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姓氏体系,重新定义中华姓氏
万姓统谱之曼姓、蔓姓统谱

01
众所周知,夏朝灭亡于约3600年前,夏桀昏庸,商汤灭夏。
3600年前是怎样一种社会形态呢?
人们普遍以氏族、部落的形式聚族而居。大家一块生产,一块生活,一块战斗,死后亦葬在一处。
所以,当年商汤灭夏,一定有很多氏族、部落是参与者,见证者。

当然,氏族、部落的社会早已成为过去,你再怎么想找那些氏族、部落也不可能找到。
那该怎么办呢?
这话不是白说吗?
不!
虽然氏族、部落早就已经没了,但那些氏族、部落的延续依然还在!
根据“中华姓氏体系”,我们现在的绝大部分姓氏都是源自那遥远时代的氏族、部落,都是从那些氏族、部落的图腾(广义)发展而来!
我们本文所要论述的这两个姓氏就是如此。
更重要的是,这两个姓氏虽然现在人口仅仅只有3000人,但却与3600年前夏朝的灭亡有关!
没错,3600年前,这个姓氏的祖先竟然是夏朝灭亡的参与者!
这就是曼姓和蔓姓!

02
曼姓是怎么来的呢?
根据“中华姓氏体系”,曼姓源自曼族。
曼族是一个以“曼”为图腾的古老部落。
曼族所建之国就叫曼国。

这个曼国在哪里呢?
从甲骨文里的记载来看,位于河南中部的郑州一带。
《合集》10923:壬戌卜,争贞乞令曼田于敖侯,十月。
这个敖侯的敖国也在郑州。
周朝时期,曼国应该是被灭国了;春秋战国,成了郑国的封地。
《左传·成公三年》记载:“使东鄙覆诸鄤”,“晋师及郑师战于鄤”,杜预注“鄤,郑地”,即今河南省荥阳市境田鄤谷一带,《水经注》称其溪水为“田鄤溪水”。
“鄤”是由“曼+邑”构成,意思就是曼邑、曼城。
不是曼城俱乐部那个曼城。
神奇的是,虽然曼国不存在了,但却有一支曼族被封在了邓国,成了邓国的国君家族。
因为邓国国君家的女孩都姓嫚姓。
嫚,曼族女子也!
这正说明邓国国君家族属于曼族。
曼是图腾,嫚是古姓。
《左传》桓公十一年:“郑庄公卒。初,祭封人仲足有宠于庄公,庄公使为卿,为公娶邓曼。生昭公。”
邓曼,就是来自邓国的曼族女子。

还有一支曼族南迁到了长江流域,并且演化出分支图腾“蔓”。根据中华姓氏体系“古族演绎法”,在图腾上加草字头是非常常见的情况。
不过,蔓地也成了楚国的封地。
春秋末年楚国令尹斗成然,因为食采于蔓,又称蔓成然。
《说文解字》:“蔓+邑,蜀广汉乡也。”
“蔓+邑”这个字,就是蔓人之城,蔓人之邑。
《三巴记》、《华阳国志》还记载有一个叫“曼子”或“蔓子”的人。
以上就是曼族的发展和演化。
问题在于,为什么说曼族和3600年前夏朝的灭亡有关,是夏朝灭亡的参与者呢?
这就涉及到“曼”这个图腾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图腾了。
03
到底什么是“曼”呢?
你看,“曼”这个图腾,非常奇怪,非常诡异:
上下各有一只手,中间一只眼睛,那两只手在抓那只眼睛。


不过在有的写法里,也有一只手抓着眼睛的:

什么情况?
太奇怪了吧?
这是熬夜太困睁不开眼睛,用两手掰开吗?
这当然是开玩笑。
真实的情况是:
这里的眼睛,代表的不是眼睛,而是人。
没错,这个眼睛,也就是“目”,也是一个图腾,目族的图腾!
而根据“中华姓氏体系”,我早就破解了“夏”这个图腾的演化:
从目到首,
从首到頁,
从頁到夏,
没错,“夏”正是从“目”一步步演化而来。
从图腾的角度来看,完全可以说,夏就是目,目就是夏!

所以,“曼”这个图腾上下两只手抓的其实就是“夏”啊,抓的其实就是夏人(目人)啊!
抓目人!
抓夏人!
还有,曼国为什么会在郑州这一带?
从考古发现来看,在3600年前,在夏朝被灭的年代,郑州这一带有好几座原本属于二里头文化的古城被废弃、被破坏、被重新改建!
那么,曼族一定是在灭夏的过程中立了大功,抓了很多夏人(目人),所以被分封在这里,建立了曼国!
甚至还有一种可能,这个曼国的开国之君是一个身份非常低微的人,因为灭夏立功突然一步登天,改变命运,成了一方诸侯,于是,他就非常简单粗暴的直接以“抓目”(抓夏),即以“曼”为图腾(广义)!
当然,这也只是一种猜测!
在甲骨文里,“民”和“臣”都和“目”有关,而这两个字又都有奴隶的意思,其本义应该是被抓的目人(夏人)。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
在古豫州,那些氏族、部落特别喜欢在图腾上加手!
例如:
陈国国君家族的图腾“为”,就是手抓大象。
虢国的“虢”,就是手抓老虎。
等等。
非常奇怪。

04
从“曼”这个抓夏(抓目)图腾看,说“曼族就与3600年前夏朝的灭亡有关,是夏朝灭亡的参与者”,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


从族姓时代(秦朝以前)到众姓时代(秦朝以后),曼族、蔓族之人纷纷以曼、蔓为姓。
曼姓和蔓姓都属于罕见姓氏,人口非常稀少。
但在上古时代,曼族却是非常有影响力的一个古族。
曼族的图腾“曼”,作为文字,现在依然是一个常用字。
并且是一个好字。
曼妙
曼玉
轻歌曼舞
……
慢慢的,本文就结束了。
这就是曼姓的真正起源!
这就是中华姓氏体系“万姓统谱”之曼姓、蔓姓统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