想调个空调,还得盯着屏幕找半天,太不安全了。

中控屏下方有个驾驶模式旋钮,上面清晰地写着运动、经济、雪地这些模式,还有一个自适应的 X 模式。销售说这个 X 模式很好用,遇到复杂路况的时候,系统会自动调整动力分配和刹车,不用自己来回切换模式。我当时在心里想,以后去野外遇到烂路,终于不用慌了。

座椅的材质也不错,四驱探索版用的是皮质和织物拼接的,摸起来很舒服,透气性也比全皮质的好。夏天坐进去不会觉得闷,冬天也不会像全皮质那样凉得刺骨。座椅的包裹性也很好,我试驾的时候开了一段弯路,身体不会左右晃,长途开车应该会很舒服。

我在 4S 店重点看了四驱探索版和四驱发现版,这两款车的配置各有侧重,能满足不同人的需求。

先说说四驱探索版,这个版本的配置日常用完全够了,性价比很高。它配备了侧安全气帘,除了主驾和副驾的安全气囊,侧面也有保护,发生侧面碰撞的时候能减少受伤的风险。我觉得这个配置特别重要,毕竟安全是第一位的。

全景影像也是个实用的配置,不管是倒车还是过窄路,屏幕上能清楚地看到周围的环境,就算是新手司机也能轻松应对。我之前开我爸的车,没有全景影像,有一次倒车的时候差点撞到花坛,要是有这个配置,就不会有这种麻烦了。

电动尾门支持感应开启,我当时特意试了试,手上提着东西的时候,脚在车尾下面轻轻一扫,尾门就开了,不用放下东西再去拉把手,特别方便。尤其是买完菜或者从超市出来的时候,这个功能能省不少事。

座椅加热和通风也是我特别喜欢的配置。冬天上车的时候,不用再忍受冰冷的座椅,打开加热功能,几分钟就能暖和起来;夏天的时候,打开通风功能,就算坐久了也不会满身汗。我之前开的车没有这些功能,冬天上车都得先垫个毛垫子,夏天一开车就觉得屁股下面发烫,太难受了。

再说说四驱发现版,这个版本比探索版多了一些更高级的配置,适合那些经常去户外或者对配置要求比较高的人。

蠕行模式是个很实用的功能,遇到泥泞路段或者陡坡的时候,开启蠕行模式,车辆会自动控制油门和刹车,保持低速稳定行驶,不用自己频繁踩油门和刹车。销售跟我说,有一次他们去野外试驾,遇到一段特别烂的路,开启蠕行模式后,很轻松就过去了,要是没有这个功能,很容易陷车。

辅助驾驶功能也很值得一提,它包含了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主动刹车等功能。跑高速的时候,开启自适应巡航,车辆会自动跟上前车,保持安全距离,不用自己一直踩着油门;车道保持功能能让车辆保持在车道中间行驶,不会因为分神而偏离车道;主动刹车功能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会自动刹车,减少碰撞的风险。我当时在试驾场地试了试,开启辅助驾驶后,开车轻松了不少,长途跑高速应该会很省力。

索尼音响是个加分项,这个音响的音质比普通音响好不少。我当时在车里放了一首我最喜欢的歌,音质特别清晰,低音也很浑厚,跟在 KTV 里听歌的感觉差不多。平时开车的时候,听着喜欢的音乐,心情都会变好。

除了这些,四驱发现版还多了自动泊车功能,对于停车技术不好的人来说,这个功能很实用。不过我觉得我自己的停车技术还行,这个功能对我来说用处不大,但对于新手来说,绝对是个福音。

我比较关注的还是动力系统,毕竟既要在城里开,又要去野外,动力不够用可不行。捷途山海 T1 四驱版搭载了 1.5T 发动机和前后双电机,前后电机的最大功率分别为 150 千瓦和 170 千瓦,这个动力参数在 15 万级的混动方盒子里不常见。

我之前试过多款同价位的混动车型,要么是两驱,要么是普通的四驱,动力输出都比较弱,遇到稍微陡一点的坡就爬不上去。而捷途山海 T1 的双电机四驱系统,能根据路况自动分配动力,不管是湿滑的城市道路,还是泥泞的乡间小路,都能保持稳定的行驶状态。

在试驾场地,我特意体验了一下轻度越野路段。有一段坡度大概 20 度的土坡,车上坐了我、销售还有另外一个看车的人,还放了一些露营装备,总重量不算轻。我当时还担心爬不上去,结果起步的时候一点都不打滑,很轻松就爬上去了。

遇到交叉轴路段的时候,我本来还挺紧张的,怕车轮空转陷车。结果实际开起来的时候,车轮没有明显的空转,车身也没有大幅度的倾斜,很平稳地就通过了。销售跟我说,这是因为双电机四驱系统能快速调整各个车轮的动力分配,就算有车轮悬空,也能把动力传递到有附着力的车轮上。

跟我之前试的某款两驱混动车型比起来,捷途山海 T1 的表现要好太多了。那款两驱车型在土坡下面试了好几次都没爬上去,最后还是倒下来了,而捷途山海 T1 一次就成功了。当时我就觉得,选四驱车型果然没错,尤其是经常去户外的人,四驱系统太重要了。

除了动力,续航和油耗也是我特别关心的问题。毕竟要是续航短,天天充电或者加油,既麻烦又费钱。捷途山海 T1 四驱版配备了容量为 27.2 千瓦时的磷酸铁锂电池组,CLTC 标准下的纯电续航能达到 147 公里,这个续航里程比很多同价位的混动车型都要长。

我平时上下班单程大概 40 公里,来回就是 80 公里,要是只用电的话,一周充一次电就够了。晚上用家用充电桩充电,一度电不到 6 毛钱,充满一次电大概需要 16 度电,成本还不到 10 块钱,一个月下来电费也就 40 块钱左右,比开燃油车省太多了。

我之前开的燃油车,百公里油耗大概 8 升,加 92 号汽油,现在油价大概 8 块钱一升,一个月上下班的油费大概需要 1000 块钱,而捷途山海 T1 用电的话,一个月才 40 块钱,一年下来能省一万多块钱,这笔钱用来买露营装备不香吗?

要是周末想去远一点的地方旅游,混动模式下的综合续航表现也很亮眼。我算了一下,满油满电的情况下,综合续航能达到 1000 公里以上。比如从北京到济南,全程大概 400 公里,往返一趟 800 公里,不用中途加油或者充电,省去了排队等待的麻烦。

我在试驾的时候特意测了一下混动模式下的油耗,百公里油耗不到 6 升,就算全程用油,加一箱油(油箱容量大概 50 升)也能跑 800 多公里。对于一台四驱 SUV 来说,这个油耗表现已经很出色了,毕竟很多两驱的燃油 SUV 百公里油耗都要 8 升以上。

销售跟我说,要是平时开车比较温柔,油耗还能更低。比如在城市道路上匀速行驶,油耗大概在 5.5 升左右。就算是在高速上开,油耗也不会超过 7 升。这个油耗表现,对于经常跑长途的人来说,能省不少油钱。

虽然捷途山海 T1 是一台方盒子造型的 SUV,但在城市里驾驶的时候,一点都不会觉得笨重,反而很灵活。

电机的动力响应很快,起步的时候特别平顺,没有燃油车那种顿挫感。在市区跟车的时候,轻点油门就能跟上前车,不会觉得 “肉”。有时候遇到加塞的车,也能及时提速,不用一直跟在后面等。

方向盘的转向力度很适中,不会太轻也不会太重,女生开也不会觉得费力。而且转向很精准,在小区里掉头或者在停车场停车的时候,都能轻松操控,不会因为车身方正就觉得难开。我之前试的某款方盒子车型,转向就特别重,我开了一会儿就觉得胳膊酸,而捷途山海 T1 就不会有这种情况。

百公里加速时间不到 7 秒,这个加速成绩在同价位的 SUV 里已经很不错了。在城市快速路上超车的时候,踩下油门就能获得明显的推背感,超车过程很顺畅,不用长时间占用对向车道,安全性更高。我当时在试驾的时候,特意试了一下加速,从 60 公里 / 小时加速到 100 公里 / 小时,感觉不到一秒钟就完成了,特别爽。

刹车也很线性,踩多少有多少,不会有那种 “一踩就点头” 或者 “踩了半天没反应” 的情况。在市区遇到红灯需要急刹车的时候,能很平稳地停下来,不会让乘客觉得不舒服。

作为一个喜欢户外露营的人,我特别关注车辆在露营场景下的实用性。捷途山海 T1 在这方面的表现,真的让我眼前一亮。

首先是车顶预留了行李架接口,能加装车顶帐篷或者自行车架。要是一家人去露营,车顶帐篷能住两个人,车里再睡两个人,完全不用额外搭帐篷。而且自行车架也很实用,平时可以把自行车装在车顶,到了露营地就能骑着自行车到处逛。

后备厢侧面有 220V 电源接口,这个功能太实用了!露营的时候可以外接电煮锅、投影仪,晚上和朋友一起煮火锅、看电影,体验感直接拉满。我之前去露营的时候,都是用充电宝或者发电机供电,充电宝电量不够用,发电机又吵又沉,有了这个电源接口,就方便多了。

车身侧面还有隐藏式的储物格,能放些露营用的小工具,比如手电筒、折叠刀、工兵铲之类的,不用到处找地方收纳。我之前试的车型,要么没有专门的储物格,要么储物格特别小,东西只能随便放在车里,看起来很乱,捷途山海 T1 的这个设计就很贴心。

底盘离地间隙也比同价位车型高,大概有 20 厘米左右。遇到坑洼路面或者碎石路的时候,不用担心刮到底盘。我之前去郊区露营的时候,遇到过一段全是碎石的路,当时开的车底盘比较低,刮了好几次底盘,心疼得不行,要是开捷途山海 T1,就不会有这种顾虑了。

另外,后备厢的地板是可拆卸的,下面有一个隐藏的储物空间,能放些怕潮的东西,比如睡袋、衣服之类的。而且后备厢的门支持多角度开启,就算在空间狭小的地方,也能轻松打开后备厢,不会因为门开太大而撞到周围的东西。

不管是在城市里开还是去户外,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捷途山海 T1 在安全性方面的表现,也让我很满意。

首先是车身结构,用了大量的高强度钢,占比超过 70%。车门里有防撞梁,车身框架看起来特别结实。我当时特意关了一下车门,能听到 “砰砰” 的厚重声,不像有些车型关门声音很脆,让人没安全感。销售跟我说,这种车身结构在发生碰撞的时候,能有效保护车内人员的安全,减少受伤的风险。

电池组采用了防水防尘设计,防护等级达到了 IP68,就算在积水路段行驶,也不用担心电池进水。而且电池组周围有防护结构,发生碰撞的时候能减少对电池的冲击,降低起火爆炸的风险。我之前看到过一些电动车因为电池进水或者碰撞导致起火的新闻,心里一直有顾虑,看到捷途山海 T1 的电池防护设计,我就放心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