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开幕现场发布的“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榜单,揭示了一个惊人事实:中国制造正在经历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榜单显示,想挤进中国制造业“500强”的门槛已经高达173.65亿元,比去年又提升了3个亿。与“十三五”末相比,门槛更是暴涨62.74亿,展现了中国制造业企业规模实力的显著提升。
01 创新驱动,研发强度突破2.45%
这份榜单不再仅仅是企业规模的比拼,更是创新能力的较量。数据显示,500强企业研发强度提升至2.45%,有效专利达166万件、发明专利80万件,同比增幅均超过11%。
中国企业已经从拼产量转向拼科技,从制造走向“智造”。在全球制造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研发投入和创新成果成为衡量企业价值的新标准。
02 产业结构优化,高科技面孔增多
仔细分析榜单企业构成,通信设备入榜企业从15家增加到20家,半导体和电路板也从6家上升到9家。高技术产业在榜单中的占比持续提升,产业结构明显优化。
在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上,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品牌专题展齐聚了松下、特斯拉、广州数控等100余家全球领军企业,展示了国内外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最新研发成果与创新产品。
安徽的智能机器人产业正是这种产业结构优化的缩影:从2013年的10余家企业、年产值不足10亿元,成长为拥有520家上下游企业、产值突破600亿元的产业集群。
03 震环机床:小巨人的智能化跃迁
在制造业转型升级浪潮中,浙江震环数控机床有限公司的表现可圈可点。作为国家级重点“小巨人”企业,震环机床实现了从市级“专精特新”到国家级重点“小巨人”的“四级跳”。
今年,震环机床集团与东南大学签署了“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预测关键技术研发”项目合作协议,双方围绕数控机床智能化运维领域展开深度技术攻关。
此次合作聚焦数控机床故障诊断响应慢、运维效率低等全球性难题,通过多通道数据采集、多源异构数据融合和深度学习智能诊断系统三大核心技术模块研发,构建智能化运维闭环。
“通过数据驱动+AI赋能,助力客户设备综合效率(OEE)提升25%,运维成本降低40%,重新定义高端机床的价值边界。”震环机床集团表示。
04 全球化布局,从“世界工厂”到“世界舞台”
中国制造业不再满足于“世界工厂”的角色,正在带着技术与品牌走向全球舞台。500强数据显示,中国企业海外收入占比升至19.1%,资产与员工比例同步上扬。
浙东工业母机集群的表现尤为亮眼。去年,全国工业母机出口首次实现贸易顺差,其中浙东工业母机出口占全国五分之一强。这个集群集聚了2000多家规上企业,去年实现产值近2800亿元、占全国近五分之一。
集群里活跃着35家上市企业、13家单项冠军企业、118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以及德马吉森精机、津上精密机床等6家全球整机龙头企业。
05 未来展望:向世界级集群迈进
中国制造业的进化才刚刚开始。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产业政策研究所所长宋婷指出:“浙东工业母机在规模、竞争力方面在全国都是冒尖的。我们原来是主要做经济型工业母机,这几年我们浙江在中高端也有布局。”
未来,中国制造业将继续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迈进。正如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的主题“智造世界·创造美好”所预示的,中国制造正在用实力告诉世界:这场“进化论”才刚刚开始。
本届世界制造业大会将持续至9月23日,4场重大活动、6场项目对接活动及23场专项活动将陆续展开。
全球制造业领袖与企业家代表将继续齐聚合肥,共商合作与发展大计。特斯拉二代人形机器人、广州数控的国产RB500-2882机器人等创新产品将继续吸引全球目光。
展会现场,那些精度精准至±0.05mm的机器人手臂和步行速度提高30%的人形机器人正在告诉世界:中国制造已经不再是追随者,而是全球制造业创新的引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