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公积金贷款额度飙至150万!南京、武汉、绍兴掀起抢房潮

2025年的“金九银十”,中国楼市正在上演一场前所未有的分化大戏:上海新房价格同比暴涨5.6%,武汉假期成交量激增28%

2025年的“金九银十”,中国楼市正在上演一场前所未有的分化大戏:上海新房价格同比暴涨5.6%,武汉假期成交量激增28%,而广州、深圳却持续阴跌。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9月70个大中城市中63个房价环比下跌,但同比降幅却在收窄——这意味着什么?是最后的逃顶机会,还是抄底良机?本文将用最新数据和政策解读,揭开3年后你的房子真实价值的残酷真相。

一、9月房价数据背后的信号:63城下跌,但一线城市正在筑底

国家统计局10月2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9月70个大中城市中,63个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下跌,比8月增加6个。一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下降0.3%,其中北京和上海分别逆势上涨0.2%和0.3%,而广州和深圳分别下降0.6%和1.0%。更值得关注的是,同比来看,一线城市新房价格下降0.7%,但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这是连续第5个月同比降幅收窄。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指出:“环比指标变弱,说明各地还是要依赖以价换量来支撑销售行情。而同比指标变好,说明在持续的深度调整中部分城市房价泡沫出清,市场正进入新一轮止跌企稳的新发展阶段。”9月房价同比上涨的城市数量从5个增至8个,这些城市包括上海、杭州、北京等,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和京津冀地区。

二手房市场更能反映真实情况。9月一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1.0%,但同比降幅收窄0.3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上海二手房价格同比仅下降2.4%,在一线城市中表现最为稳健。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表示:“房价同比降幅收窄的积极信号持续显现,表明前期政策效果开始逐步渗透,市场长期下行压力有所缓解。”

二、政策大招连发:武汉“汉八条”引爆楼市,公积金贷款额度飙至150万

2025年9月30日,武汉出台被称为“汉八条”的楼市新政,包括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商办房可落户等八项措施。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双缴存人家庭首套及第二套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提升至150万元,单缴存人家庭最高额度为120万元。更创新的是,政策规定“正在挂牌出售的一套住房不纳入贷款套数认定”,这直接破解了改善型需求“卖一买一”的困境。

政策效果立竿见影。国庆中秋假期,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一家楼盘销售经理李嘉琳表示:“每天平均40-50组客户,提升超过50%-60%。”武汉市民徐先生算了一笔账:“按150万元贷满,月供大概在6000元左右,每个月相当于省了400元。”数据显示,国庆期间武汉市新建商品房成交3542套,同比增长28.1%;二手房成交1355套,同比增长8.3%。

不仅武汉,多地都在10月上半月密集出台政策。南京将单缴存人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由50万元提高至80万元;绍兴将双缴存职工家庭贷款最高额度由120万元增至130万元;东莞则将首套房、二套房最高贷款额度统一提高至150万元。这一系列政策表明,各地正在通过金融工具刺激市场需求。

三、城市分化加剧:上海涨5.6%领跑,三四线靠国企收购维稳

2025年楼市最显著的特征是城市分化加剧。上海9月新房价格同比上涨5.6%,环比上涨0.3%,两项数据均位居全国第一。杭州新房价格同比上涨3.6%,环比上涨0.3%,与上海并列环比涨幅首位。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广州新房价格同比下降4.1%,深圳下降1.8%,东北和中西部部分城市跌幅更大。

这种分化背后是产业和人口的重新布局。上海凭借金融、科技等高端产业集聚,持续吸引高素质人才流入;而部分三四线城市面临人口外流、产业空心化挑战。为应对这一局面,河南洛阳出台了鼓励地方国企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的政策。这类政策既消化了库存,又避免了房价暴跌引发的系统性风险。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指出:“四季度楼市大概率延续‘弱复苏、强分化’态势,全年成交降幅有望控制在10%左右,但市场底部确立仍需多重因素共振。”这意味着,不同能级城市的房价走势将进一步分化,一线和强二线核心区有望率先企稳回升,而普通三四线城市可能继续探底。

四、3年后你的房子值多少?一线核心区稳中有升,三四线或跌20%

基于当前数据和政策趋势,我们可以对3年后(2028年)不同能级城市的房价进行合理预测:

一线城市核心区:如上海内环、北京东西城等区域,可能上涨5%-10%。支撑因素包括高端产业集聚、高收入人群持续流入、土地资源稀缺。上海9月同比5.6%的涨幅已经印证了这一趋势。

二线城市核心区:如杭州西湖区、南京建邺区等,可能保持平稳或微涨0-5%。这些区域有产业支撑和人口流入,但供应量较大,上涨动力弱于一线核心区。

三四线城市:可能下跌10%-20%。如洛阳已出现房企降价促销现象,即便有国企收购存量房等政策支持,但人口流出和产业薄弱的基本面难以改变。

五、未来3年如何操作?抛三四线留一线,关注保障房机会

基于上述判断,不同人群应采取差异化策略:

多套房业主:尽快抛售三四线城市房产,保留或置换到一线城市核心区。河南“新十二条”支持多子女家庭购房政策可加以利用,将当地已有住房按首套认定。

刚需购房者:关注保障房机会。浙江已提出到2027年累计建设筹集150万套保障房目标,深圳推出“半价商品房”。这些保障房价格优势明显,且享受同等公共服务配套。

改善型需求:利用公积金政策宽松窗口期。武汉“卖一买一”不计入套数认定、南京公积金额度提升等政策,都是改善需求的利好。

结语

2025年是中国楼市的关键转折年,城市分化、政策分化、产品分化成为新常态。随着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加速构建,“好房子”将成为硬通货,而普通住宅将逐步回归居住属性。购房者需要摒弃“买房必赚”的旧思维,基于真实需求和长期价值进行决策。在人口负增长、保障房发力的新时代,只有具备稀缺资源、优质配套和良好流动性的房产,才能在未来3年的市场波动中保值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