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基因检测技术越来越普及,科学家不仅用它来了解疾病风险,也尝试将其应用在历史人物身上,探索过去不为人知的一面。最近,一项跨国团队的基因解码结果引起关注——他们声称,希特勒的DNA可能透露了其青春期发育异常的秘密。
■ 神秘布料中的DNA研究的起点,是一张来自希特勒地堡的染血沙发。二战结束后,苏联红军曾允许美军的一名通信官剪下一小块布料作为“战地纪念”。这片被保存了数十年的布料最终流入博物馆,成为基因解码技术相对成熟的今天天意外的遗传素材。
科学家从布料上提取到DNA进行分析,试图重新检视这位历史人物的生理特征,并厘清长期流传的各种传言。
■ 与青春期发育相关的关键基因:PROK2通过对希特勒的基因进行后发现,希特勒可能缺乏名为
这种疾病会导致青春期无法正常启动,伴随低睾固酮、性器官发育不完全等症状。有些患者的阴茎长度甚至不足数公分。此发现,也刚好与二战期间英国流传的讽刺歌曲《希特勒只有一颗蛋》所调侃的身体特征形成某种程度的印证。
“为什么希特勒一生中总是对女性感到不自在,甚至可能从未与女性发生亲密关系,一直没有人能够提出真正合理的解释,”波茨坦大学的亚历克斯·凯说道。
“但现在我们知道他患有卡门氏症候群(Kallmann Syndrome),这或许就是我们一直在寻找的答案。”
不过,科学家提醒:
■ 多基因风险分数:从 DNA 预测心理疾病倾向团队也分析了希特勒的
结果显示,希特勒在自闭症、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等风险分数上高于一般人。但研究人员特别强调:
因此不能将这些数据简单套用在他的历史行为中。
■ 遗传学家的两难:该不该研究希特勒?进行此项基因解码科学家是遗传学家金恩教授(Turi King),曾因鉴定英王理查三世遗骸而闻名。她坦言,自己起初对是否要分析希特勒的DNA感到犹豫:
“为什么数以千计的考古遗骸都能研究,却要把希特勒排除在外?不研究反而是一种神化。”
她认为,这项研究只是为历史研究加上一块新的拼图,而不是给希特勒的行为寻找基因上的解释。
■ 科学界的疑虑:数据品质与伦理争议也有专家提醒需审慎看待结果。伦敦研究人员斯科格伦指出,如果未公开基因组质量与原始数据,外界很难判断分析是否可靠。
更重要的是,这类研究可能意外加深大众对某些遗传疾病或心理疾病患者的污名化。科学史上也曾出现以遗传学为名的误用,因此现代研究者格外谨慎。
■ 科普小结:我们应该怎么理解这种研究?基因检测能提供线索,但不能还原完整事实
缺乏某基因 ≠ 一定有某疾病
多基因风险高 ≠ 必然出现特定心理疾病
遗传不是行为的唯一决定因素
研究历史人物的基因有助认识疾病,也提醒我们避免歧视与误解
当基因科技介入历史,我们获得的不是简单的答案,而是更细致的理解。无论主角是谁,基因科学的最终目的,仍是帮助现代人更健康、少偏见地看待每一种可能性。
金恩(Turi King)教授:将考古与基因学跨界融合的女性科学家金恩教授出生于加拿大,起初是一名考古学家,在剑桥大学主修考古学与人类学。真正改变她人生轨迹的,是她来到莱斯特大学攻读研究生时选择转向遗传学。她先在遗传学系取得硕士学位,随后继续攻读博士,博士评审委员会中甚至包括“DNA指纹技术之父”杰弗里斯爵士(Sir Alec Jeffreys)。这种横跨考古与遗传的独特背景,也成为她日后声名大噪的关键。
2012年,英国莱斯特一处停车场下意外发现了英王理查三世的遗骸。金恩作为核心团队成员之一,运用遗传学方法确认遗骸身份,引发全球媒体关注,“停车场里的国王”成为轰动话题,也让她从学界走向公众视野,成为莱斯特大学最具代表性的科学传播者之一。
目前,金恩教授担任
英国科学协会荣誉院士
英国生物学会院士
伦敦古物学会院士
英国法庭科学学会成员
国际法庭遗传学家学会成员
她也活跃于大众媒体,因主持BBC Two 热门节目《DNA家族秘密(DNA Family Secrets)》而备受好评,同时著有多本畅销科普著作,并持续参与科普项目,启发新一代对遗传学、考古学与跨学科研究感兴趣的学生与学者。
金恩教授以其跨领域的知识背景、深入浅出的科学传播能力与推动科学教育的热情,被视为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女性科学家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