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人取的名字都非常有讲究,包含着诸多含义。刘备作为汉室帝王去之后,自然也不例外,那我们就来看看刘备、玄德君到底有何深意。
刘备的其名其字主要取自于《礼记》中的《祭统》《礼器》《礼运》,与《周易·系辞上》《老子·第五十一章》《黄帝四经·经 法·六分》《庄子·天 地》有着密切的联系。
《祭统》曰: “唯贤者能备,能备然后能祭。是故,贤者之祭也:致其诚信与其忠敬,奉之以物,道之以礼,安之以乐,参之以时,明荐之而已矣,不求其为。此孝子之心也。”
首先,按照《礼记·月令》:“先雷三日,奋木铎以令兆民曰:‘雷将发声,有不戒其容止者,生子不备,必有凶灾。’”的说法,“不备”意味着身体有缺陷,将有“凶灾”发生,而“备”这意味着身体完整,身体健硕。
所以取名“备“字,是希望刘备将来能够有一副健硕的身体,希望他一生都能够平平安安。而且按照《祭统》记载:“备”者有着多福、百顺的意思。对外能够忠诚自己的君王,对内能够孝顺自己的父母长辈,能够做到这些就可以称之为“备”。因此取名为“备”字,还希望刘备长大成人之后能够做个忠孝两全之人。这是“备”的第一层含义。
《祭统》曰:“福者,备也;备者,百顺之名也。无所不顺者,谓之备。言:内尽于己,而外顺于道也。忠臣以事其君,孝子以事其亲,其本一也。上则顺于鬼神,外则顺于君长,内则以孝于亲。如此之谓备。”
其次,刘备成年之后,冠字曰“玄德”。《礼器》说:“礼器,是故大备。大备,盛德也。”
孔颖达又说:“言礼能使人成器,故云‘礼器’也。既得成器,则于事无不足,故云‘是故大备’也。身既成器,又能备足,则是盛德也。 此‘大备’者,则上《礼运》所云由‘人情以为田,修礼以耕之’至‘食而弗肥’是也。”
意思就是行“礼”者可以使天下“大顺”,“礼”是世间运行的基本法则。那何为“大顺”?《礼运》载:“天子以德为车、以乐为御,诸侯以礼相与,大夫以法相序,士以信相考,百姓以睦相守,天下之肥也。是谓大顺。”
“大顺”简单来说就是天下太平的意思,天子以德著称,诸侯以礼相待,大夫遵纪守法,百姓邻里和睦,国家国库充盈。所以“德”赋予了“备”字更深一层的含义,两者又相辅相成。就是希望刘备长大以后成为一个具有“大备”“盛德”之人,赋予了其崇高的远大追求。
第三,刘备字“玄德”,以“玄”饰“德”,是其第三层含义。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庄子·外篇·天地》曰:“其合缗缗,若愚若昏,是谓玄德,同乎大顺。”
《说文》又说:‘顺,理也。’大顺,自然之理也。玄,指天地本始而言;玄德,谓契合天地本始之德,亦即契合大顺之德 也。”道家讲求的是顺应自然,他们认为“玄德”是 “恒久之德”。虽然儒、道两家的意义各不相同,但是他们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希望能够达到天下“大顺”的目的。
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刘备的名字正好完美地诠释了这一点。不仅希望他成为一个“大备、盛德”之人,也包含了百顺、多福的美好祝愿;同时又蕴含着老庄思想中顺应自然的法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前后呼应,互为表里,将儒道二家思想精髓巧妙结合,可谓是阴阳相济,甚是妙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