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河南省开封市以体系构建强根基、以平台融合破壁垒、以机制创新提效能,推动公共法律服务提质增效,用法治力量激发基层治理活力,为高效能治理注入持久动力。
织密服务网,筑牢普惠均等根基。开封市以助力县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重点,指导建设乡、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工作室,将服务网络直抵基层末梢,彻底打通“最后一公里”。同时,构建“线上+线下”融合服务模式,让群众享受到全天候、多渠道的便捷服务。线上,12348法律服务热线由17名专业律师组建后台团队,以“人工服务+留言回拨”模式实现“7×24小时”响应,2025年年初以来已解答咨询12631件,群众满意率100%;拓展“互联网+法律服务”应用,全市铺设17台“无人律所”和触控查询一体机,建立县、乡、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微信群塔;线下,标准化服务大厅提供面对面专业法律服务。
深化平台融合,提升矛盾化解效能。开封市以综治中心平台为“总指挥”,以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等专业队伍为“排头兵”,各县区结合地区特色和工作实际,有力衔接多方力量,构建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多元共治格局,以法治助力更高水平平安开封、法治开封建设。为进一步提升纠纷化解质效,杞县整合法律服务资源,协同综治中心各职能部门,建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切实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开封市顺河回族区以“顺应民情、和解矛盾”为核心理念,情理法并用,柔性、高效化解邻里纠纷、物业矛盾等基层高频矛盾纠纷;鼓楼区创新推出“信用+法律援助”模式,对信用良好且符合援助条件的启动“信用+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实行一站式服务,协助申请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创新服务机制,促进供给提档升级。开封市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创建“法润汴梁”法律服务品牌,统筹法律咨询、矛盾调解、法律援助、公证、仲裁、鉴定、法治宣传7项核心业务推出助民惠企系列举措,以更加简单、便捷的工作流程,更加贴心、热情的服务方式,让公共法律服务更对味、更高效。在便民服务方面,开封市法律援助中心推行“诚信承诺+代书+网上立案”一条龙服务,实行“容缺受理”并压缩办理时限,为农民工、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开通绿色通道,提供预约办、上门办服务。开封市公证机构简化流程、精减材料,对简单事项当日出证,对复杂事项将出证时限缩短至5至10个工作日,开通全年365天无休,“7×24小时”服务机制,推行容缺办理,为特殊群体上门服务并开辟绿色通道。在基层治理方面,开封市选聘510余名法律工作者担任村(居)法律顾问,每月定期坐班服务,提供法律意见,起草法律文书,举办法治讲座。同时,建立社会矛盾纠纷预防排查化解机制,市、县两级设立11个信访事项调委会,在公安派出所派驻人民调解工作室7个,在县区人民法院派驻人民调解工作室10个,开展“践行‘枫桥经验’助力平安开封”等专项活动,推动矛盾源头化解。
从体系全覆盖到平台深融合,从精准便民服务到矛盾源头治理,开封市让法治成为化解矛盾的“金钥匙”、基层治理的“稳定器”,服务不断升级,逐渐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的治理生态,为高效能治理提供更坚实的法治保障。(开封日报记者 郭中昱)
(原载于2025年11月4日《开封日报》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