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缅甸、汤加、日本……地球已进入地震活跃期?

12025年3月末,短短几天时间内,缅甸中部发生7.9级地震,汤加群岛发生7.3级地震,引发全球关注。素来地震频发的日本

1

2025年3月末,短短几天时间内,缅甸中部发生7.9级地震,汤加群岛发生7.3级地震,引发全球关注。素来地震频发的日本也在当时“凑热闹”,不仅北海道近海出现4.5级地震,还曝出一些研究机构的骇人预测,即不久后可能发生百年一遇的强震。

一时间,“地球已被激活”、“地球进入地震活跃期”的猜想广泛传播,令人心生畏惧。那么,这种观点究竟是否可信?

漫长的地质历史中,地震活跃期(active seismic period)的概念确实存在,指地震活动较为频繁和强烈的时期,与之相对的是地震平静期(quiet seismic period)。

也就是说,从科学角度讲,地震的确有周期性。在强烈的地震活动后,往往经过一段平静时期,才会再度活跃起来。

究其根本,在于地震活动的机理,地震是地球内部应力的释放,释放后需要时间重新积累能量,才能够再一次让岩体发生灾难性的扭曲或破裂。这种周期,有地区性的,也有全球性的。

▲缅甸地震受灾现场

2

那么,一连串的大地震到底是否预示着地球已进入地震活跃期?一切还需数据佐证。

统计显示,2025年1—3月,全球6级以上地震17次,较2024年同期减少5次,在短期内甚至呈现下降趋势。

长期来看,这一数据也没有超出百年数据的标准差范围,特别是相较20世纪波动并不明显。1952年俄罗斯勘察加的9.0级地震,1960年智利的9.5级地震,1964年美国阿拉斯加的9.2级地震,震级和密集程度都远超近年。

所以,自人类开始科学而系统的地震研究以来,尚没有充分的数据证明地球迎来了地震活跃期。

至于产生地震活跃的错觉,或许与如今信息传播加速、经济损失加大有关。信息化、数字化的监测方式,加之智能手机和网络媒体的普及,会使得一场来自遥远异国的地震变得人尽皆知,甚至处于深海的地震都为人们所发现。部分震区人口稠密,人员伤亡、建筑损毁等问题势必超越贫苦落后的年代。

▲汤加地震受灾现场

3

除却历史数据,我们还可以对比几场地震的成因,看看背后的联系。

据研究,缅甸地震来自其境内的实皆断裂带,这条断裂带从缅甸北部延伸至马达班湾,全长约1200公里,基本处在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上,如进一步描述细节,属印度板块和巽他板块之间的大陆右旋走滑断裂,将安达曼海的离散型板块边界与喜马拉雅逆冲前缘大陆碰撞带连接起来,是缅甸及其周边活动性最强、规模最大的孕震断层,每年都要滑动几厘米。

不过,东南亚地区的板块构造比较复杂,看似距离太平洋不远,但实皆断裂带与大名鼎鼎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关系不大。随后发生的汤加地震,便处在后者的地盘上。所以,两次地震没有直接关联。

汤加地震其实也不稀奇,因为汤加群岛的形成就有赖于火山和地震活动。汤加群岛和汤加海沟正对应典型的海洋俯冲带,在这里,太平洋板块以每年9厘米的速度俯冲至澳大利亚板块之下,每年6级以上地震多达12—14次。有些地震震级颇大,但多发生在深海,除了偶有海啸威胁,相比在缅甸造成巨大破坏的浅源地震,人们平日里对汤加地质活动的关注度并不高。

日本倒是与汤加十分相似。同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的日本,面积和人口远超汤加,所以灾害风险更高,但日本人数千年来与地震朝夕相处,民居、生活方式、应急管理都与多震多灾的环境相匹配,破坏力不再显著。

如果说有人预测日本要发生地震,可以称得上是稀松平常的研究。北海道4.5级的地震发生在太平洋板块与北美板块交界处,震源深度60公里,属于中源地震,这样的地震每年平均有200次,甚至不及触发海啸警报。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4

纵向对比,横向研究,都很难说明地球进入地震活跃期,未来趋势又如何?

既然地震活跃期事实存在,那么终有一天会来临,只是地质历史演进的周期长达千百万年,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数据都显得苍白无力,判定活跃与平静尚需长期观测。为了最大程度抵御灾害风险,地震学界主要聚焦近期地震风险的分析和预判。

比如,主震可能诱发余震,缅甸实皆地震带应力转移或将持续一段时日,6.5级以上强余震的概率很高。与缅甸山河相接的中国境内横断山区则应加强监测,预防青藏高原东缘横断山脉断裂带、红河断裂带和澜沧江断裂带的联动效应。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则地震频仍,小震之间往往存在大震,围绕概率开展研究是常用方法。以汤加为代表的太平洋岛国一带,始终隐匿着海洋板块间积蓄的巨大能量,近年发生8级以上地震的概率在增加,日本则更是如此,本身即存在9级以上地震的长期风险。

从另一种角度看,地震也是地球活力的表现,无论缅甸、汤加,还是日本和其他国家,巨震只是这颗星球久远历程中的一次搏动。与其为地震活跃担惊受怕,不如采取更加有效的行动,提升抗灾能力、完善预警体系、促进国际数据共享,正如日本地震学家远田晋次所言:“地震不会杀人,不合格的建筑和滞后的应急响应才会。”

(文内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