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0月10日,科技媒体Appleinsider的一则报道揭开了AI行业版权争议的新篇章。纽约州立大学健康科学大学的两位学术作者苏珊娜・马丁内斯-康德与斯蒂芬・麦克尼克,正式对苹果公司发起集体诉讼,指控其旗舰AI系统"苹果智能"(Apple Intelligence)在训练过程中非法使用了包含他们盗版作品的"Books3"数据库。
这场诉讼不仅将苹果推向舆论风口,更再次暴露了全球科技巨头在AI训练数据版权合规上的共性难题,一场围绕"数据合法性"的行业博弈正愈演愈烈。
该案的争议焦点集中在苹果AI训练数据的来源合法性上。原告在诉讼中明确指出,苹果未经授权便利用包含其两部著作《幻觉冠军》(Champions of Illusion)与《思维的诡计》(Sleights of Mind)盗版内容的"Books3"数据库,对"苹果智能"系统进行训练,此举已构成对著作权的严重侵犯。
而支撑这一指控的核心证据链,指向了苹果此前公开的语言模型训练信息。诉讼文件显示,苹果公司在2024年4月承认其在开发OpenELM语言模型时使用了名为"The Pile"的大型数据集,而"The Pile"恰好在当时收录了"Books3"数据库的全部内容。
作为业内知名的"影子图书馆","Books3"曾整合了超过18万本图书的全文资源,一份公开的数据库清单证实,原告的两部学术著作均在其中。尽管"Books3"因持续的版权争议已于2023年10月被强制移除,但原告强调,苹果在数据库存续期间已完成对涉案作品的复制与训练,侵权行为已然成立。
从法律层面看,该案面临双重挑战。一方面,苹果从未公开"苹果智能"训练所用数据的完整文档列表,原告需举证证明苹果确实将涉案书籍用于该系统的训练过程,这一取证过程存在显著难度;另一方面,美国司法系统在AI版权案件中尚未形成统一标准,此前Midjourney等案例的判决倾向于认为,要求AI开发者对海量训练数据进行逐一授权在实操中不具备可行性,这为苹果的辩护提供了参考空间。
科技巨头陷入AI版权纠纷"重灾区"
苹果并非首个因AI训练数据版权问题陷入诉讼的科技巨头。事实上,自生成式AI爆发以来,谷歌、Meta、OpenAI等行业头部企业均已深陷类似纠纷,形成了几大典型争议场景。
场景一:学术与出版内容侵权争议
2023年,美国作家协会联合数千名作者致信谷歌、Meta等公司,指控其未经许可使用文学作品训练AI模型。其中,知名作家尼尔・盖曼与约翰・格里沙姆更是直接参与诉讼,要求Meta赔偿因使用其作品训练LLaMA模型造成的损失。
无独有偶,2024年初,全球最大学术出版商爱思唯尔(Elsevier)对OpenAI提起诉讼,称其未经授权复制了数百万篇学术论文用于GPT系列模型训练,涉嫌侵犯版权及不正当竞争。
场景二:视觉内容的版权博弈
在视觉AI领域,版权纠纷同样激烈。2023年,包括 Getty Images 在内的多家图片机构对Stability AI发起诉讼,指控其使用数百万张受版权保护的图片训练Stable Diffusion模型,且生成的图像存在与原作高度相似的元素。
谷歌也因Imagen模型的训练数据问题遭遇艺术家集体诉讼,原告称谷歌未经许可使用其插画作品,导致AI生成图像对传统创作市场造成冲击。
场景三:"合理使用"的边界之争
Anthropic公司的案例为行业提供了复杂的司法参考。在2024年的一场版权诉讼中,法院虽认定Anthropic使用书籍训练Claude模型的行为符合"合理使用"原则,但同时指出其将侵权书籍长期存储于中央服务器的行为构成违法。这一判决首次在"使用"与"存储"层面做出区分,为后续案件的法律论证提供了新的切入点。
类似地,微软在2025年因Copilot模型使用新闻内容训练,被多家媒体集团起诉,核心争议点也集中在"合理使用"的界定与商业利益分配上。
AI数据合规的探索破局
面对持续升级的版权诉讼,科技巨头们开始探索数据合规的解决方案。一方面,部分企业选择与内容方达成合作协议,比如谷歌于2024年与新闻集团签署为期三年的合作协议,获得其新闻内容的AI训练授权;Meta则与多家出版社建立"数据授权联盟",通过付费方式获取合法的图书资源。
另一方面,行业内兴起"合规数据集"的开发热潮,例如亚马逊推出的"Clean Crawl"数据集,仅收录明确授权的公开内容;谷歌则研发了"版权过滤引擎",在训练前对数据进行版权风险筛查。
从法律框架来看,各国也在加速AI版权规则的制定。欧盟《人工智能法案》明确要求AI开发者披露训练数据的来源,并确保数据获取的合法性;美国版权局则在2025年发布《AI生成内容版权指南》,试图厘清AI训练与版权保护的边界。这些举措虽为行业提供了方向,但在实操层面,如何平衡创新效率与版权保护,仍是科技巨头们需要长期面对的课题。
回到苹果的这场诉讼,其结果不仅将影响涉案双方的权益,更可能成为AI行业版权认定的关键判例。当AI技术的发展越来越依赖海量数据的支撑,"数据合法"已不再是可选项,而是决定企业能否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这场关乎创新边界与版权保护的博弈中,科技巨头们需要拿出更具建设性的解决方案,而非被动应对诉讼。毕竟,真正的AI革命,应当建立在尊重知识产权的基础之上。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