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探索医道的漫漫征途中,亚里士多德那句“凡是科学的东西都应该揭示其因果关系或原理关系”,如同一座明亮的灯塔,长久以来指引着我们对医学真理的不懈追寻。它宛如古老智慧的低语,在我们心中种下了对因果逻辑执着探寻的种子。然而,当我们真正踏入医学这片广袤而神秘的森林,却惊觉,这世间疾病的因果关系,远非单一的线条所能勾勒。

单一因果:理想化的梦幻泡影
在医学的舞台上,单一因果关系就像一场美好的童话,看似逻辑清晰、因果分明,实则与现实的复杂局面格格不入。就拿常见的感冒来说,在人们的传统认知里,感冒或许就是由受凉或者病毒感染这一单一因素引发的。可当我们深入探究,就会发现远非如此简单。据相关医学研究统计,在感冒患者中,仅有不到三成能明确指出单一诱因。更多时候,是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如身体疲劳导致免疫力下降,恰逢气候变化、接触病原体等,多种条件如同精密的齿轮相互咬合,才引发了感冒这一病症。
西医在探寻病因和疾病发展逻辑时,虽然借助先进的检测技术和科学的研究方法,但面对复杂疾病,也常常陷入困境。以心血管疾病为例,表面上看,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等因素似乎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地影响着心血管健康。然而,深入研究发现,遗传因素、生活方式、心理压力等众多因素,就像一张无形的大网,共同编织着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单一地将某种因素归结为心血管疾病的病因,无疑是对疾病复杂性的极大简化,如同用一把钝刀去解剖精密的仪器,难以触及本质。

中医证型:单一规范的主观虚妄
中医,这门承载着千年智慧的古老医学,在病因、病机的探寻上同样面临着单一证型规范的挑战。中医讲究辨证论治,将疾病分为各种证型,试图以此规范疾病的治疗。然而,现实中的疾病却常常不按“证型”出牌。
比如,一位患者同时患有失眠、胃痛和月经不调三种病症。从中医角度看,失眠可能与心肾不交有关,胃痛或许是脾胃虚寒所致,月经不调则可能涉及肝郁气滞。若用单一的证型去规范治疗,要么只针对失眠,要么只着眼于胃痛,要么只调理月经不调,无疑会顾此失彼。据临床统计,在复杂疾病患者中,超过七成存在多种证型交织的情况。这就好比一场多声部的交响乐,每个声部都有其独特的旋律,若只强调其中一个声部,而忽略其他声部的和谐,整首曲子必然变得杂乱无章。中医单一证型来规范疾病治疗,就像试图用一种固定的模式去套用千变万化的疾病,无疑是主观虚妄且脱离实际的。

复杂模糊:世界的真实底色
世界上的事物,恰似一幅绚丽多彩又充满神秘色彩的画卷,既有着简单的线条,又蕴含着复杂的纹理。复杂和模糊,才是这个世界大部分事物的本来面目。真正的简单或精确,往往只存在于人的意识之中,是我们为了便于理解和把握世界而构建的理想模型。
医学领域更是如此。疾病的发生发展,就像一场错综复杂的棋局,每一步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以癌症为例,其发病机制涉及基因突变、环境因素、免疫系统失衡等多个层面。据研究,一种癌症的发生可能涉及数十个甚至上百个基因的改变,同时环境中的化学物质、辐射、病毒感染等因素也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免疫系统就像身体的卫士,当它与癌细胞之间的平衡被打破,癌症便可能悄然滋生。如此复杂的因果关系,岂是单一的因果逻辑所能解释清楚的?

医道新途:接纳复杂,拥抱系统
既然单一因果关系在医学中难以立足,复杂和模糊才是疾病的真实写照,那么我们该如何在医学的道路上继续前行呢?答案便是接纳复杂,拥抱系统。
医学研究应朝着系统医学的方向发展,运用系统生物学、复杂网络分析等先进方法,全面、动态地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就像构建一座宏伟的城市,不仅要关注每一栋建筑的构造,更要考虑它们之间的交通、能源、环境等系统的相互关系。在治疗疾病时,也应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比如西医的联合疗法以及中医多病机交织时的“合方”治疗,而不是过分地强调简单疾病处方药物的君臣角色!又或者整合中医和西医的优势,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同时,我们作为医者或患者,都应调整对医学的期望。不要奢望医学能给出简单而明确的因果关系,就像不要期望生活能永远一帆风顺一样。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接纳疾病治疗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在医道寻真的征程中,我们破除了单一因果关系的茧缚,看到了复杂系统背后的真相。让我们以更加谦逊和智慧的姿态,在这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医学之路上继续探索,为人类的健康福祉贡献我们的力量。因为,只有真正理解了医学的复杂本质,我们才能在这片神秘的医学森林中,找到通往健康的光明之路。
作者简介:梁世杰 中医高年资主治医师,本科学历,从事中医临床工作24年,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师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院肝病科主任医师、著名老中医陈勇,侍诊多载,深得器重,尽得真传!擅用“商汤经方分类疗法”、专病专方结合“焦树德学术思想”“关幼波十纲辨证”学术思想治疗疑难杂症为特色。现任北京树德堂中医研究院研究员,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新3+3工程—焦树德门人(陈勇)传承工作站研究员,国际易联易学与养生专委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焦树德学术传承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药文化研究会中医药慢病防治分会首批癌症领域入库专家。荣获2020年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仲景医学分会举办的第八届医圣仲景南阳论坛“经方名医”荣誉称号。2023年首届京津冀“扁鹊杯”燕赵医学研究主题征文优秀奖获得者。事迹入选《当代科学家》杂志、《中华英才》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