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印度人坚信即将崛起,中国人却焦虑内卷,谁更清醒?

国外论坛上有个帖子火了,一个德国网友百思不得其解地问:“为什么我遇到的中国人都说自己国家还很落后,而我认识的印度朋友都坚

国外论坛上有个帖子火了,一个德国网友百思不得其解地问:“为什么我遇到的中国人都说自己国家还很落后,而我认识的印度朋友都坚信他们马上就是超级大国?这简直是两个极端!”这个问题瞬间引爆了全球网友的讨论区,画风异常精彩。

一位常驻上海的美国博主率先发言:“2024年我还在中国,这里的基建说第二,没人敢认第一。超过4.5万公里的高铁网,这一规模,比全世界其他地方加起来的总和还要多。出门一个手机便能够将所有的事情全部搞定,凌晨三点的时候,依然还能在那街道之上安安稳稳地享受着烧烤。你要告诉我这是‘不发达’,那我们国家算什么?石器时代吗,”

他的话引来一片点赞,不少老外跟帖说:“同意,在中国的大城市,我感觉自己才是从村里来的”

不过中国网友的回应,往往一句话就让话题戛然而止:“别光盯着总量看,来来来咱们一起聊聊‘人均这个话题。”一位网友算了一笔账:“最新的数据,我们人均GDP刚过1.2万美元,而漂亮国超过6到7万。任何厉害的数字,除以14亿,都得低头,我们享受到的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平均到每个人头上还有多少?内卷的压力,经历过的人都懂。”

这种深入骨髓的“人均”思维就像一个魔咒一样,让许多人,即使身处繁华之地,也带着极为强烈的危机感。

评论区里的印度网友则完全是另一种画风,自信心爆棚。

“我们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主要经济体,拥有最年轻的,人口结构!我们的时代已经到来,”一位孟买的工程师评论道,他们更愿意聚焦于,国家的巨大潜力,和光明未来,对于现实的挑战,则抱持着,一种革命乐观主义。

一位东南亚网友的评论或许更为中立:“中国的一线城市,是未来;但广大的内陆,是现实。印度有无限的潜力,不过也有着巨大的基建鸿沟。也许他们说的都对,只是看的角度不同罢了。”

说到底这背后其实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国民心态。

一种是源于近代史的深刻记忆和“居安思危”的文化传统,时刻担心“落后就要挨打”,所以永远盯着自己的不足。

另一种则是植根于悠久文明的自豪感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相信凭借自身体量和潜力终将登顶。

这无关对错,只是一种深刻地,反映了各自的历史、现状与期望的集体心理。

所以你觉得这种“自我矮化”是过度谦虚,还是一种战略清醒呢?

本文内容超过90%由作者原创,其余部分通过AI辅助查询收集和验证信息来源,所有内容均经过严格审核与复核。文章旨在传递正能量,杜绝低俗与不良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