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钾是高血压“克星”,却常常被人误解!举手之劳便可“一箭双雕”

众所周知,“减盐”或“减钠”是能有效降低血压的生活方式干预措施。但一个比较尴尬的事实却是:现实当中,恐怕只有不到1/4的

众所周知,“减盐”或“减钠”是能有效降低血压的生活方式干预措施。

但一个比较尴尬的事实却是:现实当中,恐怕只有不到1/4的高血压患者可以真正将每日的食盐摄入量给控制在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5g以内”。

这意味着,单纯依靠“减盐”或“减钠”来降压的策略,对大多数高血压患者而言,只不过是“空中楼阁”……

有趣的是,人类行为学研究表明:“增加某种有益物质”往往比“减少某种有害物质”更容易坚持。

而我国的2亿多高血压患者,除了普遍存在“钠摄入过多”以外,还同时存在着“钾摄入不足”!

也就是说,相较于“减钠”,“补钾”或许是大多数高血压患者更容易做到的一件事情!

钾是高血压“隐形克星”

一直以来,很多人都忽视了钾在血压调节当中所能发挥的重要作用!

而实际上,“补钾”有时候所能发挥的降压作用,可能并不弱于“减盐”或“减钠”。

具体来说,“补钾”至少可以从以下这几个层面对血压发挥调节作用:

第一,促进钠的排泄

在人体内,钾往往会与钠之间形成一种“此消彼长”的动态平衡。

比方说,每多摄入1mmol的钾(约39毫克),就相当于能“置换出”1mmol的钠(约23毫克)。

这种钾离子与钠离子的“交换作用”主要发生在肾脏当中---钾的浓度越高,往往就会有越多的钠通过尿液排出。

也就是说,对于很难主动去“减盐”或“减钠”的人群而言,“补钾”本质上其实是一种另辟蹊径的“排钠”手段!

第二,舒张血管,改善内皮功能

钾除了能够在肾脏当中促进钠的排泄以外,它还可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细胞,降低细胞内的钙离子浓度,从而扩张血管、减少外周阻力,以此来降低血压。

除此以外,钾还能促进血管内皮细胞释放一氧化氮(NO)等“血管舒张因子”。这同样有利于降低血压,并可改善动脉内皮功能。

第三,调节自主神经兴奋性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钾还能对调节血压的自主神经功能产生影响。

比方说,有研究就显示,钾能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过度激活。而该系统的过度激活,正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因素之一。

再比如,还有研究认为,钾能降低交感神经系统的活性,减少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量。而交感神经的过度兴奋,则会让心脏搏动增强、心率增快、血压升高!

总而言之,“补钾”可以从很多不同的层面产生调节血压的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说,钾完全算得上是一种高血压的“隐形克星”!

对此,《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就明确指出:高血压患者除了要减少钠盐的摄入以外,还应该增加钾的摄入。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

无独有偶,2024版《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在要求高血压患者把钠盐摄入量控制到<5g/天的同时,也明确推荐将钾的摄入量增加到3500-4700mg/天。

而现实调研数据却显示,我国居民的平均钾摄入量不足2000mg/天,远低于实际需求量!

2024版《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

“补钾” 常常被误解

通过前面的内容相信大家不难看出,在我国,大部分高血压患者都是需要额外“补钾”的。

但客观来说,现实当中,很多人对“补钾”的必要性和方法存在着一定的误解。也可能正是因为这些误解,才导致“补钾”策略很多时候并没有被很好地执行!

误解一:“补钾”容易补成“高钾血症”

必须承认,当血液中钾离子的浓度过高(≥5.5mmol/L)时,的确可能带来严重的健康危害,而这种情况就是大家常说的“高钾血症”。

现实当中,就有不少人是因为担心“高钾血症”,而不愿意主动“补钾”。

但其实,对于肾功能正常的大多数人而言,这种担心是多余的。

因为,在肾功能正常时,哪怕稍微多摄入了一些钾,机体也完全可以通过自身的调节机制将多余的钾给排出体外。

只有当肾功能受损、自身电解质的调节能力减弱时,才需要担心“高钾血症”这个问题。

误解二:“补钾”就是每天多吃一根香蕉

一说起“补钾”,很多人立刻就会联想到“吃香蕉”,觉得似乎每天多吃一根香蕉就算是做到“补钾”了。

但其实,仅仅每天多吃一根香蕉,可能并不足以让钾的摄入量达标,更难指望这样做就能让血压有显著的下降!

虽然,香蕉常常被视为补钾的“明星食物”,但其实,它的钾含量(256mg/100g)在天然食物中并不是最高的。

相较而言,毛豆、口蘑、菠菜、红薯等常见蔬菜的钾含量其实都远超香蕉。

理论上,高血压患者要想在日常饮食的基础之上(不到2000mg钾摄入量)补足每日3500mg的钾,那么,仅靠香蕉的话恐怕需要多吃至少5根以上!而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并且,还可能影响血糖。

简言之,大部分高血压患者仅靠每天多吃1-2根香蕉,可能并不足以让钾摄入量达标。

更为科学的做法,应该是搭配多样化的高钾食物,比如:在蔬菜当中多增加菠菜、羽衣甘蓝、芋头、口蘑等的摄入;在豆类和薯类当中多增加黄豆、黑豆、土豆等等;水果除了香蕉以外,还可以多吃牛油果、橙子等等。

误解三:口服液、补充剂更好

既然,每天多吃1-2根香蕉并不解决问题,那有人会说:干脆喝补钾口服液或吃钾补充剂,岂不是更简单和方便吗?

对此,《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其实有明确指出:不建议通过钾补充剂来降低血压!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

这是因为,钾补充剂(比如口服液)虽能快速补钾,但也可能刺激胃肠道,长期服用还可能干扰电解质平衡。

临床上,一般只有严重低钾或无法经口进食的患者,才建议通过钾补充剂来补钾,并且,在整个过程当中还需严格监测血钾水平!

综上所述,虽然“补钾”是很好的降压策略,但现实当中,却有人因为害怕“高钾血症”而选择不补;也有人误以为每天吃一根香蕉就算补够了;还有人会使用钾补充剂去“乱补”……

这些行为,无疑都让“补钾”这项重要的降压策略被大打折扣!

一箭双雕的“补钾”革命

那么,有没有既方便执行、又不容易陷入“乱补”陷阱的更优“补钾”方式呢?

还真有,这就是可以“一箭双雕”的【低钠富钾盐】!

所谓【低钠富钾盐】,就是氯化钠含量仅为75%,而氯化钾含量达到25%的一种特制食盐。

这种食盐在保留了传统食盐口味儿的同时,一方面减少了钠盐的摄入,另一方面增加了钾盐的摄入,可谓是“一箭双雕”。

对此,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风险评估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中国营养学会以及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等权威学术机构于2024年专门刊发了《中国低钠盐推广应用指南》。

这份医学指南明确提到:仅仅只是用【低钠富钾盐】替代普通食盐这个简单的行为,就有希望让收缩压平均下降5mmHg左右,相当于一种常用降压药1/2的疗效;并且,在肾功能正常人群体内安全性良好!

《中国低钠盐推广应用指南》

无独有偶,《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与2024版《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也都同样推荐:肾功能正常的高血压患者应该使用【低钠富钾盐】去替代普通食盐。

也就是说,想要通过“补钾”来降低血压的患者,假如难以做到每天都给自己安排足够的天然富钾食物,那么,用【低钠富钾盐】去替代普通食盐的确是一件既简单、又能保证效果的措施。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

2024版《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

最后,再给大家做几点总结:

第一,钾作为高血压的“隐形克星”,可以通过多种机制协同降压。中国指南建议高血压患者每日补钾3500-4700mg,但现实中我国居民的平均钾摄入量不足2000mg,亟需科学干预。

第二,不少高血压患者因为各种各样的误解,使得“补钾”并未得到有效的执行。

第三,采用【低钠富钾盐(含25%氯化钾)】替代普通食盐,既能减钠20%-30%,又可同步“补钾”。这是当前最容易执行且效果明显的一种能“一箭双雕”的饮食策略!

【参考文献】

1,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24年9月 第52卷 第9期

2,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 《中华高血压杂志(中英文)》 2024年7月 第32卷 第7期

3,中国低钠盐推广应用指南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网络首发时间:2024-07-04

---健康科普,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到正规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