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街头,萨尔维尼戴着标志性的墨镜,用近乎街头斗殴式的语言向马克龙喊话:让他戴上头盔、穿上防弹背心、拿起步枪去吧!这位意大利副总理不仅拒绝派兵援乌,更嘲讽法国总统将孤身一人参战。这种充满火药味的言论,彻底撕破了欧洲政客惯用的外交辞令面纱。
萨尔维尼为什么如此敢于直言,不藏着不掖着?他领导的联盟党作为意大利执政联盟关键力量,其反战立场获得国内广泛支持。最新民调显示,76%的意大利民众反对军事介入乌克兰危机。这与法国政府推进欧洲军队构想形成了非常刺眼的对比——马克龙恐怕没想到,最先拆台的竟是邻国盟友。
更致命的是,萨尔维尼刻意将马克龙与特朗普对比:喊出了“让真正渴望和平的人去办吧”这句话,直指法国在欧盟领导力的软肋——当东欧国家期待美军保护,南欧国家偏向中立时,马克龙的欧洲军梦想显得尤为孤独。
这场外交风波暴露出欧洲三大分裂现实:军事上,法德主导的战略自主遭遇南欧抵制;经济上,对俄制裁引发的能源危机加剧南北欧矛盾;意识形态上,亲美与自立派系日渐对立。
欧洲一体化从来不是鲜花铺就的坦途。当俄乌冲突的硝烟持续弥漫,某些政客的豪言壮语背后,或许正藏着整个欧洲难以愈合的伤口。历史告诉我们:最坚固的联盟往往从内部开始崩塌,而此刻的巴黎和罗马,到底是谁在扮演那个拆墙者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