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修了28年战机,从没出过差错,却因1张文凭卡住了提干的路。
那天,我心灰意冷,递了退伍申请,想告别这些钢铁战鹰。
可没想到,申请刚交上去,空军装备部连夜派人找上门。
“林峰,你的技术改进了新型战机,全国都在用!”他们的话让我愣住。
从机库到装备部,我以为只是换个地方干活。
谁知,他们让我当首席顾问,参与绝密项目“雷霆”。
我握着厚厚的笔记,满是震惊:“这都是我的?”
李部长拍着我的肩:“你的经验,值千金!”
可他最后一句,却让我心跳加速:“林峰,还有个更大的秘密……”
01
夜色深沉,机库的灯光洒在银灰色机身上,泛着冷冽的光泽。
林峰蹲在发动机舱前,汗珠从额头滑落,滴在地面上,映着灯光像星光闪烁。
他的双手在复杂的管路间灵活穿梭,每一个动作都精准无误,像在与战机对话。
“林师傅,又加班啊?”年轻技师周然走过来,语气里满是敬佩,带着点好奇。
林峰头也不抬,继续调整发动机参数:“这台发动机有点异响,不查清楚我睡不着。”
周然瞥了眼手表,已是晚上十一点,心想这老兵的敬业真是让人佩服。
“林师傅,您技术这么厉害,怎么还没提干?”周然忍不住问,声音透着不解。
林峰的手微微一顿,嘴角露出一抹苦笑,摇了摇头,继续埋头工作。
就在今天下午,他接到提干委员会的通知:因学历不符合要求,申请被驳回。
二十八年,从一个二十岁的热血青年,到如今满脸风霜的老技师,林峰把青春献给了战机。
他记得第一次摸到歼-7时的激动,手指抚过机身时心跳加速的感觉。
也记得第一次独立完成大修,战机顺利起飞时的成就感,仿佛自己也飞上了天。
“周然,你知道这涡轮叶片的设计有什么讲究吗?”林峰指着发动机内部的精密部件问道。
周然凑近看了看,挠挠头:“书上没细讲,感觉挺复杂的。”
“书本教的是基础,技术得在实战中磨。”林峰耐心讲解叶片角度的重要性。
“偏差0.05度,发动机性能就会下降,甚至影响飞行安全。”他补充,眼中满是对技术的热爱。
周然认真听,边记笔记,像是课堂上的好学生。
这个刚从航空大学毕业的小伙子,理论扎实,但在实际操作上远不如林峰。
“林师傅,您的技术这么牛,为什么不去考个学历?”周然天真地问,眼睛亮亮的。
林峰停下手里的活,看了看他,叹气道:“五十岁了,还让我跟你们这些小年轻去考试?”
他不是没想过自考,但白天修战机,晚上常值班,哪有时间啃书本?
“再说,考了又能怎么样?”林峰笑笑,“年纪大了,精力跟不上。”
周然想安慰,却不知说什么,气氛一时间有些沉重。
他来部队才四个月,因本科文凭被重点培养,而林峰却因学历受限。
“别想这些,干好活最重要。”林峰拍拍周然的肩,重新投入工作。
但周然注意到,林峰的手指在工具上微微颤抖,像在压抑什么。
深夜一点,机库只剩林峰一人,他坐在工具箱上,凝视这架自己维护了四年的战机。
这架战机从交付那天起,大大小小的毛病都是他解决的。每一次异响,他都能精准判断;每一个故障代码,他都能迅速定位。
“老伙计,咱俩一起这么多年,怕是要分开了。”林峰对着空荡的机库低语。
他想起多年前一次紧急抢修,战机突发故障,他连夜修好,确保了演习顺利。
那次上级给了他奖状,战友们都为他鼓掌,那一刻的骄傲至今难忘。
“也许,该换个地方了。”林峰低头看着布满老茧的双手,语气里带着不舍。
02
第二天清晨,林峰回到家,妻子赵晴已准备好早餐,桌上热气腾腾的包子和粥。
二十多年的军嫂生活,让赵晴练就了察言观色的本事,一看丈夫就知道有事。
“老林,怎么了?脸色这么差?”赵晴放下筷子,关切地问。
林峰把提干失败的事说了,语气平静,眼底的失落却藏不住。
赵晴沉默片刻,轻轻叹气:“老林,你不是说只要为国家出力就知足吗?”
“我的技术比那些刚毕业的小年轻强,可为什么还上不去?”林峰的声音有些激动。
他修了二十八年战机,从没因失误让飞机出问题,这份自豪却被学历限制了。
赵晴走过来,拍着他的背:“我知道你心里不好受,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我不想再耗下去了。”林峰站起来,“我决定了,退伍!”
赵晴一愣,筷子掉在桌上:“你疯了?还有一年多就满三十年,能转业安置!”
“我不想再等了。”林峰语气坚定,“出去闯闯,总比在这耗着强。”
赵晴还想劝,看到丈夫眼中的坚决,知道多说无用。
她想起林峰为部队放弃夜校,独自撑起家庭的日子,心里酸楚。
“老林,孩子明年高考,咱还指着安置待遇呢。”赵晴低声说,眼中泛泪。
林峰沉默,摇了摇头:“我意已决,明天交退伍申请。”
当天下午,林峰来到连部,找到连长张强,递上退伍申请书。
“老林,你这是干什么?”张强看着申请书,惊讶得站了起来。
“报告连长,个人原因。”林峰站得笔直,回答简短。
张强知道提干的事,他理解林峰的失落,但部队不能失去这样的技术骨干。
“老林,不能因为一次没提上就放弃啊。”张强劝道,“你的技术,大家都服气。”
“连长,技术再好,没文凭也没用。”林峰看着张强,眼中带着无奈。
张强叹气,觉得制度确实严格,但他是连长,也没办法改变。
“老林,再想想,这事别急。”张强把申请书推回,语气恳切。
“不用想了,我决定了。”林峰说完,转身离开,背影透着决绝。
消息很快传遍部队,大家都觉得意外,有人支持,有人觉得他冲动。
03
“林师傅真要走?”周然听到消息,震惊得瞪大眼睛。
“是啊,申请都交了。”老技师孙磊摇摇头,“可惜了,这么好的技术。”
孙磊和林峰同年入伍,去年因大专学历提了干,现在是技师长。
“老孙,你去劝劝林师傅。”周然急切地说,“他走了,我们新人怎么办?”
孙磊苦笑:“你以为我没劝?老林那脾气,认定的事谁劝都没用。”
这几天,不少战友都劝过林峰,但他态度坚决,谁也动摇不了。
“我明白老林的心情。”孙磊叹气,“换成我,也会觉得失望。”
周然不解:“技术这么强,为什么非得卡学历?”
“现在讲究综合素质,学历是硬杠杠。”孙磊的话很现实。
那天晚上,林峰照旧在机库加班,把手头项目赶完,不想留麻烦。
“还在忙?”孙磊走进机库,拍了拍林峰的肩膀。
“孙技师长,这么晚还来?”林峰头也不抬,继续检查发动机。
“别叫技师长,叫老孙。”孙磊坐下,“老林,真要走?”
“嗯。”林峰回答干脆,手上的动作没停。
“就为提干的事?”孙磊指了指自己的技师长标志,语气复杂。
林峰停下活,看看老战友:“老孙,咱当年入伍为什么?”
“保家卫国呗。”孙磊答得爽快。
“对,保家卫国。”林峰眼中闪光,“可现在,学历卡着,干得再好有什么用?”
孙磊无言,明白林峰的无奈,但也知道现实难改变。
“老林,时代变了,咱得往前看。”孙磊试着开导。
“往前看?”林峰笑笑,“让我五十岁去考试?我看不下去了。”
“那你就这么走?舍得吗?”孙磊反问,声音里带着不舍。
林峰沉默,舍得?当然舍不得,但他还能怎么办?
孙磊带他去荣誉室,指着墙上林峰维修战机的照片:“你的功劳都在这呢。”
林峰看着照片,回忆起日夜奋战的日子,眼眶有些湿润。
“功劳再多,也换不来机会。”他低声说,语气满是无奈。
04
退伍申请交上去第三天,林峰接到团政委的电话,让他去机关。
“林峰同志,听说你要退伍?”政委开门见山,语气温和。
“是的,首长。”林峰站得笔直,回答简洁。
“原因呢?”政委推了推眼镜,眼神关切。
林峰犹豫:“个人原因。”
“提干的事吧?”政委直截了当,目光锁定林峰。
林峰点点头,没否认,眼神透着失望。
“林峰,我理解你。”政委站起身,走到他面前,“但制度有它的要求。”
“我明白,所以我选择离开。”林峰语气平静,像已想通。
政委叹气:“你的技术,全团都认可,技师岗位一样能干大事。”
“首长,您知道吗?”林峰抬头,“昨天有个大学生问我,F119发动机压气机为什么是三级设计。”
“我讲了原理和经验,他却说课本上不是这样。”林峰的声音带着无奈。
“他们信书本,不信实战。”他继续说,“我这没学历的,什么都白搭。”
政委听出林峰的失落,试着安慰:“这种情况会改善的。”
“等我退休吗?”林峰摇头,“首长,我五十岁了,等不起。”
政委知道劝不动,无奈同意了申请。
他提到曾推荐林峰为技术骨干,但因规定被驳回,语气遗憾。
回到机库,林峰整理工具和资料,二十八年的经验浓缩在一摞笔记本里。
“这些资料怎么办?”周然帮着整理,翻开笔记本,满页的案例让他震惊。
“留给你们。”林峰递给周然,“这是我的心血,希望有用。”
“林师傅,这可是宝贝!”周然捧着笔记本,“怎么能随便送?”
“带走没用,我不修飞机了。”林峰语气平淡,掩不住无奈。
这时,机库外传来车声,一辆军牌吉普车停下,几个军官走下来。
“谁是林峰同志?”为首的上校问道,声音洪亮。
“我是。”林峰疑惑,放下工具。
“我是空军装备部的李部长,有要紧事找你。”上校出示证件。
林峰心头一紧,猜不出装备部的来意。
05
“林峰同志,跟我们走一趟。”李部长语气客气,带着威严。
林峰看看周然,又看看手里的扳手,有些不知所措。
“别担心,不是坏事。”李部长笑了笑,缓解他的紧张。
车子开到招待所,停在一间会议室前,走进去后发现里面坐着几位高阶军官。
“林峰同志,请坐。”李部长指了指椅子,示意他放松。
林峰坐下,心里七上八下,不知道这些领导找他干什么。
“听说你要退伍?”李部长开门见山,目光锐利。
“是的,首长。”林峰如实回答。
“原因呢?”一位大校问道,语气关切。
林峰犹豫,实话实说:“学历不够,提不了干,觉得没发展空间。”
李部长点头:“你的情况我们了解了,挺可惜的。”
“不过,”他话锋一转,“你的技术在装备部有档案。”
林峰一愣:“什么档案?”
“你在歼-20维护上的改进,省了大笔成本。”上校说道。
“你的经验已编进技术手册,全国部队都在用。”他补充,语气肯定。
林峰疑惑:“我就是干了分内的事。”
“不,你做的远不止这些。”李部长抽出一份厚厚的材料。
“你提了412项建议,156项被采纳,全军推广。”李部长语气坚定。
林峰震惊,没想到自己的笔记会被这么重视。
“你的检测流程,把故障检出率提高了25%,在空军是顶尖的。”大校说。
李部长看着林峰:“你的技术,超很多专家。”
“像你这样的人才,我们不能让你走。”他的话掷地有声。
林峰脑子一片迷雾,不明白领导的意图。
“首长,您的意思是?”他小心问,声音颤抖。
李部长和其他军官对视,点了点头。
“我们想调你到装备部,当高级技师,负责新型战机的技术攻关。”李部长的话如惊雷。
林峰愣住,以为自己听错了:“首长,我没学历……”
“学历算什么?”李部长挥手,“你的经验就是最好的学历!”
06
“可制度规定……”林峰不敢相信,声音迟疑。
“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大校笑着说,“特殊人才有特殊政策。”
李部长拿出文件:“军委装备部批复,破格提你为高级技师,享正团级待遇。”
林峰盯着红章,感觉像做梦,几天前还因学历被拒,现在却要升正团级?
“首长,这是真的?”林峰声音哽咽,眼中满是不可置信。
“当然是真的。”李部长笑,“条件是你撤回退伍申请。”
“我……我愿意!”林峰激动得站起,“我这就去撤!”
“别急,坐下聊。”李部长示意他冷静。
林峰坐下,心跳如擂鼓,手都在抖。
“林峰同志,为什么我们这么看重你?”大校问道,语气温和。
林峰摇头,眼中满是疑惑。
“战机越来越先进,懂维护的人却少。”李部长解释。
“大学生理论强,实战经验差。”他继续说,带着感慨。
“你有二十八年的经验,书本教不了。”上校接话,语气肯定。
林峰明白了,他的价值被高层看重了。
“我们在组专家组,研究新型战机维护。”李部长说。
“希望你当技术顾问,带团队攻关。”他的话让林峰心动。
“顾问?我行吗?”林峰有些不自信。
“绝对行!”大校斩钉截铁,“你的经验最需要。”
李部长拿出材料:“这是你的412项建议和案例,我们要用这些写新规范。”
林峰翻看材料,看到自己的笔记被详细归档,震惊得说不出话。
“首长,这些都是小事。”林峰谦虚,声音带着不好意思。
“你太谦虚了。”李部长摇头,“创新往往在细节里。”
林峰想起多年前一位老技师因类似原因退伍,留下遗憾。
他曾发誓不走那条路,如今破格提拔让他看到希望,感慨万千。
他提出笔记数字化,供全国技师学习,李部长欣然同意,称是“技术传承的火种”。
会议室安静下来,李部长表情严肃,盯着林峰缓缓开口。
“林峰同志,其实我们找你,还有个更重要的原因。”他的语气透着神秘。
林峰心头一紧,感觉有什么大事要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