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北国寒潮来袭,能源人筑起"温暖防线"

当十月的寒潮席卷东北大地,吉林油田的工人们正在零下十几度的严寒中加紧作业。作为中国石油在东北地区的重要天然气生产基地,这

当十月的寒潮席卷东北大地,吉林油田的工人们正在零下十几度的严寒中加紧作业。作为中国石油在东北地区的重要天然气生产基地,这里每年冬季的保供工作都关系到数百万家庭的温暖过冬。今年,吉林油田计划采气10.64亿立方米,比去年增加1.57亿立方米,最高日采气量预计突破820万立方米,这些数字背后是一整套科学严谨的保供体系在支撑。

01精准施策提升供气能力

面对日益增长的冬季用气需求,吉林油田采取双管齐下的策略。一方面深入挖掘长岭气田等老区潜力,通过"一井一策"的精细化管理措施,结合排水采气、增压开采等工艺,有效延缓老井产量递减。仅10月下旬,松南老气区就通过12井次的增产措施实现日增气量3.6万立方米。另一方面,加快新区产能建设步伐,在英深地区、德惠气田等重点区域加大勘探开发力度。通过优化钻井方案、加速新井投产节奏,确保新增产能及时并入管网。目前英深11井固井作业和英深319井压裂施工正在加快推进,预计11月上旬即可投产供气。

02全过程管控筑牢安全防线

安全生产是冬季保供的生命线。吉林油田从生产环节的各个细节入手,在用气高峰到来前完成了对所有集气站、长输管道及储气库采气设施的全面安全检查与维护保养。技术人员严格控制各气田脱碳、脱水装置的工艺参数,特别关注易冻部位,通过隐患排查和管控升级等措施,确保整个供气系统在极端严寒天气下仍能平稳运行。这种全过程、精细化的管理模式,使得供气系统即使在零下30度的低温环境下也能保持高效运转。与此同时,企业还建立了完善的应急响应机制,组建专业抢修队伍24小时待命,确保突发情况下能够快速反应。

03储气调峰增强应急保障

地下储气库在冬季保供中扮演着"调节器"的关键角色。吉林油田双坨子储气库通过技术创新和运行优化,全年已累计注入天然气超3亿立方米,较2024年同期提高近12%,为应对用气高峰储备了充足的"底气"。这座储气库的设计容量和采气能力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可以在严寒天气下快速提升供气量,有效缓解供需矛盾。除了加强自身储气能力建设,吉林油田还积极推动区域协同保供,与国家管网公司、下游用户建立高效联动机制,通过精准预测需求、科学制定供气计划,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04科技创新驱动可持续发展

在传统保供措施之外,吉林油田还注重通过科技创新提升保供能力。企业加大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应用,建立智慧生产管理平台,实现对气田生产全过程的实时监控和智能调控。在新井钻井过程中,采用先进的定向钻井和储层改造技术,大幅提升单井产量和采收率。这些技术创新不仅提高了当前冬季保供的能力,也为未来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推进,吉林油田还在积极探索天然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模式,推动传统油气生产向综合能源供应转型。

05守护万家温暖的使命担当

从气田勘探开发到管网输送,从储气调峰到终端供应,吉林油田构建了完整的冬季保供体系。每一立方米的天然气都凝聚着石油人的智慧和汗水,承载着保障民生的责任与担当。随着新一轮寒潮的到来,吉林油田已做好充分准备,将以可靠的能源供应守护东北地区的万家温暖。这份坚守不仅体现了能源企业的社会责任,更展现了我国能源安全保障体系的坚强韧性。在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这种传统能源与新兴技术相结合的保供模式,将为构建现代能源体系提供有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