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别以为年轻就没事!心脑血管病正找上 30-40 岁的你,这些习惯要改

28岁程序员小张连续加班一周后急性心梗,35岁宝妈小李长期熬夜带娃脑部小血管堵塞,这并非个例。数据显示,我国35 - 4

28岁程序员小张连续加班一周后急性心梗,35岁宝妈小李长期熬夜带娃脑部小血管堵塞,这并非个例。数据显示,我国35 - 44岁人群脑梗发病率每10年增长13.2%,近20%的心梗患者是40岁以下年轻人。很多年轻人认为心脑血管病是老人的事,却不知不良习惯正悄悄堵塞血管。今天聊聊年轻人得心脑血管病的原因及护血管方法。一、年轻人血管为何提前“老化”

西医认为,年轻人血管本应通畅,不良习惯使其提前“结垢”:熬夜使身体分泌应激激素,让血管收缩,血液流动变慢,易形成血栓;久坐使下肢血液淤积,形成下肢静脉血栓,可能引发心梗、脑梗;高油高糖高盐饮食使坏胆固醇升高,黏在血管壁形成斑块,很多30岁年轻人已有早期斑块。

中医则觉得年轻人多“气滞血瘀”:工作压力大、爱生气导致肝气郁结,气血不畅;熬夜、吃生冷外卖损伤脾胃阳气,气血生成不足;不爱运动使气血停滞,形成瘀块,引发胸痛、头晕等。

二、别把不适当“累的”,可能是血管报警

年轻人常常将身体的不适感归咎于过度劳累,然而,他们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些看似普通的症状实际上可能是血管发出的求救信号。例如,在熬夜之后,如果出现心慌症状,且持续时间超过1小时,即使经过休息也无法得到缓解;长时间久坐后,一旦起身会感到腿部胀痛和麻木;进食过饱时,胸口会感到闷痛不适。此外,还有一些更为隐蔽的症状,如突然间眼前发黑、情绪激动时左肩膀或胳膊出现隐痛、长期持续的头晕等。这些症状虽然不易被察觉,但一旦出现,往往预示着血管健康存在问题。因此,年轻人应当对这些信号保持高度警惕,一旦发现应及时进行干预,以避免潜在的健康风险。

三、中西医配合的“护血管方案”

年轻人心脑血管问题大多可逆,中西医搭配效果好。

西医“止损策略”:改掉不良习惯,如23点前睡、每坐1小时活动5分钟;血脂高吃降脂药;轻度脑部缺血用改善循环的药。

中医“通淤调理”:针对 “血瘀” 问题,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具有活血化瘀、通脉舒络功效的中药成分药物如丹红注射液,辅助改善气血循环;尤其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病时,这类药物能更好地协同改善脑部微循环,还推荐喝疏肝通淤茶,用玫瑰花、山楂、陈皮泡水。

四、年轻人护血管做好4件事

睡够“血管修复时间”:23点前睡觉,熬夜后晚上提前1小时睡,让血管自我修复。

吃对“血管清道夫”:外卖选蒸、煮、拌的,多吃坚果、深色蔬菜、深海鱼,少喝奶茶可乐,多喝白开水或淡茶水。

动出“通畅气血”:做碎片化运动,如提前下车走路、午休快走、在家做高抬腿或开合跳。

别让压力“堵”住血管:每天花10分钟放空,生气时发泄,保持情绪稳定,让气血通畅。

年轻人的血管虽然有 “修复力强” 的优势,但也经不住长期糟蹋。记住:在医生指导下,可使用丹红注射液、灯盏花素注射液等药物进行辅助调理,而你每天的早睡、健康饮食、适量运动,才是保护血管的 “根本”。别等血管真的 “堵” 了才后悔,从现在开始,对自己的血管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