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真实的座山雕祖孙三代土匪,爷爷被张作霖插了,老爹被杨靖宇插了

一提到土匪,大家脑海中可能会浮现出《水浒传》里那些走投无路上了梁山的英雄们。他们原本都是讲情讲义的人,虽然沦落为土匪,占

一提到土匪,大家脑海中可能会浮现出《水浒传》里那些走投无路上了梁山的英雄们。他们原本都是讲情讲义的人,虽然沦落为土匪,占山为王,但他们干的却是扶危济困的好事。到后来,他们接受了宋朝的招抚,上战场打仗,最终在历史长河中消失了。

民国时期,有那么一帮名气不小的强盗,他们也试过被官方收编,但收编他们的,却是那个“伪满洲国”。

日本侵占了中国东北三省后,为了牢牢管住那边,就找了个听话的代理人,建了个假政府,这就是大家说的伪满洲国。

有个土匪叫张乐山,他还有个更广为人知的名字——“座山雕”。可能有些人不认识张乐山,但一提“座山雕”,大家都知道,这家伙还上过荧幕,被拍成了电视剧。

【成为土匪窝老大,绰号“座山雕”】

座山雕,真名叫张乐山,老家在山东,1882年来到这世上。听说他家里兄弟七个,他排老三,所以后来大家都管他叫“三爷”。

张乐山的家往上数三代,都是当土匪的。他爷爷那会儿,跟张作霖不对付,最后就被张作霖给干掉了。他爸呢,后来也遇到了杨靖宇将军,结果被杨将军给收拾了。这么说来,他也算是接着干他爸和他爷那行当了。

张乐山生在个土匪家庭,打小接触的不是什么要善良、助人为乐,而是烧杀抢掠那一套,浑身上下透着一股匪劲儿。他小时候就特别受爷爷赏识,在那样的环境里,他还练出了三门绝活儿。

枪法超一流,一打一个准。眼神也是一绝,晚上走路不用灯,辨人识事特别清,走山路更是方向感极强,从不迷路。还有这腿功,爬山过岭跟玩儿似的,轻松得很。

张乐山的爹和爷爷被害后,他娘吓得不行,没多久也走了。没办法,张乐山只好跟着远房亲戚,一路吃苦受累往东北去。

他们翻山越岭,历经风吹雨打,最后抵达了黑龙江的额穆地带。在那儿,命运的安排让他们走进了陈二爷的家门,做起了辛苦的雇工,每天勤恳干活。

张乐山对这种日子并不满意,琢磨了好久,最后决定走土匪这条路,继承家里的“传统”。没过多久,他就跑到一个土匪帮派里入了伙。

张乐山当上土匪后,名声很快就臭名远扬了,这全靠他那些狠手段。在道上,他的名字很快就传开了。

有一次,他为了显示自己有多厉害,就带着一帮匪徒骑马闯进了一户老百姓家里。一般来说,这种抢劫都是随便搞搞,顶多就是烧烧抢抢。但张乐山干的事儿,真让人害怕。

抢完东西后,那个狠心的家伙把一个好好的家庭给杀了,之后竟然还把他们的人头带着回了土匪窝,说这是自己厉害的证明,就想在土匪里混得更有名气。

他真的挺得匪头子的赏识,一步步爬上了二把手的宝座,还偷偷拉起了自己的人马。像他这种有野心的人,怎么可能甘心一直给人打工呢。有一回抢劫,张乐山就使了个计谋,把大当家给坑了,结果匪头子就这么没了。

他自然而然就当上了土匪头的头儿,还给自己起了个外号叫独眼龙。在东三省那边,“独眼龙”这个名字传得可响了,不光是指那些站在食物链顶端的雄鹰,背后还有别的意思。

民国时期,山林里头经常有那些豪杰侠客占山为王,“山大王”这个词有了新的意思,专门用来指那些在山头上称霸的土匪头子,代表着他们在那一亩三分地上的绝对地位和强硬手段。

张乐山是个道上的老狐狸,脑子转得快,手段也高明,在黑帮里名气响当当,团伙里的人都叫他“三爷”。

张三爷最风光那会儿,就连称霸东北的张作霖和那些虎视耽耽的日本军队,都盘算着要把他给除掉,可到最后,谁也没能成功。

【多方势力捉拿未果】

大家都知道,在二十世纪上半叶,东北那地界儿,张作霖那可是响当当的人物,权势大得很。就连他这么牛掰的绿林好汉,也觉得张乐山就像是头顶上时刻悬着的一把锋利刀子,让人心惊胆战。

为了牢牢掌握大权,他多次派出最能打的士兵和将领,打算彻底消除张乐山这个人。战斗刚开始那会儿,经过好多次的猛攻围堵,张乐山的队伍被打得元气大伤,再也没法直接对抗了。

在那危机四伏的情况下,他靠着地形复杂多变跟张作霖斗智斗勇。每天过得都挺不容易,东奔西跑的,但好歹撑到了张作霖被炸身亡那天,这才有了喘息的机会,好继续往下发展。

在日军侵占东北那会儿,他们老想着把张乐山给抓住,可试了好多次都没成功。原因嘛,就是这家伙在山林里太厉害了,行踪根本摸不清。

没办法,日军只能换个更温和的手法,打算把他拉拢过来。应日军的邀请,座山雕去了牡丹江的一家叫“惠吉”的酒店,打算在饭桌上商量结盟的事情。

不过,他天生爱琢磨,对日军联络员的行为起了疑心,当下二话不说,直接从窗户跳了出去,靠着一身好本事,从房顶上溜之大吉。事后才知道,那不过是自己瞎猜,但这也足以看出他的身手不凡。

张乐山最后还是答应了在伪满洲国当个官,但他有自己的原则,只听命令不去参加那些花哨的仪式,更不进城去混,还是保留着他那股子土匪的脾气。伪满洲国的报纸上还拿他开玩笑,说他就像谢文东敢跳飞机那样,张乐山则是“跳过惠吉”的狠角色。

“谢文东坐飞机出走”的事儿,说的是他向日军低头后,日军就安排他乘飞机去日本,想拿他当宣传工具。

因为怕以前干掉的那个日军大佐的事儿被揭穿,怕被日本人找麻烦,所以在飞机要起飞前,他干脆从飞机上跳了下去。

说白了,座山雕在投靠日本那会儿,在东北那就是个老大,名声大得很,谁都不敢招惹他。到了1945年,日本投降后,他又接了国民党的活儿,当上了“国民党东北先遣军第二纵队第二支队的头儿”。

我们党派的剿匪队伍到了牡丹江那边后,就开始不停地追打那股土匪。经过好几次的激烈战斗,土匪的大部分手下都被我们给收拾了,就剩下二十来个铁了心跟着他的亲信,他们躲在深山老林里,一心盼着国民党的大部队来救他们。

为了在恶劣条件下生存,座山雕他们经常跑到山里头,抢夺老百姓的东西,继续干坏事儿。

根据过去和土匪打交道的经验,对付这种零零散散的土匪,大张旗鼓地去围剿并不是个好办法。所以,团里最后决定,还是从他们内部给他们致命一击。

看《智取威虎山》这部片子就能明白,咱们这边派了杨子荣同志,带上另外五个侦察高手,组成一个小而精的剿匪队伍,钻到山里头去找那个大家都说的“座山雕”躲的地方。

瞅见目标后,咱们得先稳住他,别急着动手,然后瞅准时机准备出击。同时,另一拨人得悄悄跟上,时刻准备着帮忙,打算来个内外配合,一块儿收拾他。

【巧妙假借信任,终被捕】

1947年大年初五,也就是公历的1月26号,天气冷得刺骨,大家心情都挺沉重。杨子荣和他的五个兄弟接到任务,二话不说,立马就往海林深处的老林子里头赶。

他们跑到一片没人烟的大森林里,走了好几天,最后在个叫蛤蟆塘的隐蔽地方,找到一个破破烂烂的棚子。里面住了十几个人,看起来就像是靠砍树过日子的工人。

杨子荣尝试着用那些土匪常用的秘密信号和黑话跟他们搭上话,他拐弯抹角地说自己现在日子不好过,希望能得到点帮忙,找个能落脚的地方。

一开始没人搭理,后来有个姓孟的工头接了茬,说可以带他们去个安全的地方。这个孟工头就带着杨子荣他们走了大概有二十里路,来到一个没人的空木头棚子,简单说了几句就急匆匆地走了。

在简易工棚里,杨子荣和伙伴们已经心急如焚地等了好几天,可孟工头还是连个影儿都没见着。带来的那点干粮也都吃得差不多了,大伙儿心里直犯嘀咕,不会是出啥岔子了吧。

焦虑中等待多时,孟工头总算回来了,他立马领着杨子荣去了旁边的小村子。到了屯长家里,他给杨子荣介绍了两位神秘人物。这两人一开始用土匪间的暗语试探,反复确认杨子荣的身份无误后,才说明了他们真正的目的。

有个副官,他姓刘,自称是“座山雕”的手下,还有个人是连长。他们俩说能帮忙把杨子荣他们带进山上的队伍里。还说了这次下山得准备些酒肉,因为要庆祝元宵节。得等“三爷”点头了,他们才能再回山上。

过了两天,他俩按时到了工棚,一伙人直接朝那个有名的“威虎山”进发。路上,杨子荣察觉“座山雕”这家伙心眼儿特多,竟偷偷在路上设了三道难关。

要是派大批军队来攻打,不管碰到哪个哨口,土匪肯定能提前收到风声跑掉。他们每过一个哨口,都会派两个土匪去打交道,过了第三个哨口没多久,就能到“座山雕”躲的地方。

在张乐山跟前,杨子荣还是瞒着自己的真身份,假说是那个“九彪”老大的手下,并且责怪对方不讲义气,害得自己白白等了十多天。

早先时候,张乐山的手底下人想抢杨子荣的枪,结果反倒被杨子荣给摆平了。

简而言之,杨子荣走到张乐山跟前,装得特别恼火,拿枪直接指着他,但没敢乱动。他心里明白,张乐山那儿有“八大金刚”这些狠角色,要是真跟他们干起来,自己这边肯定吃亏。

张乐山发现是自己这边的人先表现得不友善,他听完之后,爽快地承认了错误,还问要怎么挽回。杨子荣就说,不如他们俩一起去见杨子荣的首领,当面赔个不是。

杨子荣装得那叫一个天衣无缝,老江湖张乐山对他这身份是一点没起疑心,爽快地答应跟他一起走。

杨子荣和另一个侦察兵陪着张乐山往山下走,张乐山为了显示诚意,连把枪都没带。他手下的人好奇地问为啥,他一边整理衣服一边回答:“咱们犯了错,现在得去把事儿说清楚。”

张乐山被顺利地带下了山,结果到了山脚下一看,等在那儿的不是他心心念念的“九彪”,而是人民解放军的剿匪大军。

突然间慌了神,心里头即使有再多不甘心,也只能无奈地叹口气,笑话自己这么多年来在江湖上混,到头来却是“捉鹰无数,却被鹰啄了眼”。就这样,张乐山最终被抓住了。

座山雕在抗战那会儿干掉了不少日本鬼子,因此逃过了公审。后来,他因为抽大烟上了瘾,身体出了不少毛病。就这么在监狱里头,没过一年就因病去世了。

关于这事儿,你咋想的,有啥不一样的观点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