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日产N7销量环比骤降36.8% 不是车不行是新能源市场太卷了

谁能想到,8月还靠着10148辆销量拿下合资新能源冠军的日产N7,9月销量就来了个“大反转”,起9月零售6410辆,环比

谁能想到,8月还靠着10148辆销量拿下合资新能源冠军的日产N7,9月销量就来了个“大反转”,起9月零售6410辆,环比骤降36.8%,甚至比7月的6455辆还少了45辆。短短一个月,从搅动市场的“顶流黑马”跌回销量平平的阵营,这波波动让不少人疑惑:难道日产的新能源翻身仗刚开打就歇了?

(数据来源于车主之家)

其实仔细扒一扒就知道,N7本身的产品力并不差,甚至放在同级里算能打的;只是现在的中国新能源市场,早不是“靠一款车就能躺赢”的时代了。

日产N7的“火”不是偶然,产品力撑得起底气

作为日产2025年4月推出的战略级车型,N7从一开始就踩准了家庭用户的需求——定位“超舒适中高级纯电轿车”,定价直接拉到11.99万-14.99万元。要知道,当时同级别纯电车型的起售价基本都在15万上下,N7等于是把门槛往下砍了3万多,这种“激进定价”直接戳中了很多家庭的预算痛点。

上市后能快速冲量,甚至让消费者排队提车,也侧面证明它没只靠“低价走量”。从定位来看,“超舒适”刚好契合家庭用户对空间、乘坐体验的需求,加上日产在燃油车时代积累的“舒适性”口碑,N7初期能快速打开市场,本质是“产品定位+价格优势”的双重发力,这份产品力,放在合资新能源里确实算亮眼的。

更别说,这款车对东风日产的意义远超普通车型——燃油车优势越来越弱,中国市场又成了新能源的主战场,N7就是日产“押宝”的关键牌,甚至被业内解读为“只能成不能败”。为了让这款车“出圈”,日产哪怕在亏损里硬扛也坚持“以价换量”,这份投入,也能看出N7本身的产品底子是被认可的。

销量跳水的真相 不是N7弱了是对手太多、太狠

很多人疑惑,既然N7产品力不差,为什么9月销量突然掉下来?其实不是车出了问题,而是现在的新能源市场,竞争已经“卷”到了新高度。

首先,N7的“价格优势”正在被稀释。它上市时靠11万级的定价撕开了同级市场,但没过多久,不管是其他合资品牌的纯电车型,还是新势力的中端产品,都开始跟进降价——有的把起售价压到12万左右,有的直接在配置上“加量不加价”,比如多给智能驾驶辅助、升级车机系统。消费者的选择多了,N7的价格吸引力自然就没那么突出了。

其次,中端纯电市场的车型真的太多了。9月前后,不少品牌都推出了针对家庭用户的纯电轿车,有的主打更长的续航,有的强调更智能的交互,甚至有的把快充速度拉到了“半小时充满”的水平。这些新车型一上市就带着“新鲜感”和“差异化卖点”,很容易分走原本盯着N7的消费者。

而且,从市场规律来看,一款车上市初期靠“新鲜感+价格优势”冲量后,销量出现波动本是正常现象,但N7的波动之所以让人关注,是因为它承载了日产“翻身”的期待。但本质上,这不是N7的产品力不行,而是它身处的“10-15万级纯电轿车市场”,已经成了所有品牌必争的“红海”,想长期稳住销量,光靠一款车的初始优势根本不够。

东风日产想翻身,不能只靠N7单打独斗,要补全产品矩阵

对东风日产来说,N7的销量波动其实是个信号:想在新能源市场真正站稳脚跟,甚至重回销量巅峰,光靠一款车的单点突破远远不够,必须在车型竞争力上做更多文章。

一方面,现有车型得升级竞争力。N7的核心优势是舒适和价格,但在当下的市场里,消费者还想要更多——比如更智能的车机系统、更实用的智能驾驶辅助,甚至是更快的充电速度。如果能在这些用户关心的细节体验上升级,N7的竞争力还能再上一个台阶,而不是只靠价格硬撑。

另一方面,日产必须推出综合实力更强的新车型。现在的新能源市场,产品矩阵才是底气——比如有的品牌既有走量的中端车型,也有拔高品牌的高端车型,还有针对SUV、MPV的细分产品。东风日产不能只盯着N7这一款轿车,得尽快布局更多细分市场,比如推出定位家庭的纯电SUV,或者在智能、续航上有更大突破的新车型,用多车型覆盖来应对市场竞争,而不是让N7单打独斗。

更重要的是,要跳出“以价换量”的怪圈。2025年一季度日产已经出现了近5年首次亏损,虽然亏损原因复杂,但“靠低价冲量”肯定不是长久之计——既扛不住成本压力,也容易让品牌陷入“低价低质”的误区。未来要做的,是靠“产品力溢价”吸引消费者,而不是靠“赔钱赚吆喝”维持销量。

车德钢总结:

说到底,N7的销量波动不是“失败”,而是给东风日产提了个醒:中国新能源市场已经不是靠一款好车就能赢的时代了。想真正翻身,得靠更全面的产品布局、更扎实的竞争力,以及对消费者需求的快速响应——这条路虽然难,但对日产来说,没有别的选择。

评论列表

雷不群去死
雷不群去死 5
2025-10-23 21:41
人家是真实销量,国产的都在那里吹牛
HH
HH 4
2025-10-25 21:29
可别吹牛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