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黄金跌了不少,又勾起了一些回忆,想要聊一下黄金。

过于低估黄金,不对,但过于高估黄金,也不对。
现在市场上,有一些人,又开始大儒辩经,1万美元的呐喊声音也开始有了。似乎一瞬间,各个都成了黄金专家。
其中,有一个经常被人用到的数据,用来说明黄金未来的涨幅。
✓第一轮黄金牛市,是1970-1980,持续了近10年,上涨23倍。
✓第二轮黄金牛市,是2001-2011,也持续了近10年,上涨6.5倍。

如今,这一轮牛市,看起来似乎没涨多少,似乎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然而,很多人才刚刚关注黄金,并不知道这一轮牛市已经走了很远了。这一轮行情的最低点是2015年12月的1046美元/盎司,持续了近10年,涨幅3.19倍。

如果非得看加速起点,那就是2018年9月,最低点是1160美元/盎司,持续7年,涨幅2.77倍。
看起来,这一轮牛市从涨幅来看,似乎还远远不够,如果按照第二轮涨幅的6.5倍算,可不就得1万美元?但,投资绝不是简单的重复。
1,黄金牛市牛市的蓄力
前几天,我写了一篇有关黄金未来的定价的文章。里面提了一个观点:以4300美元的价格买入黄金意味着,2024-2034年,市场每年以平均6.3%以上的通胀率运行,才有利可图。《写在43000$:黄金该如何定价?》
有一个人,提了一个意见:
“你的定价犯了一个前提错误,就是你假定2000美金的起始价格定价是公允的。有没有可能,黄金之前被美债压制得太厉害,这么多年的法币累积通胀并未被合理定价?”
而且,他的意见还有不少人点赞,想必也有不少人是这么想的。
我的回复是:
“正是因为考虑到这一点,才从2000美元的价位开始计算,而不是从本轮牛市起点1000多美元开始计算。1000-2000美元的翻倍上涨,足以定价过去几年被美债压制的涨幅。”
不过,他的思路的确是对的,黄金的现价不仅包括对未来贬值的定价,也会包括对过去贬值的定价。
反过来想,也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个定价的思路,牛市之前积累的时间,也就意味着黄金牛市的潜在空间越大。
举一个例子,很多人都知道黄金在70-80年代,从35美元上涨到850美元,涨幅高达23倍,远超同期商品的涨幅。
但实际上, 早在1934年1月,美国就通过《黄金储备法》将黄金官价定为35美元/盎司。直到1971年8月15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关闭“黄金窗口”,美元的官方定价还是35美元/盎司。
也就是说,在70年代这轮通胀之前,金价被活生生压制了37年时间。
第二轮牛市在上涨之前,也被压制了很多年。1980年黄金见顶以后,直到2000年底,才从250美元左右的位置开始爬升。
换句话说,第二轮黄金涨价之前,也被活生生压制了21年。
而我们这一轮牛市,如果从2015年算起,中间不过4/5年光景,如果从18年算起,也不过7年光景而已,蓄力时间相比较前两轮牛市,差远了。至少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一轮黄金牛市的涨幅恐怕也没想象中那么高。
2,历史的复盘
投资绝不是简单的重复,我们不能刻舟求剑,要回归市场价值的核心供求原理来思考这个问题。
前两轮牛市,除了有长时间的蓄力之外,还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我们都知道,经济发展越快,对黄金的需求越高,一方面是交易需求上升,另一方面是因为生产剩余增加,储存需求上升。
第一轮黄金牛市,1960-1980年,正是全球经济发展最为蓬勃的阶段,全球经济增长率在5%左右,(如今在3.4%左右)。1970-1980年,全球贸易以平均每年20%以上的速度增长。
如果再考虑到70年代,能源危机引发的大滞胀对名义增长率的影响,实际名义增长率更惊人。
1971年之前,黄金不足,大家主要选择储存美元,后来发现美国人偷偷印美元,法国戴高乐总统甚至把军舰派到美国去兑换黄金,大量的资金,开始从美元转向黄金,需求迅速飙。
再加上,当时正处于美苏争霸的激烈时期,苏联凭借着高油价带来的丰厚收益,一时处于上风。再加上美国发动了越南战争,为了弥补军费,使劲印钞。
第二轮牛市,也伴随着超高的经济增长,2001年以后,中国加入WTO,全球经济大爆发,再加上正处于互联网革命的爆发期。
比如,从2002年到2011年,中国进出口贸易额从6207.7亿美元增至36418.6亿美元,年均增长21.7%,较同期全球贸易额年均约10%的增速高出1倍多。2003-2011年平均实际增速高达10.7%,如果考虑到通货膨胀,那就更夸张了。
更重要的是,为了应对次贷危机,美联储首次使用了QE,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从2008年初的约0.9万亿美元激增至2011年底的约2.92万亿美元,四年间规模扩张了超过2倍。美国带头,全球集体印钞。
正因如此,2008-2011年顶部,黄金从700多增长到1900美元。
黄金说到底还是储存财富的商品,这两轮牛市共同的特征,都是踩到了需求的爆发。其一,经济的蓬勃发展,带动了黄金的实体需求。其二,危机让黄金的替代品美元,大幅扩张,价值大幅贬值,美元信用受到质疑,把储存需求从美元赶到了黄金。
3,如今的黄金牛市有何不同?
如今的黄金牛市,并没有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但在另一方面,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2020年疫情期间,美联储也搞了一轮印钞,虽然后来缩表加息,但赤字并没有减少。不减少赤字,就意味着她迟早还得再来一次。
另外,现在这一轮赤字的原因,与第一轮有一点相似的地方,第一轮黄金牛市是美苏争霸时期,这种强强对垒,迫使美国加杠杆进行对抗,这才是美国印钞背后的逻辑,说到底还是因为缺钱才印钱。
现在是中美之争,中国拥有庞大的规模优势与人力优势,被称为行业百草枯/制造业百草枯,进入一个行业,就把产品打成白菜价。从经济学原理上也说得通,因为中国人口多,规模优势导致要素成本低,这不是倾销,这是我们自己的优势。
相信美国很多有识之士,都已经看到了这一点。有些人可能认为中国和平崛起,美国不应该干扰,也不应该害怕。但,说实话,站在美国人的角度,我才不管你怎么想,真的也好假的也罢,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具备了挑战他的能力。
这个理由就够了,就算现在中国真的很和平,难保未来不会变,不要把希望寄托在他人的仁慈期望中,这是所有国家都应该遵循的法则。美国,也不例外,从这个角度说,这的确涉及到美国的国家安全。
特别是当技术停滞的时候,一个国家的增长可能就是另一个国家的损失。所以,美国不能坐以待毙,总得有点动作。站在美国人的角度,这一切都很合理。
2016年以来,美国不断增加自己的债务,来支撑这项计划。与此同时,中国也在不断在制造业发起进攻,试图进入高利润行业,美国的贸易逆差和财政赤字越来越高。债务风险上升,美元就会贬值,资金就会寻找替代品黄金。
另外,很多国家不知道中美最后谁能胜利,如果美国败了,自己持有的美元,岂不是大幅贬值?因此,出于风险分散的考虑,其他国家也会选择黄金,部分选择人民币资产作为风险分散的选择。
作为对手,中国每年获取超过500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这些钱如果去买美债,岂不是“资敌”?因而,也会大规模储存黄金,作为替代。多方共同作用之下,黄金就牛了。
所以,这一轮黄金牛市的根源在于全球国际政治格局变迁带来的法定货币信用受损,引发的黄金替代潮。
但,相比于前两轮牛市,这一轮牛市没有因为经济增长而带来持续的通胀,一方面是因为科技的相对停滞,没有经济高潮;另一方面,这一轮是经济战,而不是热战,热战可以不惜代价,贸易战比较麻烦。
不过,从前两次看,黄金牛市总是伴随着商品牛市,而这一次显然有点不太一样,如今商品还在熊市,各国还在通缩。会不会后面补上来呢?我认为会的,而且在大宗商品没有真正大涨之前,黄金也不会见顶,至于能涨到多少,不好说了。
但,绝不应该复杂问题简单化,此一时彼一时。
在没有通胀之前,现在的价格已经不便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