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岁女童两天走 10 公里?
辽宁建平这场牵动万人的救援,从找到孩子的那一刻起,新的疑问就萦绕在所有人心头
丁一怎么会出现在离走失点 10 公里外的深山沟里?

时间回到 10 月 15 日下午 1 点 20 分,建平县黑水镇大营子村的一片玉米地里,62 岁的爷爷正弯着腰收玉米,58 岁的奶奶把熟睡的丁一抱进停在田埂边的面包车里,
担心孩子闷坏,还特意将右侧后车窗往下摇出两指宽的缝隙。
又检查了一遍车门没锁(老人怕钥匙丢,习惯不锁车),才拿着编织袋去地里干活。
可 23 分钟后,奶奶抱着半袋玉米回来,刚走到车旁就慌了,

后车窗被摇到了底,原本躺在后座的丁一没了踪影。
奶奶疯了似的在田埂边喊孩子名字,爷爷扔下镰刀跑过来,两人围着面包车转了好几圈,车底、附近的草垛都找遍了,连孩子的哭声都没听到。
下午 2 点 16 分,爷爷哆哆嗦嗦拨通了报警电话,远在贵州贵阳工地打工的丁父丁母,接到电话时正在吃晚饭,放下碗筷就往火车站赶,1200 多公里的路程,夫妻俩一路哭着没合眼。

更让人费解的是孩子怎么 “离开” 面包车的。
据救援队员后来勘察,那辆老旧的面包车车窗是手摇升降式,两指宽的缝隙,对身高刚过 1 米的丁一来说,刚好能伸进小胳膊。
队员推测,孩子可能睡醒后见没人,伸手去够车窗把手,试着往下掰时,原本就有些松动的车窗被慢慢摇了下来,丁一好奇地爬出车窗外,脚一滑顺着田埂的斜坡滚到了下方的小路上。

而那条小路刚好通向深山,路边的小野花、飞过的蝴蝶,或许吸引着孩子一步步往前走,她并不知道,这条路会越走越偏,离家人越来越远。
报警后,搜救队最初把重点放在以面包车为中心的 5 公里范围,
可连续 18 小时排查,无人机热成像仪扫过无数片草丛,搜救犬也没嗅到孩子的气味。

直到 10 月 16 日深夜,有村民反映,曾在村外 8 公里的山路口见过一个穿红衣服的小孩,搜救范围才紧急扩大到 10 公里。
10 月 17 日早上 8 点 40 分,无人机操作手突然在山沟里的一处山洞内,发现了那抹显眼的红色身影
丁一蜷在山洞角落,怀里抱着块从路边捡来的小石头。

队员爬下 3 米多深的山沟,孩子听到动静抬起头,小声问 “能带我找奶奶吗”,声音虽弱却清晰。
医生检查后说,丁一体力消耗极大,脚上有好几处被石头磨破的伤口,但没有被人拖拽的痕迹。

公安部儿童安全专家分析,4 岁孩子正常步行速度约每小时 1 公里,且会频繁停留、绕路,10 公里路程大概率是顺着熟悉的草木、水源慢慢挪动,中途躲进山洞避寒,才撑过了两个低温夜晚。

可即便如此,一个这么小的孩子,能在陌生深山里走这么远,还是让不少人觉得不可思议。
这场救援让我们庆幸孩子平安,却也留下了待解的疑问:
丁一独自走过的 10 公里山路里,到底还发生了什么?

如果当时爷爷奶奶多留个心眼,锁好车窗、把孩子带在身边,这揪心的 44 小时或许就能避免。
你们觉得,4 岁孩子能自己走到 10 公里外的山沟吗?
参考文献
1. 津云
2. 齐鲁晚报·果然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