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A股“资不抵债”阵营浮出水面:超40家公司净资产“亮红灯”

灵犀量化系统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期末,A股市场有44家上市公司所有者权益(净资产)为负值,约占A股总

灵犀量化系统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期末,A股市场有44家上市公司所有者权益(净资产)为负值,约占A股总数量的0.8%,正式步入“资不抵债”的艰难处境。这一现象不仅反映出部分企业经营的困境,也为整个市场敲响了警钟。

一、全景扫描:44家“资不抵债”公司全名单

创业板

创业板有14家公司陷入此困境,包括300716 ST泉为、300506 *ST名家、300029 *ST天龙、300169天晟新材、300338 ST开元、300237 ST美晨、300472 *ST新元、300157新锦动力、300340科恒股份、300159 *ST新研、300391 *ST长药、300125 *ST聆达、300093 *ST金刚、300268 *ST佳沃。

深市主板

深市主板有21家,如000056皇庭国际、000890法尔胜、000669 ST金鸿、000609 ST中迪、000697 *ST炼石、002306 *ST云网、002620 ST瑞和、002547春兴精工、000972 *ST中基、000692惠天热电、000691 *ST亚太、000615 *ST美谷、002200 *ST交投、002868 *ST绿康、000701厦门信达、002634棒杰股份、002742 *ST三圣、002305 *ST南置、002713 *ST东易、000656 *ST金科、002789 *ST建艺。

沪市主板

沪市主板有9家,分别是603021 ST华鹏、600683京投发展、600165 *ST宁科、600581八一钢铁、600322津投城开、600340华夏幸福、688520神州细胞、002047 *ST宝鹰、002513蓝丰生化。

二、深度剖析:“资不抵债”背后的成因探寻

上市公司本应是资本市场的佼佼者,却陷入如此困境,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行业周期下行是重要因素。名单中的房地产产业链(如华夏幸福、*ST金科)和传统制造业(如八一钢铁、春兴精工)公司,受宏观经济和行业景气度影响大。宏观经济下行时,行业需求萎缩、竞争加剧,公司业绩大幅下滑,陷入财务困境。

激进扩张也带来严重后果。一些公司为快速扩张,盲目并购和跨界投资,埋下隐患。巨额商誉减值和债务负担加重,市场环境变化时,公司便陷入困境。

主营业务萎缩也不容忽视。部分公司丧失核心竞争力,主营业务萎缩,营收下滑、亏损扩大,财务状况持续恶化。

内部治理失控同样关键。部分公司存在大股东资金占用、违规担保等问题,严重侵蚀公司资产,资金链断裂后便难以挽回。

三、未来走向:资不抵债企业的命运归途

这些企业面临多种命运。退市风险如高悬的利剑。若2025年年末净资产未转正,将被“*ST”;后续一年内若无法消除退市风险警示情形,股票可能被终止上市。

部分企业可能选择重整求生,通过破产重整、债务重组、资产剥离等方式“断臂求生”。但这条路充满挑战,需协调各方利益、与债权人达成共识、找到合适买家,成功率有限。

市场出清正在加速。2020年退市新规实施后,A股市场优胜劣汰机制强化。2024年全年退市企业超50家,创历史新高。市场加速出清经营不善的企业,生态逐步优化。

四、钱诚益彰,千顺万顺:远离陷阱,拥抱价值投资

这份名单为投资者敲响了警钟。投资者要摒弃“炒差”陋习,在注册制和退市常态化下,壳资源价值贬值,投机退市边缘公司风险极高。

应坚守基本面投资,以现金流、资产负债率、主营业务盈利能力等核心财务指标为决策依据,筛选财务健康、有投资价值的公司,远离财务不佳的公司。

还要关注风险提示,对已被实施风险警示(ST/*ST)和发布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提示性公告的公司保持警惕,及时关注公司动态,做出明智决策。在资本市场浪潮中,理性投资才能实现财富稳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