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道德经第七章 无私与自私 只有无私才是最大的自私

道德经第七章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与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我们联想到

道德经第七章

天长地久

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

以其不自生

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

外其身而身存

与其无私邪

故能成其私

我们联想到天长地久的问题 ,为何?因为有不死的大道而生所以就能够长久

但是我想说的是

长久并不等于不死

现在我们知道太阳大概有80亿年的寿命,而地球还有40亿年的寿命

对人类来说

天是有好多重的

我们古人告诉我们有九重天,其实九只是个象征数字

跟人类直接有关系的天

主要还是太阳系中的天

就是指的我们地球

外星球是否有像我们地球一样的生命或者是别的类型的生命

这是人类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但是这并不是一个我们必须要揪清楚的问题

道是活的

天地也是活的

在地球上能产生出我们这样的生命

在别的星球上也能产生出别的生命

只是因为宇宙太大我们无法接触到更远距离的星体

现在的科学表明

太阳系的直径是120亿千米,地球同整个太阳系相比啊不过是沧海一粟

银河系拥有1,500亿恒星和大量的星云直径约10万光年厚约1万光年

太阳系同它比起来又是沧海一粟

目前

总星系已经发现的星系有10亿个以上

距离我们有几十亿光年到100亿光年的

同它比起来又是沧海中的微小的沙砾

宇宙如此之浩瀚

寿命如此之长

真的是我们人类难以想象的事情

但老子说的长久之道

是值得我们去效仿的

天长地久,天地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我们知道天地由道而生,故叫做不自生

有人可能要问

我们也是不自生啊,是由爹娘生的

但是这个不能算不自生,因为我们生下来跟父母还是一个种一个型

有人可能接着问

人类不是自生的

他是由自然而生的,他能否长久啊

是的我们人类应该比较长久但前提是必须得到了自然的养育

其实这里说的不自生啊

还有另外一层意思

就是养的问题

我们上一章讲

天地通过玄牝之门扎根于大道靠大道继续养育着

所以可以长久

人类也一样

必须明白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养育关系

否则不可以长久

自从我们人类诞生意识以来

自我的意识越来越重

把自己变幻成了自然的中心

把世界的万物变成了我们的客体

同时把整个自然也都变成了我们的对立面

这样我们就刻意的把我们人类

从自然中分离出来

从此就走向了不归之路

我们现在人类只有看到只能看到形形象的有物质的自我

看不到无形的自我更看不到生我育我的自然母亲

人类已经是这样个体的人

其实这个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外其身而身存

就是要还原于外界的关系中

就是要求我们

不能把身作为生命的核心,身只不过是我们自然网络体系中的一个节点

这个节点呢

通过无数的连接在网络之中

如果这个节点全部断裂那么这个节点呢就从就会从网络中掉落下来

作为个体的人

我们追求长久追求领先

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但是现在有些人太自私了

他们只看到一个身内之身而看不到身外之身

所以他们以破坏身外之身来养身内之身

最后得到的结果是没有其身

举个例子来说

人类在远古时代

人们还没有很重的自我意识

财产是共有的

好山好水好空气是大家的当然也是自己的

不需要像现在人们这样把它圈起来变成自己的

其实圈起了小部分你就会失去大部分

本来是人人都拥有的财产却变成人人拥有的个人所有

外和内意识形成了

似乎只有内才是自己外就是他人

所以

我们人们拼命的去争取外面的财物、声色、女色以壮大自己

自己能占有的能控制的能支配的越多

就说明自己越有能耐

感觉自己就会获得越来越多的幸福和快乐

人生就有价值?!

其实我告诉各位不是这样的事情

往往是太自私而不能成其私

而只有那些看重整体利益

并对整体利益有贡献的人

才能够真正的成其私

成其私的结果呀是遵循道的结果

是唯一不把私看成目标的结果

这就是外其身而生存的道理

是遵循尊道的智慧而说的后其身而身先

也是这个道理

后其身就是要求不与他人争

因为争啊

就是跟自己争

是内我和外我相争

争本身就是一种消耗

争来争去

生命被消耗光了

我们留下的是残缺的肢体

破损的牙齿

斑白的头发

还谈什么先与后的问题

后其身而身先

外其身而身存

就是老子在告诉我们

让我们看到人与外界的正确的关系

看到自我与他人的正确关系

虽然说自我意识的发展

是人类史上的一个进步

但这种意识啊

还只属于低层次的认识境界

并不是我们人类最高层次的智慧

从现代科学的整体有机论来看

宇宙啊是一个大系统

而人类所居住的地球

只是宇宙中的一个小系统

人类社会又是一个下级系统

系统啊就像网络

但它不是平面的网络

而是多维时空的网络

我们单个人呢

只是在网络中的某个节点

这个节点呢

通过网络或者是其他的联系

与其他的点进行结合

网络上的纲目进行连接

这也正是马克思所说的人的本质啊

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不止单个的人

所以我们不能只看到自身也就是内我

有人管它叫做小我

而看不到身外也就是外我

有的人把它称为大我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否则就是一种片面性的认识

而由此带来的自我意识太重

往往会因为意识到小我而损害到了大我

北京大学的张世英教授所说

会因为在场的我损害不在场的我

在场的我就是网络上的节点

而不在场的我就是网络上的其他部分

在场的我如果没有连接联系

与外界的关联就将从这个网络上消失

所以与外界联系的通道

是自我获得营养的途径

如果连线少了或者通道被堵塞了

自我的营养就会不良

就不可能长久

下面一句话是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这句话很多人看到的时候

读道德经的时候

会感觉老子在玩文字游戏

这个不是矛盾的吗

什么叫以其无私不能成其私呢

其实

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辩证法呀

因为私是一种客观的存在

本身并没什么毛病

因为人人都有其私

必须承认

应该指出

私往往容易让人走极端

让人只看到小我而看不到大我

或者是只看到内我而看不到外我

只看到眼前却看不到长远

只看到局部却看不到整体

这就是私带来的一些损害

我们现在的应用系统观念来讲

在人类社会中啊

私指的是系统内的个人利益

公指的是内人的个体利益

公指的是社会的整体利益

从根本上来说

公也是为各个私进行服务的

公中自然包含了私

而私也是公的一部分

公与私啊

也是一对辩证关系

过多的强调或者突出哪个方面

都会出问题

我们说的大公无私

在社会的某个阶段呢

某个特殊时期是可以提倡的

但是长久下去

也会打破公与私的平衡

特别是当某些私啊

甚至是大多数私

连生存都出现问题的时候

公恐怕本身就已经出现了问题

这时社会不仅无法正常的发展

甚至连安定都难以维系

那么

老子为什么要说无私能成其私呢

无私就是把私放到公的系统里去

把自己放到与别人同等的位置上去对待

按照物质本来的规律去办事

功是由无数个或者若干个私的组成

无私并不是把私消灭了

如果把私消灭了

功也就没有意义了

在现实生活中

很多人只能看到自己掌握的那点私

而看不到宫中自己拥有更大的私

只能看到眼前的私

而看不到自己长远的私

故此啊

他们往往会因为内私而破坏外私

最后就不得其私

无私能成其私

应该是社会作为一个系统

所固有的原则

人们只有去遵守它

社会才能保证每一个人的私

所以啊那些以大局为重

心胸开阔

有公心又能关爱别人的人

他们能比一般的人健康长寿

而且事业有成

故子说天地无私

其可长久

人若无私

就可健康长寿

就可兴业发达

我们现代人们生活条件好了

有很多人热衷于养生

我就跟大家谈谈养生

一些人对自己的身体啊

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

生怕自己的身子骨吃了亏

各种营养品保健品都吃着

劳动不做了

家务不做了

整天坐着躺着

以为这是养生

其实养生和养身不一样

身只是生的一个方面

人还有精神

精神方面的健康对于生命

的保健来说更加重要

如果一个人过多的关注躯体上的感受

恰恰反映出来他怕死的心态和意识

而这种意识和心态

恰恰会干扰我们躯体的安宁

因此这种心态

会给人带来内心的焦虑和紧张

反而对健康和长寿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所以在养生的过程中

人们需要外其身而生存

要有忘我的精神和境界

达到身心和谐和高度的统一

达到与自然与社会的高度和谐

这才是真正的养生养命

所以说

我们现代人什么样才能健康长寿

拥有快乐的人生呢

是高度的身心和谐的人

也是老子说的外其身而身存

后其身而身先的人

才能做到真正的和谐

从而达到身心健康

这就是俗话说的怕死的人呐

总是死的比较早

也就是这个道理

这就是道德经的第七章

评论列表

才华大道
才华大道 3
2025-08-08 06:15
如果你说无私是自私,那么,无私不是最大的自私,而是最高明的自私,是主动公开,而别人都不会反对的自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