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天坑专业,很多同学都会想起网络上流传已久的“生化环材”四大天坑。不过这都2025年了,生化环材真的还是天坑专业吗?又真的缺乏就业前景吗?
实际上,近几年几乎所有的互联网大佬都在跨界搞生物科学:
例如2021年辞任拼多多CEO后,黄峥宣布成立繁星科学基金,向浙江大学捐赠1亿美元用于支持生物医疗、农业食品等领域的基础研究;2023年卸任字节跳动CEO后,张一鸣成立个人投资基金CoolRiverVenture,重点押注细胞治疗领域……在资本狂涌的大背景下,生物行业正式被推向了风口,高精尖的生物人才也正在成为新的金领群体。

而在这样的行业趋势下,若想选择生物科学专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实效尤为重要。经过一番分析对比,小编以为湖北医药学院生物科学专业是一个注重务实培养的典型代表。
尤其是在硬件支撑与平台建设方面,该专业依托的十堰市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是湖北省重点学科、临床重点专科和重点实验室,配备价值3000余万元的先进科研设备,湖北省首例试管婴儿即诞生于此。而这些优质的科研平台不仅为临床研究提供支持,也为学生实验教学创造了优越条件。
再加上生物科学工程专业所在的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本就有一支高学历、高职称、实力雄厚、结构合理的专业教师队伍,近70%的教师来自于德国洪堡大学、美国佐治亚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学缘结构良好,能够为学生提供多维度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指导。

当然,人才培养模式的精细化是该校生物科学专业的另一大特色。该专业实行小班教学,每年仅招收40名学生,确保教学资源的精准投入。同时推行全程导师制,从全校及附属医院选拔20位副教授以上或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为学生提供一对一指导,将研究生培养模式融入本科教育,学生从大一起即可进入实验室参与科研项目,提前培养科研思维与实践能力。
而且目前来看,这种培养模式的确成效显著:其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累计发表论文超50篇,其中13篇SCI论文的第一作者为在读本科生;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5项、省级项目24项,在"挑战杯"全国总决赛、全国基础医学创新论坛等赛事中多次斩获二等奖。

再结合湖北医药学院建立的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上海东方医院等高水平实习基地,为该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提供了广阔平台,因而其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0%,就业单位更是涵盖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等科研事业单位,以及国药集团、广州金域等知名企业,就业口径广泛。
据大数据统计,2021年全球生物科技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7938亿美元,因此可以说生物科学类专业不仅已经脱离了天坑范畴,还非常有发展潜力。湖北医药学院生物科学专业在师资力量、平台建设、培养模式及就业升学等方面均展现出扎实的实力。对于有志于在生物科学领域发展的学生而言,这样一所能够提供优质教育资源与切实发展路径的院校,值得纳入重点考虑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