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肾病导致低蛋白血症的原因主要包括肾小球滤过膜受损、蛋白质摄入不足、蛋白质吸收不良、蛋白质合成障碍以及蛋白质丢失过多等,以下为具体分析:
1.肾小球滤过膜受损:肾病患者肾脏损伤可能导致肾小球滤过膜受损,通透性增加,大量蛋白质透过肾小球的滤过膜排出体外,使得血浆白蛋白水平下降,从而引起低蛋白血症。

2. 蛋白质摄入不足:肾病患者可能因胃肠道水肿等原因,导致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使得蛋白质的摄入量减少。长期的蛋白质摄入不足会进一步加重低蛋白血症。

3. 蛋白质吸收不良:胃肠道疾病或功能紊乱可能影响蛋白质的吸收,使机体无法充分利用摄入的蛋白质。例如,慢性腹泻、肠道炎症等疾病可导致蛋白质吸收不良,进而引发低蛋白血症。
4. 蛋白质合成障碍:肝脏是蛋白质合成的重要场所,当肝脏功能受损时,蛋白质的合成会减少。肾病患者可能同时合并肝功能异常,导致肝脏无法合成足够的白蛋白,从而引发低蛋白血症。
5. 蛋白质丢失过多:除了通过尿液丢失蛋白质外,肾病患者还可能出现其他部位的蛋白质丢失。例如,胃肠道黏膜水肿可能导致蛋白质渗出,烧伤、严重感染等情况也可能导致蛋白质从体表或创面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