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平津战役韩先楚抗命改攻天津,彭德怀为何会点名表扬?

1948年平津战役里,韩先楚为何抗命改攻天津,彭德怀对此大怒,三天后却赞赏不已?......1948年12月27日,华北

1948年平津战役里,韩先楚为何抗命改攻天津,彭德怀对此大怒,三天后却赞赏不已?

......

1948年12月27日,华北平原雪花纷飞,刺骨的寒风在塘沽港外呼啸而过。

韩先楚站在一处高地上,手中紧握着刚刚收到的军委电令,电报纸张在寒风中微微颤动。电报内容言简意赅,却字字如山:"先打塘沽,后取天津。"

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12兵团司令员,韩先楚深知军令如山的道理。

但此时此刻,望着眼前三面环水的塘沽港,这位素有"韩猛子"之称的悍将,眉头却越皱越紧。

01

韩先楚,1913年出生于湖北黄安,时年35岁正值壮年。

在四野系统中,他以作战勇猛、敢打敢拼闻名,但更难得的是这位"猛将"还具备敏锐的战术眼光和独立思考能力。

从红军时期开始,韩先楚就表现出超乎常人的军事天赋,在历次战斗中屡建奇功。

抗日战争中,他率部在山东、东北战场上纵横驰骋,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

解放战争爆发后,韩先楚更是在辽沈战役中表现突出,其所率12兵团下辖第40、45、46军,都是四野的精锐部队。

此时的平津战役已经进入关键阶段,按照中央军委的部署,东北野战军要切断平津地区国民党军的海上退路,而塘沽作为重要的港口,自然成为首要攻击目标。

军委的这一部署看似合理——先拿下塘沽,断绝敌人海上逃跑路线,再回头攻打天津,可谓稳扎稳打。

但韩先楚是个实战派,他从来不相信纸上谈兵。

12月27日一大早,韩先楚就带着作战参谋和侦察人员,冒着严寒实地勘察塘沽地形。

站在塘沽港外围的制高点上,韩先楚用望远镜仔细观察着这座港口城市。

映入眼帘的景象让他心中一沉:塘沽港果然三面环水,只有西面一个方向可以发起攻击。

更关键的是,港口内停泊着数艘国民党海军军舰,黑洞洞的炮口正对着陆地方向。

"司令员,您看那边。" 作战参谋指着港口深处,"敌舰随时可以起锚撤退,我们就算拿下港口,也很可能扑个空。"

韩先楚放下望远镜,脸色凝重。

作为久经沙场的老将,他深知这种地形意味着什么——强攻塘沽,必然要付出惨重代价,而且很可能得不偿失。

国民党军完全可以在解放军发起攻击的瞬间,用军舰掩护主力部队撤退,留下一座空城。

"司令员,要不要再仔细勘察一下天津方向?" 副司令员建议道。

韩先楚点点头,"走,我们去看看天津。"

相比塘沽,天津的情况截然不同。

这座华北重镇地形相对开阔,虽然有城防工事,但并非不可攻克。

更重要的是,天津是华北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战略价值远超塘沽。

据情报显示,天津守军约13万人,由国民党将领陈长捷指挥,虽然兵力不少,但士气低落,战斗力有限。

韩先楚在天津外围转了整整一天,越看越觉得这里才是真正应该首先攻击的目标。

夜晚,12兵团指挥部内灯火通明。

韩先楚召集主要将领开会,会议室内烟雾缭绕,气氛紧张而严肃。

"同志们,今天的实地勘察,大家都看到了什么?"韩先楚开门见山。

参谋长首先发言:"司令员,塘沽确实不好打,地形对我们极为不利。"

第40军军长温玉成点头同意:"而且就算拿下塘沽,敌人的主力很可能已经跑了,我们等于白白牺牲。"

第45军军长陈锡联补充道:"天津就不同了,那里是敌人的指挥中心,拿下天津,整个华北的战局就会发生根本改变。"

韩先楚听着部下们的分析,心中的想法越来越清晰。

但他也清楚,改变军委的作战部署意味着什么——这不是简单的战术调整,而是对上级决策的质疑。

在那个纪律严明的年代,违抗军令的后果可想而知。

02

会议结束后,韩先楚独自留在指挥部内,内心陷入激烈的博弈。

评论列表

林金模
林金模 15
2025-09-07 16:33
张冠李戴,胡说八道,这文化水平,历史课都不上的人也会上文章。
用户10xxx35
用户10xxx35 5
2025-09-08 22:25
指挥打天津的是刘亚楼。
用户10xxx68
用户10xxx68 3
2025-09-07 14:39
纯编
zsld
zsld 3
2025-09-07 12:09
韩司令够帅才的,常胜将军
用户14xxx80
用户14xxx80 1
2025-09-12 07:37
彭总远在西北呢
南山有雪
南山有雪 1
2025-09-07 15:01
[点赞][点赞][点赞]
用户10xxx93
用户10xxx93
2025-09-19 13:22
兵团下面才是纵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