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虹塔影映汾波,广胜禅音绕古柏。”在临汾市洪洞县城东北的霍山南麓,一座红墙灰瓦的寺院依山而建。它没有五台山的恢弘,不及少林的喧嚣,却以“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唐代木构寺院”“元代壁画活化石”“飞虹塔的琉璃传奇”三重身份,成为晋南佛教文化的“活标本”。近日,随着“山西佛教文化线路”推广,这座曾“养在深闺”的千年古刹,正以更立体的姿态,向世人展开一幅跨越1800年的“佛国长卷”。
从“阿育王塔”到“飞虹映日”:一座寺的千年涅槃广胜寺的故事,始于一场“佛塔寻根”。
据《洪洞县志》记载,广胜寺始建于东汉桓帝建和元年(147年),初名“俱卢舍寺”,因供奉印度高僧带来的佛骨舍利得名。唐代宗大历四年(769年),汾阳王郭子仪奏请重修,更名为“广胜寺”,取“广施法雨,胜境庄严”之意。寺中最负盛名的飞虹塔,便始建于唐代,后经宋、元、明多次重修,现存为明嘉靖六年(1527年)遗构——高47.31米,十三层八角攒尖顶,全身镶嵌4万余块琉璃构件,日光下流光溢彩,如彩虹垂落,故有“飞虹塔”之誉。
“广胜寺的珍贵,在于它‘塔寺一体’的完整格局。”洪洞县文旅局局长李华介绍,寺内现存建筑包括山门、弥陀殿、大雄宝殿、毗卢殿、飞虹塔五进院落,保存了唐代基址、宋代木构、元代壁画、明代琉璃等多时代遗存。其中,毗卢殿内的元代壁画《药师经变图》,与永乐宫壁画并称“晋南双璧”,更因未被战火破坏,保留了最原始的“吴带当风”技法。

📍 基础信息
地址:临汾市洪洞县广胜寺镇(距洪洞县城约15公里,霍山南麓);
交通:
自驾:导航“广胜寺景区”,太原出发约2.5小时,西安出发约3小时,景区免费停车;
公共交通:洪洞县城乘10路公交至“广胜寺”站(票价5元,约40分钟);
高铁:临汾西站乘“临汾-洪洞”动车(15分钟),转乘公交直达。
开放时间:8:00-18:00(17:30停止入寺,全年开放);
门票:全价票55元/人(含飞虹塔、毗卢殿壁画特展);6周岁以下/1.2米以下儿童、70岁以上老人免票;学生、60-69岁老人半价;
最佳游览时间:
春(4-5月):霍山山花烂漫,寺内古柏抽新芽;
夏(6-8月):飞虹塔影映汾水,禅院蝉鸣清凉;
秋(9-10月):层林尽染,塔尖与红叶相映成画;
冬(12-2月):雪后古寺银装,飞虹塔如“琉璃冰雕”。
📸 必看核心:从塔到殿,读懂“立体佛国”
飞虹塔:琉璃艺术的“东方明珠”(推荐指数★★★★★):
登塔需沿螺旋阶梯而上(共13层,288级台阶)。每层塔檐悬挂铜铃,风动铃响如梵音;塔内保存明代《金刚经》刻经碑,字迹清晰;最震撼的是塔外琉璃构件——弥勒佛、观音菩萨、龙凤花卉,每一块都色彩饱满,历经400余年风雨仍光泽如新。登顶可俯瞰霍山全景与汾河支流,天气晴好时,能看见20公里外的洪洞大槐树。
毗卢殿:元代壁画的“时光胶囊”(推荐指数★★★★☆):
殿内四壁满绘《药师经变图》《华严经变图》等元代壁画,总面积约180平方米。画中“药师佛”“十二药叉神将”“飞天乐伎”等形象,线条流畅如行云流水,衣纹用“沥粉贴金”技法,至今金光闪闪。讲解员会重点讲解“九横死”“十二愿”等佛教故事,让壁画从“看画”变成“读史”。
大雄宝殿:明代木构的“力学奇迹”(推荐指数★★★★):
殿内供奉释迦牟尼、药师佛、阿弥陀佛“横三世佛”,背后“海岛观音”悬塑群像层层叠叠。最神奇的是大殿梁架——采用“减柱造”工艺,仅用8根立柱支撑18米高的屋顶,历经数百年无变形,是研究明代木构建筑的“活教材”。
弥陀殿:宋代彩塑的“慈悲面容”(推荐指数★★★☆):
殿内供奉西方三圣(阿弥陀佛、观世音、大势至),其中观世音菩萨彩塑高3.2米,发髻高挽,衣袂垂落,眉眼低垂似笑非笑,被专家称为“东方蒙娜丽莎”。彩塑背后有宋代题记,记录了当年工匠“用糯米浆调矿物颜料”的工艺细节。
广胜寺博物馆:文物的“时空对话”(推荐指数★★★):

🎯 特色体验:让禅意“活”起来的N种方式
“跟着师父抄经”禅修课(每周六9:00-11:00):
在毗卢殿旁的禅房,跟随寺内师父学习抄写《心经》,体验“一笔一画皆修行”(需提前预约,限20人,提供笔墨纸砚)。
壁画修复体验(每月最后一个周日14:00-16:00):
文保专家现场演示壁画修复技艺,游客可用仿旧颜料尝试填补壁画“残缺”(材料包30元/人,作品可带走作纪念)。
夜观飞虹塔(夏季晴夜19:30-21:00):
塔身安装暖光射灯,琉璃构件在夜色中更显通透。景区提供天文望远镜,可观测“飞虹塔与北斗七星”的天文连线(需提前预约)。
游客说:在古寺,遇见“内心的平静”“原以为寺庙就是‘烧香拜佛’,来了才发现是‘文化课堂’。”北京来的大学生小林举着抄好的《心经》说,“师父讲‘飞虹塔的琉璃砖为什么刻名字’,我才明白古人连做工匠都要留名,这种‘匠心’比任何说教都动人。”

离开时,寺内老和尚正在清扫飞虹塔台阶。“我在这儿出家30年了,每天扫塔,扫的不是叶子,是浮躁。”他指着塔尖的避雷针笑言,“古代工匠用琉璃砖避雷,现在我们用电,但守护的心是一样的。”
广胜寺的魅力,或许就在于此:它不是“博物馆里的古寺”,而是“活着的佛国”。飞虹塔的琉璃光里,藏着工匠的温度;毗卢殿的壁画中,流淌着信仰的力量;禅房的木鱼声里,回响着千年的平静。
正如洪洞县文旅局长李华所说:“广胜寺的价值,不在‘最古老’或‘最华丽’,而在它用1800年证明——真正的文化,从不会被岁月淹没,只会在传承中愈发鲜活。”
(注:具体开放时间、活动安排以“广胜寺景区”官方微信公众号最新公告为准。)
编者按:从东汉的佛骨舍利,到明代的琉璃飞虹,广胜寺用1800年的光阴,写就了一部“立体的佛教艺术史”。在这里,每一块琉璃砖都是工匠的誓言,每一幅壁画都是信仰的注脚,每一声钟磬都是时光的回响。去广胜寺吧,在飞虹塔下仰望,在毗卢殿前静听,你会懂得——所谓“禅意”,不过是慢下来,与历史、与自己,好好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