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坐飞机出行,充电宝几乎成了人人都得带的必备品。毕竟谁都不想手机、平板在路上没电,耽误刷视频、处理工作。不过在飞机上,充电宝可不是随便带的。为了保证大家的安全,中国民航局和航空公司都制定了详细规定,这些规定就像交通规则一样,只有遵守了,咱们的旅途才能又安全又顺利。
搞懂充电宝容量:多少能带上飞机?
很多人看充电宝容量,只知道 “毫安时(mAh)” 这个单位,但航空安全规定其实看的是 “瓦时(Wh)”。别担心,换算很简单,记住这个公式就行:额定能量(Wh)= 标称电压(V)× 容量(mAh)÷ 1000。
举个例子,常见的充电宝电压一般是 3.7V 或 5V。3.7V 电压、20000mAh 的充电宝,算下来是 74Wh;5V 电压、20000mAh 的刚好是 100Wh。按照 2025 年的最新规定,100Wh 以下的充电宝可以直接带上飞机,不用提前申请,市面上大多数充电宝都在这个范围内。
要是你需要电量大一点的充电宝,100 - 160Wh 的也能带上飞机,但要提前打电话给航空公司申请,而且一个人最多只能带两块。超过 160Wh 的充电宝,比如那些户外用的超大号电源,就不能带上飞机了。这里要注意,是看单个充电宝的容量,不是把几个充电宝的电量加起来算,只要每个都符合标准,数量也没超就行。
充电宝的 “身份证”:这些标识很重要
从 2025 年 6 月 28 日开始,坐飞机带充电宝多了个新要求:必须要有 3C 认证标识。这个标识就像充电宝的身份证,有它就说明这个充电宝通过了安全检测,可以放心使用。没有 3C 标识、标识不清楚,或者是被召回的充电宝,都不能带上飞机。像安克、罗马仕这些品牌,有些型号被召回了,大家得留意别带错。
除了 3C 标识,充电宝上还得清楚写明容量和电压。要是没直接写 “瓦时”,就得能通过电压和容量算出来。那种啥标识都没有的 “三无” 充电宝,根本不知道安不安全,肯定不能带上飞机。还有,如果充电宝鼓包、漏液,哪怕容量符合规定,也绝对不能带,因为这说明它已经坏了,很容易出危险。
如果是坐国际航班,虽然不强制要 3C 标识,但得符合其他国际认证要求,比如 CE、UL 认证。大家出发前最好查一下目的地国家的规定,避免到时候出问题。
带上飞机后咋用:这些规矩要记牢
充电宝只能随身带上飞机,绝对不能托运!这是因为飞机货舱里温度、压力变化大,充电宝在里面容易短路起火,而且出了事很难及时处理。随身带着的话,万一有问题,空姐、空少能马上处理。像南航还要求,充电宝要单独放在盒子里,或者用胶带把金属接口贴起来,免得和钥匙、硬币碰到一起短路。
上了飞机也不能随便用充电宝。从登机到下飞机,充电宝都得关机,不能给手机充电,也不能自己充电。要是不小心把充电宝掉在座位缝里了,千万别自己动手掏,赶紧叫空姐帮忙,不然硬掏可能把充电宝挤坏,引发火灾。别小看这些细节,都是用经验教训换来的安全守则。
违反规定带充电宝,后果很严重。之前有个旅客,因为充电宝不让带上飞机,一生气直接摔在地上,结果充电宝起火了,最后被拘留了 5 天。南航规定,在飞机上违规用充电宝,会被当成扰乱秩序处理,造成损失的还要赔偿。所以大家一定要遵守规定,别心存侥幸。
遇到问题咋办:机场有这些贴心服务
就算不小心带了不合规的充电宝,也不用着急。现在很多机场都有便民服务,比如深圳机场可以免费帮你保管 7 天,大部分机场还设置了丢弃点,不用纠结东西该咋处理。而且机场里到处都有充电插座和共享充电宝,忘带充电宝或者没电了也不用担心。
要是你带的是相机、笔记本电脑的备用电池,只要符合容量要求、标识清楚,也能带上飞机。锂含量不超过 2g 的锂金属电池,不用特别申请。如果是锂电池驱动的电动轮椅,属于特殊医疗设备,虽然不受普通充电宝的容量限制,但要提前和航空公司说一声。
最后教大家个小窍门,过安检前自己检查一下充电宝:看看有没有清晰的 3C 标识,算算容量超没超标,再检查外观有没有鼓包、破损。要是不确定能不能带,提前打电话问航空公司,或者上官网查一查,这样就不用担心在安检口手忙脚乱了。
这些航空充电宝的规定,看着好像很麻烦,但其实都是为了保护我们的安全。遵守这些规定,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飞机上所有人负责。只要按要求带充电宝,就能安心享受旅途,不用担心电量不够用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