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办的“北京阳光少年艺术节艺术作品展”在炎黄艺术馆开幕。密云区少年宫书法美术创新班师生一行73人走进炎黄艺术馆,开展了一次意义深远的美育实践活动。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书法组学员邢妙涵受主办方邀请代表全市获奖学员在展览开幕式上发言。
邢妙涵受邀在开幕式上发言并谈论在校外学习书法的感受


师生参观活动由密云区少年宫组织实施,带队教师包括书法创新班的郭鑫伟、忻冠男老师,美术创新班的李庆军、李海龙老师。师生们共同参观了“北京阳光艺术节艺术作品展”,近距离欣赏了数百幅来自全市中小学书法、美术优秀获奖作品,在艺术氛围中沉浸体验、交流互动、启智润心。

走进展馆,沉浸艺术世界
阳光艺术节作为北京市中小学生艺术教育的一项品牌活动,长期以来在展示学生艺术成果、推动校园美育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次展览作品涵盖书法、国画、油画、版画、综合材料等多个门类,既有传统笔墨的端庄典雅,也有现代艺术的创新表达,呈现出新时代青少年蓬勃的艺术创造力。

学生与自己的作品合影

互动体验,让艺术“动”起来
为深化艺术体验,活动特设了现场互动实践环节。学生们在志愿讲解员与指导教师的带领下,进行书法美术实践体验活动。小学组学生兴奋地表示:“原来同龄人也能画出这么棒的作品,我回去要更认真练习!”中学组学生在讨论中感慨:“看了别人更高水平的表达,我意识到‘艺术不是画得像’,更重要的是画出感觉和想法。”

教师引导,启发审美与思维
参观途中,带队教师们不断引导学生思考作品的表现手法、审美特点与知识联系。郭鑫伟老师从书法结构入手,引导学生观察章法布局的匀称与变化;忻冠男老师带领学生比较同类作品,帮助他们理解“美”的多样性;李庆军老师强调构图创意的重要性,鼓励学生敢于突破常规;李海龙老师则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色彩语言,学习如何通过颜色传达情绪。老师们的讲解让学生不仅“看见作品”,更“读懂艺术”,提升了观察能力和审美深度。

感悟艺术,播撒美育种子
参观的尾声,全体师生在展览主题墙前合影留念,记录下这一段美育之旅的美好瞬间。学生们纷纷表达自己的收获:“今天看到的作品让我知道,坚持练习真的很重要。”“我学到了色彩的搭配可以很大胆,也可以很温柔,要多尝试。”“书法原来可以写得这么有气势,我也要练出自己的风格。”这些质朴的感言,正是美育润心的最好体现。

以活动促成长,用美育育未来
此次参观阳光艺术节作品展,是密云区少年宫深入推进美育课程建设的重要实践。通过走出课堂、走进展馆的方式,使学生在真实、鲜活的艺术环境中学习、观察与思考,丰富了美育体验,也进一步拓展了艺术视野。书法与美术不仅是技法学习,更是审美体验、文化理解与情感表达的综合培养。本次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艺术的魅力与力量,激发了创作热情,为今后的课堂学习、作品创作以及未来参加各级赛事积累了宝贵经验。密云区少年宫将继续发挥艺术教育特色优势,打造更多高质量的美育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艺术的滋养中成长,在美的浸润中遇见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