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盐城市城南新区到底属于哪个区?答案揭晓及区域发展全貌呈现

在中国城市化浪潮中,“新区”作为一种特殊的城市功能区,承载着拓展城市空间、集聚新兴产业、提升城市能级的重任。江苏省盐城市

在中国城市化浪潮中,“新区”作为一种特殊的城市功能区,承载着拓展城市空间、集聚新兴产业、提升城市能级的重任。江苏省盐城市的城南新区,便是这样一个应运而生的典型。它不仅是盐城城市版图向南拓展的核心区域,更是其产业升级与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然而,对于许多市民和外界观察者而言,城南新区的行政归属问题,似乎一直笼罩着一层薄雾,众说纷纭。本文旨在拨开迷雾,深入剖析盐城市城南新区的历史沿革、现实定位与行政归属,揭示其从“城南新区”到“盐南高新区”的嬗变之路。

城南新区的诞生,源于盐城市委、市政府推进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的重大战略决策。早在2006年9月,盐城市便成立了城南新区开发建设指挥部,拉开了这片区域大开发、大建设的序幕。彼时,这里或许还只是一片位于盐城南端的农田与村落,但前瞻性的规划已为其描绘了宏伟蓝图。

初期,城南新区在行政隶属上,确实与亭湖区、盐都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根据历史资料,它成立时部分区域隶属亭湖区,被亭湖区的伍佑镇等地分割,后又一度被重新规划涉及盐都区。这种复杂的初始状态,也是造成外界对其归属认知模糊的原因之一。但可以肯定的是,其设立的初衷便是作为市级重点打造的新城区,以缓解老城区的拥挤,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

随着开发建设的深入推进,城南新区的行政体制也日益明晰和独立。关键的转折点发生在2015年11月12日,经江苏省批准,同意在盐城市城南新区建设“盐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即盐南高新区)。这标志着其发展重心正式聚焦于数字经济、楼宇经济和科技创新。

最终的体制落地是在2019年。2019年2月27日,盐南高新区机构编制正式获批;同年6月18日,中共江苏省盐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作委员会和江苏省盐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正式挂牌。这“两委”的设立,意味着盐南高新区拥有了独立的党工委和管委会,作为盐城市的派出机构,直接对盐城市负责。

因此,现今的盐城市城南新区,在行政上已明确归属于“江苏省盐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盐南高新区”)。它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区”(如亭湖区、盐都区),而是一个由盐城市直接管理的、具有独立行政管理职能的“功能新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其规划面积102平方公里,下辖新都、黄海、伍佑、新河等街道,户籍人口约33万,常住人口规模可观。

盐南高新区的定位清晰而高远——它是盐城大市区的核心板块,是盐城市的行政文化、商务商贸、科教金融中心,更是全市倾力打造的“科技创新高地”。

盐城市高铁枢纽和盐城南洋国际机场均坐落于此,沈海、宁靖盐、徐淮盐3条高速环绕,交通优势得天独厚。

拥有数梦小镇、数字智能产业园、体育创意产业园、高新技术创业园、南海未来城等十大载体平台。其大数据产业园更是于2017年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并成为中韩(盐城)产业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聚龙湖公园、欧风花街、中华海棠园、花样年华城市花园等风景名胜点缀其间,南海未来城建设如火如荼,展现着“立体城市、智慧城市、海绵城市”的现代理念。拥有各级各类学校67所,2家三甲医院及110家各类医疗机构,已全面建成“15分钟健康服务圈”和优质教育圈。

人们常问的误区:属于亭湖区或盐都区?这是基于历史沿革产生的误解。虽然城南新区的初始土地可能涉及这两个区的划转,但自2019年盐南高新区党工委和管委会正式挂牌后,它已成为一个独立的、由市直管的行政管理区,不再隶属于亭湖区或盐都区。只是一个地理概念?非也。城南新区(即盐南高新区)不仅是一个地理区域,更是一个拥有完善行政管理机构、明确产业发展规划和独立政策体系的实体化功能区。

综上所述,当我们今天再问“盐城市城南新区属于哪个区”时,答案已然清晰:它属于江苏省盐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盐城市直接领导下的一个充满活力与发展潜力的新兴城区。从最初的规划新区,到如今的高新技术产业高地,城南新区的嬗变之路,正是盐城城市能级跃升、产业转型升级的生动写照。其独特的市级直管体制,赋予了它更高的战略定位和更灵活的发展机制,使其能够心无旁骛地向着“盐城新中心、创新活力区”的目标奋勇前行。未来,这片102平方公里的热土,无疑将继续书写盐城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声明:文中所用图片均来自网络,如因图片使用侵犯了他人的版权或其他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核实并依法更正、删除或作其他合理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