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筒草”与前边讲的“田紫草”“狼紫草”“附地菜”“鹤虱草”一样,也是“紫草科”“紫草甘科”中的不同族不同属的草本植物。
“紫筒草”俗称“白毛草”,概源于其幼苗植株顶端的新生组织披粗糙幼嫩伏毛,故名。在《中国高等植物图鉴》中的正式通用名称叫“紫筒草”。
图片01~02):野生的紫筒草


“紫筒草”常生于低山,丘陵,及平原地区的草地,路旁,田边等闲杂地,也是乡野农村常见的一种普通杂草。
但由于近年来的除草剂使用和农田改造,很多地方没有了“紫筒草”的踪影。
本期图文,我们就以“紫筒草”为话题,与各位亲们各位老师聊聊。希望你喜欢并积极参与互动评论,转发分享本期图文。
图片03~04):开紫花的紫筒草

紫筒草也是田间一种普通的杂草,如何精准识别:《中国植物志》第64卷第2部中载紫筒草:是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合瓣花亚纲管状花目紫草科紫草亚科紫草族紫筒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学名为:Stenosolenium saxatile)。也是农田中一种很常见且普通的杂草。
“紫筒草”在田间茎直立或斜升,株高约10-25厘米,植株上密生有开展的长硬毛和短伏毛,呈灰绿色或暗褐色。
图片05~06):路边上的紫筒草


“紫筒草”的地下根呈圆柱状,细长,淡紫色或者紫红色。
“紫筒草”基生叶和下部叶匙状线形或倒披针状线形,近花序的叶披针状线形,长1.5-4.5厘米,宽3-8毫米,两面都着生有密密的硬毛,叶片先端钝或微钝,没有叶柄。
“紫筒草”的花序顶生,逐渐延长,密生有硬糙毛;苞片叶状,披针形长约1㎝。
图片07~08):外观颜值靓丽的紫筒草


“紫筒草”的花具长约1毫米的短花梗,花萼长约7毫米,密生长硬毛,裂片钻形,果期直立,基部包围果实。
“紫筒草”的花冠有蓝紫色、紫色或白色等不同颜色。淡紫发白的小花上,每个花萼瓣下部都有一点“深紫色”点缀,像涂了胭脂那么可爱。这就是它的独特魅力之处。
“紫筒草”的花冠长1-1.4厘米,外面有稀疏短伏毛,花冠筒细,明显较檐部长,通常稍弧曲,檐部直径5-7毫米,裂片开展。
图片09~10):可观可赏的紫筒花


“紫筒草”的果实为小坚果(与其他紫草科杂草一样的共性),斜卵形或三角状卵形,短柄长约0.5毫米,着生面居短柄的底面,表面密布疣状突起,常4个着生在一起。
《农田杂草识别与防治原色图鉴》中载“紫筒草”:生于平原丘陵,低山荒地,路旁田间,多见于砂质地,极耐旱。部分农田,果园,及苗圃常见,但数量不多,危害不重。
图片11~12):紫筒草的根(入药部位)

“紫筒草”株型低矮,花色靓丽,是难得的典型的蓝色野生花卉,具有极高的园艺栽培价值:01)“紫筒草”人工种植的园艺欣赏价值:“紫筒草”株形优美,叶青翠秀雅,花色泽艳丽(蓝紫色、紫色或白色),气味清香,精小别致,适合作为园林地被植物人工种植或假山绿化地被装饰材料。
图片13~14):紫筒草全株形态

02)“紫筒草”用于生态修复的作用:紫筒草耐贫瘠、抗干旱适应性強大,覆盖地面能力强,可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可适用于荒地修复和生态脆弱区的植被重建。而且可以融合园艺栽培“多功能”发展。
03)“紫筒草”商业经济价值也是很高的:紫筒草全草及根可以入药,具有清热凉血、止血止咳的功效。随着医药市场的发展,对其需求也是在逐渐增长的,人工栽培“紫筒草”可满足药业市场需求,同时创造出更大价值的经济收益。
图片15~16):路边上的紫筒草

“紫筒草”是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合瓣花亚纲管状花目紫草科紫草族紫筒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中国植物志》《中国高等植物图鉴》中载紫筒草是紫草科紫筒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的根细呈锥形,根皮紫褐色,稍含紫红色物质(紫草科杂草的共性特征)。
“紫筒草”的地上茎通常数条,直立或斜升,不分枝或上部有少数分枝,全身密生开展的长硬毛和短伏毛。
图片17~18):人工种植出来的紫筒草


“紫筒草”的花果期在5-9月份,适应性强,多生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平原草地、路旁、田边及固定沙地、石质坡地。
紫筒草常分布于东北、华北至西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内蒙古、山西、陕西北部、宁夏、甘肃西北部及青海等地,朝鲜、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蒙古亦有“紫筒草”分布。
“紫筒草”以种子繁殖为主,种子细小,易随风传播,落地后遇适宜条件即可萌发成新株。
图片19~20):紫筒草花与坚果

“紫筒草”全草及根可以入药,具有“清热凉血,止血,止咳”的功效:《鄂尔多斯植物志》中载“紫筒草”:全草或根入中药,根亦入蒙药。味苦、辛,性凉,归肝经。全草入药祛风除湿,主治风湿关节痛。根入药,有清热凉血,止血,止咳之效。主治麻疹透发不畅,吐血衄血,肺热咳嗽。入蒙药具有清热,止血,止咳功能,主治肺热咳嗽,肾热,血热,吐血。
图片21~22):紫筒草上的粗糙伏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