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科创、中概、纳指投哪一个?揭示一个扎心的真相...

说个很有趣的,上次我说美股科技在港股都有对标,但估值倒是差距不小,百度12PE 对标 谷歌 27PE,腾讯24PE、快手

说个很有趣的,上次我说美股科技在港股都有对标,但估值倒是差距不小,

百度12PE 对标 谷歌 27PE,

腾讯24PE、快手15.5PE 对标 meta26PE,

阿里18PE、京东10PE、拼多多12PE 对标 亚马逊31PE,

金山软件23PE 对标 微软35PE,

携程集团12PE 对标 Booking 31PE

网易18PE 对标 EA 57PE

小米集团21 PE 对标 苹果35PE,

经过这几年对全球世界的观察后,我研究得出了一个估值折价理论,大致意思是当下阶段,港股比美股打5-7折是合理现象,往下开始进入低估区间,

其实看日股、韩股、港台等多个市场股票的科技股定价就知,美股作为全球金融中心,本身就有权享受一定溢价,

当然,目前中国内需不足面临通缩,结合政治风险的考量,在外资心中进一步打折也是合理的,

因此我在这篇小米要崩,快跑...曾明确短期看空小米,因为小米的商业地位下,不应比苹果估值更高,情绪回褪之后也验证了我的想法,

如果说纳斯达克100目前35倍是合理,那么按照5-7折的定价,恒生科技、恒生互联网、中概这类指数的合理市盈率应该是18倍到25倍,

而最近随着持续回调,这类指数也触及到了一个20倍左右的估值,后续如果显著低于这个水平,将进入一个低估摸彩的机会,

恒生互联 五年pe-bands 数据来源:wind

当然,我们说低估配置的前提,一定是质量不能太差,中国互联网公司虽比美股逊色一丢,但相比大多数A股而言还算优质,

如下图,从现金流/营收的质量来说,港股和美股龙头普遍有一定的差距,但平均水平也基本都在20%以上,

数据来源:wind

甚至个别公司还能小幅超越,比如网易38%略高于艺电,阿里19.4%略高于亚马逊,携程37%略高于booking等,

打折是合理的,但事实也是清晰的,港股互联网龙头瘦死骆驼比马大,行业垄断地位基本牢固,

而整个A股来说,经营现金流/营收只有可怜的4%,不确定性就更高,目前中证全指市盈率21.2倍,比港股科技还略高一些,所以怎么选懂的都懂。

当然,低估回归的前提是情绪反弹,政策反弹,但国际环境黑天鹅依旧有,因此还是要控制仓位,

像纳斯达克513100和恒生互联网513330这类代表性ETF,选择上来说各有各的优缺点,

港股有估值弹性,情绪好转的话,空间更大,可作为辅助仓,而美股确定性高,作为主仓,

投资者既想要低估,又想要确定性,美股互联网和港股互联网都做一些配置是一个思路之一,

但港股配置一定要加入强择时逻辑,情绪低估时配置,高估乐观减配,这也是我未来配置港股的核心逻辑,

说完了港股和美股的特点,作为投资人更应该警惕的是什么呢?

最愚蠢的就是在信了A股的宏大叙事之下,以高估值买入相关大A个股,

如果你用比美股还高的价钱,只买到了比港股还低的质量,那想不亏钱都很难了,

比如你明明可以花35PE去买台积电,也可以花120PE去买港股中芯,结果你到A股花200PE买了中芯科创,

再比如你可以花35PE买微软,也可以花23PE买金山软件,结果你花90PE买科创板金山(虽是集团拆分属下不同公司,但价格差异极大)…

我们要知道,价值投资的终极本质是股票的分红或者回购,

像科创板这么高估值,除了被割的宿命,你有生之年是见不到什么分红和回购的,

它们花了大价钱拿到融资,也是不会轻易吐出来的,

所以你会看到同样港A两地上市同一只股票,港股会回购,但科创板几乎不回购,甚至只会增发股票融资,港股回馈股东,科创板收割股东,形成两套机制。

就算科创真的回购,也只是拿来给员工做激励,真金白银回购注销是几乎不可能的,

因为这是人性,人性决定了,上市公司一定会做对自己更有益的事,

甚至更过分的,有的公司是一边在港股回购注销股票,一边在A股IPO、定增,做双向套利,

科创和港股双向套利是什么逻辑,简单说就是,

在港股,每股10块,回购1亿股H股 → 花掉 10 亿现金,少了 1 亿股;

在科创,每股20块,定增1亿股A股 → 收到 20 亿现金,多了 1 亿股;

那最后:

总股本没变(-1 亿 H +1 亿 A);

公司账上的净现金 +10 亿(收 20 亿,花 10 亿)。

比如金山集团,港股金山软件从2014年一直回购注销到现在,每年回购几千万,而科创板金山软件却持续对股东吸血,

仅仅是为了方便减持,做了象征性的分红,压根没有回购注销的动作,

类似的现象太多,

昊海生物港股一直做回购,A股never,

中国海油H股持续高分红,结果跑回A股上市圈钱,

时代电气,24年用1亿港币回购H股注销,A股从不回购,

君实生物,一边大额回购注销H股股份,一边在A股科创板发定增,两边套利,

所以我们要想尽量避免不做冤大头,就只能不碰这种标的,别无他法,

吸科创板股东的钱来回馈港股股东,这你受得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