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语天王之一的林俊杰,终于发布了一首大热门新歌《瞬间的瞬间》,作为了电影《他年她日》的主题曲,这首歌手一经发布成功登上各大音乐排行榜的冠军,30分钟之内销售50000张,已经达到了白金唱片的销量级别。这也是时隔很久后,林俊杰成功获得一个非常宣发重大的全新作品。
那么从音乐的角度出发, 林俊杰这首新歌《瞬间的瞬间》是什么水准?今天我们从音乐的角度出发做出具体解析:
1:《瞬间的瞬间》是一首标准的商单大流行套路歌曲,整体的水准中等,制作精良,不难听但是比较无聊,缺乏当下网络时代的一种记忆点。编曲和唱功属于当下华语音乐顶级水准,但是歌词、作曲属于一般水准。这首歌如果分开看待,其实是好坏参半。编曲非常优秀。整体大气磅礴,抒情的细腻感非常优秀。唱功的整体属性。林俊杰的唱功依旧天赋异禀,整体的最高音来到了惊人的High C。基本上还是确定了林俊杰当下的市场地位依旧是第一。

2:《瞬间的瞬间》的作曲逻辑非常相似于林俊杰自己的作曲单曲《只对你说》,整体的相似程度甚至来到了伴奏完全可以直接套用。那么这其实从作曲的角度切入,有两种可能:
商单的要求方:大概率是和《只对你说》对标,来要求作曲和制作的。不排除这种可能,因为商业的商单要求有很多的对标要求。甚至于对于一些电影等影视剧而言,他们的只需要这个主题曲是林俊杰写的,是林俊杰唱的,并且对于曲风有一个框定效果确定为《只对你说》的类似定位。林俊杰自身的作曲状态,下意识选择了一首和自身曾经作曲相似的曲目。这种相似,的确作曲上的灵感匮乏导致的。类比于周杰伦的《上海1943》与《还在流浪》的相似程度相同。那么这种已经有过此前作曲相似的表现其实是比较无聊的一件事。因为相同的作品如果出现两次,那么整体的对于歌迷的刺激度和表现是非常糟糕的。而且整体全首歌是中规中矩的。并没有太多的细节和惊喜。

3:歌曲的前奏有一股网络流量歌曲味道,整体的旋律线重复为三个单音“563、563”这种简单重复的旋律表现是一些网络流量歌曲的选择,因为内容量比较低,我们参考电影表现的影视剧受众。那么就可以知道这首歌的前奏表现,是一种基于大众的审美选择。这里是做了一个下沉的前奏选择。我们要知道一件事:这首歌是一首商单歌曲。林俊杰的乙方,必须按照甲方的选择。
那么前奏的这种简单重复的下沉音乐表现就属于一个非常明显的跨界定位:为电影票房服务。因为购票观看的电影观众其实是偏向于就是下沉市场为主。他们并不需要过多的歌曲艺术性,反而是以网络、抖音等等神曲作为他们接触音乐的渠道所在。所以这种明显的下沉选择是一种主动的策略。
4:音乐商单市场的OST单曲,不再依靠歌曲的自身品质,而转变为了明星带货的商业思维。从周深开启了国内商业OST市场之后,整个市场的逻辑就从早期的邓紫棋《桃花诺》,汪苏泷的《年轮》等逻辑转变为了一个歌手通过自身的流量带货的逻辑。那么歌曲的质量就不再是市场主要考虑的品质。他们细节的转变如下:

商业影视之中出钱的甲方,他们逐渐发现,影视主题曲越火,他们的利润不会增加,他们无法获取变现。在市场不断迭代的过程之中,商业甲方在诸多的音乐主题曲落地之后,发现了一个非常残酷的事实——主题曲的火爆与否和自身影视利润票房关联不大。当下的影视电影逻辑都是上映时一波赚钱,随后影片的利润就会大打折扣。那么就算有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电影的票房也不会在后续完成进步。
歌不难听就是好听,大咖创作的流量效果,才是可以将票房转变的核心。音乐对于电影而言是不能缺少的。唯一可以带动电影票房的方式只有一个——找一个具有流量效果的歌手来演唱。这就造成了一个非常明显的现象——顶级歌手会在影视剧形成垄断。那就是周深。所以实际上周深在2023年开始,成为了整个市场的宠儿。本质上并不是周深接下的商单有多么好听,而是因为周深唱的,周深自带的流量可以完成商业票房的变现。

5:这其实就是韩国流行歌曲和偶像化市场的畸形表现。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件事——韩国偶像歌手的曲目并不是好听,但是依旧非常火爆。通常的男团、女团可以在电影市场的表现,是非常不错的,是可以带动的市场。尤其是三四线电影,他们的投资方很少,但是在偶像歌手和歌曲的宣发上是非常多的。这种畸形市场其实已经慢慢的渗透到了内地。

就算上林俊杰他也无法避免这种,慢慢转变为了带货的思路。
综上,我们就听到了林俊杰的这首《瞬间的瞬间》,一首什么东西也不缺,但是整体上缺乏亮点的套路歌曲。整体的受众定位是偏向于下沉市场,并不是一首非常值得推荐的歌曲。停下来不难听,但是并没有亮点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