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甲午战争前夕北洋水师主要职官名单全览

“北洋”泛指直隶、山东、奉天等省。1875年前,北洋三省仿效南方沿海省份,调拨福州船政轮船以加强海防。其中,盛京将军瑞联

“北洋”泛指直隶、山东、奉天等省。1875年前,北洋三省仿效南方沿海省份,调拨福州船政轮船以加强海防。其中,盛京将军瑞联于1872年7月奏调“洲云”兵船巡缉奉天牛庄;同月,山东巡抚丁宝桢奏调“飞云”兵船赴山东遣用;直隶总督李鸿章调拨的“镇海”兵船也于同年9月抵达天津。此外,李鸿章还于1871年夏从江南制造总局调拨“操江”兵船来津,以供北洋巡哨。

1875年春,李鸿章通过赫德在英国阿姆斯特朗公司订购“龙骧”、“虎威”等4艘炮艇(蚊子船),北洋水师建设自此起步。该批炮艇于1876年11月至1877年6月陆续抵华。1878年后,李鸿章转向购买巡洋舰与铁甲舰,加快北洋海军的建设步伐。1879年11月,李鸿章将原为南洋订购的“镇东”等4艘炮艇留归北洋,而将“龙骧”等4艘划归南洋。1880年夏,北洋水师雏形初成,李鸿章聘任英国人葛雷森为总教习,并于同年8月奏请设立天津水师学堂。1881年11月,李鸿章在英国阿姆斯特朗公司订购的“超勇”、“扬威”2艘巡洋舰抵华,随即委任丁汝昌统领北洋水师。1880年底至1881年夏,李鸿章通过出使德国大臣李凤苞在德国伏耳铿船厂订购“定远”、“镇远”2艘铁甲舰。1883年3月,又电饬李凤苞订购“济远”号钢甲巡洋舰。

自1875年李鸿章督办北洋海防起,近十年间,北洋在英、德两国订购11艘舰艇(含为山东所购,后划入北洋的“镇中”、“镇边”2艘炮艇),另购德国单管鱼雷艇4艘,并调福州船政“威远”、“康济”2船为练习舰,实力显著增强。至1884年,不计未交货的“定远”、“镇远”、“济远”3舰,北洋已拥有舰艇14艘(不含鱼雷艇),初具舰队规模。1888年12月17日,北洋舰队正式成军。

北洋海军编制分船制与官制。船制含战船、守船、练船、运船,列编舰艇25艘,官兵4000余人。成军之初,全军分中、左、右、后四队:中军为“致远”、“济远”、“靖远”3舰,左翼为“镇远”、“经远”、“超勇”3舰,右翼为“定远”、“来远”、“扬威”3舰,均为战舰;后军为“镇东”等6艘炮舰、6艘鱼雷艇、3艘练习舰及1艘运输舰。

北洋舰队官制则参照英、德海军(以英国为主)并结合中国实际制定。设北洋海军提督1员统领全军,归北洋大臣节制,驻威海卫衙署;设总兵2员,分左、右翼,领铁甲战舰为领队翼长;设副将5员分任“致远”、“济远”等5舰管带;设参将4员分掌粮饷、轮机及“超勇”、“扬威”舰;后军各舰均由游击、都司管带;鱼雷艇多由守备管带。官制层级分明,提督以下终年住船,不建衙署。

1894年5月,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中日相继派兵。7月25日,日本联合舰队在朝鲜丰岛海域偷袭中国运兵船队,甲午战争爆发。9月17日,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于黄海大东沟激战,损失5舰。黄海海战后,北洋舰队驶返旅顺口军港休整。10月,日军分两路侵入中国:一路突破清军鸭绿江防线,朝纵深方向推进;另一路在花园口登陆,迅速向辽南方向进攻。丁汝昌率北洋舰队退守威海卫军港,采取消极防御。11月,日军攻占旅顺口及辽东半岛,12月渡海南下,发起山东半岛战役,于荣成湾登陆形成海陆夹击之势。

1895年1月下旬,丁汝昌率部在威海卫顽强抵抗。2月11日,丁汝昌在待援无望后服鸦片自尽,接着,署理“镇远”管带杨用霖、北洋护军统领张文宣亦相继殉国。2月12日,洋员马格禄等及部分清军官员伪造投降书,由牛昶昞送至日本旗舰“松岛”号。2月14日,牛昶昞与伊东祜亨签订《威海降约》(共十一款)。17日,日军自北口鱼贯驶入威海卫港,俘获“镇远”、“济远”等10艘军舰(总排水量15375吨),投降官兵共计5124人,其中陆军2040人,海军3084人,自此苦心经营15年的北洋海军就此终结。

清廷于3月12日发布上谕,批准撤销海军衙门。4月28日,署理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王文韶奏查明北洋海军失事情形据实纠参一折,令将海军将领一并先行革职,听候查办。自提督、总兵至千总、把总、外委,总计315员一律裁撤,北洋海军编制正式取消。

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安徽庐江人,淮军将领。1888年12月任;1894年9月裭职留用,11月革职;1895年2月服鸦片自尽。

北洋水师提督:刘步蟾,福建侯官人,福建船政学堂后学堂首届驾驶班毕业。1894年9月兼代,1895年2月自杀殉国。

总查(副提督虚衔):汉纳根,原德国陆军军官,天津海关税务司德璀琳长婿。1891年聘,同年回国;1894年再聘,同年11月因“要求派他以提督衔任海军副提督,赏黄马褂”遭中国拒绝而离开北洋水师,转任陆军教习。

总教习 / 帮办提督:马格禄,原英国商船船长,由天津海关税务司德璀琳推荐。1894年11月聘,1895年2月鼓动北洋水师投降。

右翼总兵 / 记名提督:刘步蟾,1888年12月授,委带“定远”号铁甲舰(排水量7335吨,航速14.5节,舰炮28门,鱼雷发射器3个)。

左翼总兵 / 记名提督:林泰曾,福建侯官人,福建船政学堂后学堂首届驾驶班毕业。1888年12月授,委带“镇远”号铁甲舰(排水量7335吨,航速14.5节,舰炮28门,鱼雷发射器3个)。1894年10月,“镇远”舰误擦暗礁,导致船体底板破裂受损。林泰曾自认失职,于当夜服毒自尽。

中军中营副将:邓世昌,广东番禺人,福建船政学堂后学堂首届驾驶班毕业。1889年2月借补,1892年实授中军中营副将加提督衔,委带“致远”号巡洋舰(排水量2300吨,航速18节,舰炮29门,鱼雷发射器4个)。1894年9月黄海海战中殉国。

中军左营副将:方伯谦,福建侯官人,福建船政学堂后学堂首届驾驶班毕业。1889年2月升署,1892年实授,委带“济远”号巡洋舰(排水量2300吨,航速15节,舰炮13门,鱼雷发射器4个)。1894年9月黄海海战中因畏惧倭寇阵前逃走,被朝廷处斩。

中军右营副将:叶祖珪,福建侯官人,福建船政学堂后学堂首届驾驶班毕业。1889年2月升署,1892年实授,委带“靖远”号巡洋舰(排水量2300吨,航速18节,舰炮29门,鱼雷发射器4个)。1904年奉旨总理南北洋海军兼广东水师提督,首次统一清朝南北海军。

左翼左营副将:林永升,福建侯官人,福建船政学堂后学堂首届驾驶班毕业。1889年2月升署,1892年实授,委带“经远”号巡洋舰(排水量2900吨,航速15.25节,舰炮12门,鱼雷发射器4个)。1894年9月黄海海战中殉国。

右翼左营副将:邱宝仁,福建侯官人,福建船政学堂后学堂首届驾驶班毕业。1889年2月升署,1892年实授,委带“来远”号巡洋舰(排水量2900吨,航速15.25节,舰炮12门,鱼雷发射器4个)。甲午战争后返回故里,从此不再复出。

提标中军参将兼理粮饷事:严道洪,1889年2月借补。

左翼右营参将:黄建勋,福建永福人,福建船政学堂后学堂首届驾驶班毕业。1889年2月升署,1891年实授加副将衔,委带“超勇”号巡洋舰(排水量1350吨,航速15节,舰炮12门)。1894年9月黄海海战中殉国。

右翼右营参将:林履中,福建侯官人,福建船政学堂后学堂第三届驾驶班毕业。1889年2月升署,1891年实授加副将衔,委带“扬威”号巡洋舰(排水量1350吨,航速15节,舰炮12门)。1894年9月黄海海战中殉国。

左翼中营游击:杨用霖,福建闽县人,1871年参加海军。1889年2月升署,1891年实授加副将衔,委“镇远”号副管驾。1894年11月,管带林泰曾自杀后,杨用霖升护理左翼总兵兼署镇远管带。1895年2月,杨用霖拒绝出面与日军接洽投降,最终自杀殉国。

左翼中营游击:陆麟清,福建船政学堂后学堂首届管轮班毕业。1889年2月补授,委“镇远”号总管轮。1894年11月卒。

右翼中营游击:李鼎新,福建侯官人,福建船政学堂后学堂第四届驾驶班毕业。1889年2月升署,1892年实授,委“定远”号副管驾。袁世凯政权下的海军要员,后期因政治立场摇摆逐渐边缘化‌。

右翼中营游击:余贞顺,福建船政学堂后学堂首届管轮班毕业。1889年2月升署,1892年实授,委“定远”号总管轮。

精练前营游击:林颖启,福建福州人,福建船政学堂后学堂第二届驾驶班毕业。1889年2月补授,委带“威远”号练习舰(排水量1358吨,航速12节,舰炮11门)。

精练左营游击:萨镇冰,福建福州人,福建船政学堂后学堂第二届驾驶班毕业。1889年2月升署,1892年实授,委带“康济”号练习舰(排水量1310吨,航速12节,舰炮11门)。民国海军核心人物,虽未在权力中心,但凭借资历与专业能力维持稳定海军的团结。

精练右营游击:戴伯康,福建船政学堂后学堂第三届驾驶班毕业。1889年2月升署,1892年实授,委带“敏捷”号练习舰(排水量750吨,纯风帆驱动,无蒸汽动力)。

提标都司:吴应科,1889年2月升署,1892年实授,委督队船大副。

中军中营都司:陈金㨒,1889年2月升署,1892年实授,委“致远”号帮带大副。

中军中营都司:刘应霖,1889年2月升署,1892年实授,委“致远”号总管轮。

中军左营都司:沈守昌,1889年2月升署,1892年实授,委“济远”号帮带大副。

中军左营都司:梁祖全,1889年2月升署,1892年实授,委“济远”号总管轮。

中军右营都司:刘冠雄,福建闽县人,福建船政学堂后学堂第四届驾驶班毕业。1889年2月升署,1892年实授,委“靖远”号帮带大副。民国海军核心人物,首任海军总长,海军在其领导下成为北洋附庸。

中军右营都司:林登亮,1889年2月升署,1892年实授,委“靖远”号总管轮。

左翼中营都司:何品璋,1889年2月升署,1892年实授,委“镇远”号帮带大副。

左翼中营都司:王齐辰,1889年2月升署,1892年实授,委“镇远”号总管轮。

左翼左营都司:陈策,1889年2月补授,委“经远”号帮带大副。

左翼左营都司:孙姜,1889年2月升署,1892年实授,委“经远”号总管轮。

左翼右营都司:黎星桥,1889年2月升署,1892年实授,委“超勇”号总管轮。

右翼中营都司:江仁辉,1889年2月升署,1892年实授,委“定远”号帮带大副。

右翼中营都司:陈楠,1889年2月升署,1892年实授,委“定远”号大管轮。

右翼左营都司:林文彬,1889年2月升署,1892年实授,委“来远”号帮带大副。

右翼左营都司:任廷山,1889年2月升署,1892年实授,委“来远”号总管轮。

右翼右营都司:陈学书,1889年2月升署,1892年实授,委“扬威”号总管轮。

后军右营都司:蓝建枢,1889年2月升署,1892年实授,委带“镇西”号炮舰(排水量440吨,航速8节,舰炮5门)。

后军前营都司:李和,1889年2月升署,委带“镇南”号炮舰(排水量440吨,航速8节,舰炮5门),1892年实授,调带“平远”号。

鱼雷左一营都司:蔡廷干,广东香山人,第二批赴美幼童。1889年2月升署,1892年实授,委带左一号鱼雷艇(排水量108吨,航速24节,舰炮6门,鱼雷发射器3个)。民国海军与外交核心人物,他凭借留美背景与外交才能深度参与北洋政府决策。

精练后营都司:刘学礼,1889年2月借补,委充威海练勇学堂操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