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市场上常见的红利指数以中证指数公司编制的产品居多,其实对岸的标普道琼斯指数公司也为中国资产编制了不少红利指数,可惜当前市场上的相关产品比较少,当前只有标普中国A股红利机会指数、标普中国A股大盘红利低波50指数和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这三只指数有产品追踪,今天我们来简单聊聊这三只红利指数及其跟踪产品:
1、标普中国A股红利机会指数
(1)成分股数量:100只
(2)选股逻辑:
A、高股息筛选:从股票池中挑选出过去12个月股息率最高的股票。
B、盈利要求:公司必须在考察时点前12个月保持盈利(正市盈率)。
C、盈利增长考察:公司过去三年的盈利增长需为正,即最新的年度每股盈利必须大于三年前的数据。
D、派息能力评估:公司的派息比率(每股派息/每股盈利)须低于100%,这有助于避免那些分红不可持续的公司。
E、分红记录:公司必须在前两年每年都派发了股息
(3)组合构建与风险控制:
在确定成分股后,指数依据股息率来计算权重,但同时会执行严格的权重上限限制(个股权重最高3%,行业权重最高33%),以促进投资分散化,避免过度集中在某个别股票或行业上。
2、标普中国A股大盘红利低波50指数
(1)成分股数量:50只。
(2)选股逻辑:
A、高股息筛选:从标普港股通指数的样本空间中,先筛选出过去12个月股息率最高的75只股票(同时对单一行业股票数量设置上限,并为现有成分股设置缓冲区)。
B、低波动筛选:再从这75只股票中,精选出过去一年波动率最低的50只作为指数成分股(同样为现有成分股设置缓冲区)。
(3)组合构建与风险控制:
依据股息率加权,同时设有严格的权重上限(个股权重不超过5%,行业权重不超过30%),以促进投资分散化,避免过度集中。指数每半年度调整,通常在每年1月和7月进行。
3、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
(1)成分股数量:50只
(2)选股逻辑:
A、以标普中国A股国内大型股指数为样本空间,这个指数由A股市场中市值最大、流动性最高的股票组成,总体占A股前70%的流通市值。这确保了成分股本身是经过筛选的优质大盘股。
B、高股息筛选:从样本空间中,先筛选出过去12个月股息率最高的100只股票。
C、低波动筛选:再从这100只股票中,剔除掉波动率最高的50只,最终留下50只高股息且低波动的股票作为指数成分股。
(3)组合构建与风险控制:
依据股息率加权,同时设有严格的权重上限(个股权重不超过5%,行业权重不超过30%),以促进了投资分散化,避免过度集中在某个别股票或行业上。指数每半年度调整,通常在每年1月和7月进行。
总的来看,标普的这三只红利指数质量还是非常过硬的,和中证系的红利指数相比,标普系红利指数在编制上有两个非常显著的优点:
(1)对分散性的要求极高,红利机会指数是个股权重最高3%、行业权重最高33%,大盘红利低波和港股通红利低波是个股权重不超过5%,行业权重不超过30%,从源头上做到了样本&行业双分散,这也意味着其内在稳定性会更强。
(2)每年两次样本调整,且都在1月和7月,样本调整频率比较合理,既不会过于频繁导致ETF跟踪成本被动拉高,也不会过于迟钝导致无法及时更新样本,时间安排也比较科学,5、6、7月是传统的分红季,中证一般是6、12月调样,明显标普的1、7月调样更能反映成分股的最新分红情况。
最后再贴出这三只指数的跟踪产品:

以上数据仅为交流学习之用,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买卖,风险自负,信息仅为个人手工收集,恐有错漏,准确性需投资者自行甄别确认!
-------------华丽的分割线------------

表格做了一些调整,基本将市场上有靠谱分红型ETF追踪的指数都纳入了观察,如有遗漏,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补充~
对红利投资者而言,当前市场呈现出的整体状态是“中等估值”+“低利率”,所以目前的策略还是拿着红利躺平收息。
年内收益+9.23%,小幅跑赢中证红利全收益指数的+8.48%,大幅跑输沪深300全收益指数的20.66%,本周捡了点海澜和北银,当前个股组合加权股息率为4.80%、预期股息率为4.61%,三季报加权净利增速为-1.70%,加权滚动ROE为12.18%,应该要比中证红利略好些~
PS:十大影响力用户投票已经倒数了,还望大家多多支持,只要别倒一就行~

风险提示:
本文所提到的观点和数据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