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读浪潮将至01无尽扩散

1.技术浪潮1.1.火的发现、轮子的发明以及电力的应用—所有这些时刻都彻底重塑了人类文明,永久地改变了历史进程1.2.一

1. 技术浪潮

1.1. 火的发现、轮子的发明以及电力的应用—所有这些时刻都彻底重塑了人类文明,永久地改变了历史进程

1.2. 一场新的技术浪潮正同时携带着先进的人工智能和生物技术汹涌而来

1.2.1. 借助人工智能,我们可以揭开宇宙的奥秘,治愈长期困扰人类的疾病,创造出超乎想象的全新艺术和文化形式

1.2.2. 通过生物技术,我们可以重塑生命体,解决疾病问题,改造农业生产,从而构建一个更健康且可持续的世界

1.2.3. 人工智能可能引导我们创造出我们无法控制的系统,使我们受制于自己都不理解的算法

1.2.4. 生物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操纵生命的基石,而这可能给个体和整个生态系统带来意料之外的后果

2. 遏制

2.1. 几乎每种文明都有一个关于洪水的神话

2.1.1. 一场巨浪席卷一切,随之而来的是世界的重塑和重生

2.2. 如果重新审视历史,你就会发现,历史上充斥着一系列比喻意义上的浪潮:帝国和宗教的崛起与衰落,商业活动的迸发与繁荣

2.3. 技术的崛起与传播也一直以改变世界的浪潮之姿出现

2.3.1. 自人类初次掌握技术(发现火与使用石器)以来,一个鲜明的趋势便在我们的历史长河中显现

2.3.2. 从镐到犁,从陶器到摄影,从电话到飞机等,几乎每一种基础技术的诞生都遵循一个恒定不变的规律

2.3.3.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技术的成本会降低,使用变得越来越容易,最终得以大规模扩散和普及

2.4. 论点

2.4.1. 浪潮在人类生活中无处不在

2.4.2. 技术遏制看起来不可能实现

2.4.3. 为了所有人的利益,我们必须让遏制成为可能

3. 技术人

3.1. Homo Tech-nologicus

3.2. “技术人”(Homo Tech-nologicus)的崛起史—人类仿佛化身为技术动物

3.3. 人类对改善的追求,无论是在个体、环境、能力方面,还是在我们对周遭世界的影响方面,都在推动着思想与创造力不断演进

3.4. 发明,这一持续展开、不断扩展和涌现的进程,是由自组织的、竞争激烈的发明家、学者、企业家和领导者共同驱动的

3.5. 你视线中的几乎所有物体都很可能是经由人类智慧创造或改造过的

3.5.1. 语言作为人类社交互动、文化传承、政治组织乃至人性本质的基石,既是我们智能的产物,也是其驱动力

3.5.2. 每一条规则、每一个抽象概念、每一次小小的思维创新或项目尝试,以及你人生旅途中的每一次偶遇,都深深地镌刻着我们这个物种独有的、纷繁复杂的想象力、创造力和理性印记

3.5.3. 人类的聪明才智令人惊叹

3.6. 在现代到来之前,除了少量的岩石和矿物,大多数的人工制品(从木屋、棉衣到煤火)皆源自曾有过生命的事物

3.6.1. 自那时起,这个世界上新出现的一切东西就都来自人类,来自我们作为生物体存在的事实

3.7. 整个人类世界都建立在生命系统或我们的智能之上

3.7.1. 一场新的技术浪潮正向我们汹涌而来

3.7.2. 这场浪潮正释放出改造上述两大基石(生命系统和人类智慧)的力量,可谓智能与生命的浪潮

3.7.3. 人工智能和合成生物学

4. 困境

4.1. 一种超乎想象的、非凡的工具可能将应运而生,它能帮助我们在未来几十年里应对从气候变化、人口老龄化到可持续食品开发等一系列艰巨的挑战

4.2. 如今,人工智能系统已经能够近乎完美地识别人脸和物体

4.2.1. 我们已习惯于使用语音转文字和即时语言翻译功能

4.2.2. 在道路和交通导航方面,人工智能的表现已相当出色,甚至在某些情境下足以支持自动驾驶

4.2.3. 新一代的人工智能模型能够根据简单的提示生成新颖的图像,并能以出色的细节和连贯性撰写文本

4.2.4. 人工智能系统还能以惊人的逼真度生成合成声音,并创作出令人赞叹的音乐

4.2.5. 即使在更具挑战性的领域,如长期规划、想象力以及复杂思维的模拟方面,人工智能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尽管这些领域曾被视为人类独有的能力范畴

4.3. 除了带来众多利益,人工智能、合成生物学以及其他尖端技术也将引发令人忧虑的尾部风险

4.3.1. 面对这些潜在的灾难性风险,一些国家可能会采取高度技术化的威权主义手段来应对,以减缓这些新力量的扩散

4.3.2. 很可能导致对个人隐私的严密监控和大规模侵犯

4.3.3. 技术的严格控制可能会催生一个反乌托邦式的全球监控体系,在这个体系下,一切事物和个体都将受到无间断的监视

4.3.4. 人们对预防最极端的潜在后果的渴望为这个监控体系提供了合理化的借口

4.4. 卢德主义式抵抗

4.5. 新一代的强大技术迟早可能将人类引向灾难性或反乌托邦式的局面

5. 陷阱

5.1. 人工智能带来了一系列的威胁,我们必须积极应对

5.1.1. 有可能会引发大规模的隐私侵犯,或导致错误信息泛滥的信息末日危机

5.1.2. 有可能用于军事领域,制造出一系列致命的新型网络武器,给我们这个高度网络化的世界带来新的安全威胁

5.1.3. 可能带来的大规模失业风险

5.1.3.1. 最初,只是出现了能更高效地完成某些特定任务的手段,随后整个劳动力角色变得不再必要,而后很快,整个行业所需的工人数量就会大大减少

5.1.3.2. 过去,随着旧工作岗位的消失,新工作机会将随之出现

5.1.4. 可能有人制造出比自然界中的任何病原体都更具传染性和致命性的新型病原体

5.1.4.1. 可以规避人类已知的对策,以无症状方式传播,或具有对抗治疗的内置能力

5.2. 悲观规避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本能情绪反应,它让人不愿面对严重的破坏性后果出现的可能性

6. 发动机

6.1. 在人类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对大多数人来说,个人交通方式几乎只有一种:步行

6.1.1. 人们对自动力个人交通工具的向往一直存在

6.2. 19世纪初,铁路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交通方式,成为数千年来交通领域最大的创新

6.2.1. 发动机将成为人类的未来

6.3. 一位名为尼考罗斯·奥古斯特·奥托的德国工程师经过多年研究,开发出一种比蒸汽机小巧得多的燃气发动机

6.3.1. 1876年,在科隆的道依茨公司工厂,奥托制造出了首个具备实用功能的内燃机,即著名的四冲程内燃机

6.4. 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利用自己改进的四冲程内燃机,于1886年申请了“奔驰一号”专利,这被广泛认为是世界上第一辆真正意义上的汽车

6.5. 转折点出现在1908年,亨利·福特的公司推出了T型车

6.6. 1915年,只有10%的美国人拥有汽车,到1930年,这一比例已经跃升至惊人的59%

6.7. 如今,全球约有20亿台内燃机服务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割草机到集装箱船等都少不了它们的身影

6.7.1. 变得越来越可得、高效、强大,并且越来越适应各种应用场景

6.8. 发动机不仅驱动着车辆,也驱动着历史的进程

7. 历史的节拍

7.1. 技术沿着一条清晰而必然的轨迹进化,如同汹涌巨浪,大规模扩散

7.2. 从远古的燧石和骨器,到今日的人工智能模型,每次都是同样的模式

7.3. 随着人们对最好的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生产竞争变得日益激烈,产品更加物美价廉、功能丰富

7.4. 浪潮是某一时期同时涌现的多种技术的集合,它们受到一种或多种具有深远社会影响的新型通用技术的推动

7.5. 人类天生就是一个技术物种

7.5.1. 从诞生之初,我们便与技术浪潮紧密相连,共同进化,共生共存

7.5.2. 最早的石器可以追溯到300万年前,早于智人的出现,这一点可以通过早期人类遗址中发现的破损石锤和原始石刀得到证实

7.5.3. 简陋的手斧是历史上第一场技术浪潮的杰出代表

7.5.4. 早期人类最终学会了精细地操作这样的工具,从而催生了缝纫、绘画、雕刻和烹饪等技能

7.6. 同样至关重要的技术浪潮是火

7.6.1. 火最早被我们的祖先直立人使用,它是一种光源和热源,同时还为人类提供了远离捕食者的安全保障

7.6.2. 烹饪后的食物能更快地释放能量,使得人类消化道缩小,大脑变大

7.6.3. 篝火逐渐成为人类生活的中心,促进了社群的建立和人际关系的形成,也为劳动的组织协调提供了便利

7.7. 石器和火是最原始的通用技术,它们曾广泛传播和普及,转而又催生了新的发明、商品和组织行为

7.7.1. 通用技术具有跨越社会和地理界限的能力,贯穿了整个历史

7.8. 通用技术的讽刺之处在于,一旦它们普及开来,我们往往就会对其视而不见,将其视为理所当然的存在

7.8.1. 语言、农业生产和文字系统—这些都是早期技术浪潮中的核心通用技术

7.8.1.1. 如今,我们却习以为常,不再觉得它们有特别之处

7.9. 一项研究统计了人类历史上出现的通用技术数量,仅列定了24项

7.9.1. 技术发明包括农耕、工厂系统、铁和青铜等材料的开发,还有印刷机、电力,当然还有互联网等

7.9.2. 尽管通用技术的数量并不多,但它们都是举足轻重的

7.10. 新的工具和技术不断推动人口数量增长

7.10.1. 更大、更紧密的人口群体则更能够推动人类不断弥补不足、开展实验或得到意外发现,是在创造新事物方面更加强大的“集体大脑”

7.11. 农业革命(公元前9000年—前7500年)是历史上最重要的浪潮之一

7.11.1. 带来了两项重大的通用技术:植物和动物的驯化

7.11.2. 锄头和犁相结合,这些简单的技术创新标志着现代文明的诞生

7.12. 手中的工具越多,你能做的事情就越多,你能构思的新工具和技术流程也越多

7.13. 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间的动态强化作用呈现加速的态势

7.13.1. 从18世纪70年代开始,欧洲迎来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它带来了蒸汽动力、机械织布机、工厂系统和运河等技术创新

7.13.2. 到了19世纪40年代,铁路、电报和蒸汽船相继出现,紧接着是钢铁和机床问世

7.13.3. 共同构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7.13.4. 仅仅几十年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浪潮席卷而来,带来了我们熟悉的内燃机、化学工程、动力飞行和电力等重大技术突破

7.13.4.1. 飞行技术的实现需要燃烧燃料,而内燃机的大规模生产则离不开钢铁和机床等技术的支持,一项技术依附于另一项技术

7.14. 自工业革命以来,世界的巨大变革已经不再以世纪或千年计,而是以几十年为衡量单位

7.15. 从1700年到1900年的200年间,我们见证了从蒸汽机到电力的6种通用技术革新

7.15.1. 而从当前算,仅在过去的100年里,人类社会就涌现出了7种通用技术

7.16. 将历史视作一系列技术创新浪潮的集合,这种观点其实并不新鲜

7.17. 大多数技术领域的人往往只关注眼前的细节,沉浸在对未来的畅想中

7.17.1. 人们倾向于将发明创造或技术突破视为孤立、偶然的事件

7.17.1.1. 如果这样做,你就会忽视历史的鲜明轨迹:技术的浪潮一次又一次地涌来

7.17.1.2. 这是这些浪潮纯粹的、仿佛与生俱来的模式

8. 扩散是常态

8.1. 在人类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新技术的扩散并不常见

8.2. 一旦通用技术开始广泛传播,它就形成了浪潮

8.2.1. 如果这种传播没有达到宏大且几乎无法控制的全球性规模,那么这项技术就不能算是真正的浪潮,只能说它在历史上曾引起过一时的关注

8.2.2. 当一项技术开始流行,一个浪潮开始汇聚时,我们就会再次看到那个在历史中反复出现的模式

8.3. 谷登堡在1440年左右发明印刷机时,整个欧洲只有他在德国美因茨制作的那一台原始版本

8.3.1. 仅仅50年后,欧洲大陆上就已经散布了1 000台印刷机

8.4. 书本身也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技术之一,它们的数量以爆炸式的速度增长

8.4.1. 在中世纪,每个主要国家每个世纪的书稿生产量约为几十万份

8.5. 电力

8.5.1. 1882年,伦敦和纽约建起了最早的发电站

8.5.2. 1883年和1884年,米兰、圣彼得堡和柏林的发电站也相继投入使用

8.5.3. 1900年时,仅有2%的化石燃料生产用于发电,而这一比例到1950年已超过10%,并在2000年达到了30%以上

8.5.4. 全球发电量的增长也极为显著,从1900年的8兆瓦时猛增到1950年的600兆瓦时,推动了经济的全面转型

8.6. 消费技术的发展同样展现出了符合类似预期的走向

8.6.1. 贝尔于1876年发明了电话

8.6.2. 1900年,美国就已拥有60万部电话

8.6.3. 到了1910年,这一数字升至580万

8.6.4. 如今,美国的电话数量已经远远超过其人口数量

8.7. 技术的扩散过程是由需求增加和成本降低这两大力量共同催化的

8.7.1. 两者都使得技术不断变得更好、更便宜

8.7.2. 科学与技术之间的长期复杂互动孕育出新知识、新突破和新工具,它们不断发展、强化,重新组合、融合,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驱动未来的发展

8.7.3. 优步的商业模式离不开智能手机,而智能手机的功能依赖于GPS(全球定位系统),GPS离不开卫星,卫星靠火箭实现,火箭离不开燃烧技术,而燃烧技术的实现可以追溯到语言和火

8.8. 技术突破总是源于人类

8.8.1. 规模经济效应出现,成本随之降低

8.8.2. 人类文明对实用且经济的技术的需求是永无止境的

8.9. 计算机技术起初也如同内燃机一般,是仅限于晦涩难懂的学术论文和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探索内容

8.9.1. 到了1945年,宾夕法尼亚大学开发出了“埃尼阿克”,这是现代计算机的重要前身

8.9.2. 在1983年时,与原始互联网相连的计算机数量仅有562台

8.9.3. 如今,计算机、智能手机和其他网络连接设备的数量预计为140亿

8.9.4. 智能手机仅在短短几年内就从一个小众产品变成了全球2/3的人口不可或缺的日常用品

8.10. 就在几十年前,数据存储的内容不过是图书和尘封的档案

8.10.1. 如今,人类每天产生的电子邮件、消息、图片和视频数量以千亿计,它们都能存储在云端

8.10.2. 每一天的每一分钟,全球数据总量就新增1 800万GB(吉字节)

8.11. 如今,数十亿小时的人类原生生命被这些技术消耗着、塑造着、改变着、丰富着

8.11.1. 它们无处不在,从冰箱、计时器、车库门、助听器到风力发电机,主导着我们的商业与休闲,占据了我们的思想,渗入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8.12. 历史告诉我们,技术的传播是必然的,最终会渗透到几乎每一个角落

8.12.1. 陷入琐碎细节,便很难看清全局

8.12.2. 从第一堆篝火到土星5号运载火箭的火焰,从人类最早的文字涂鸦到互联网上的海量文本

8.12.3. 技术背后的驱动力无比强大,能力不断累积,效率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