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篮协出台了一份奇葩比赛规定,那就是正式比赛结束之后,两队还要留下非首发球员,再打一节附加赛,比赛模式为全场四对四,分上下半场,总共10分钟,不计入全场比赛成绩,总结起来有六点原因可以解释这波操作。

图片来源于网络
原因一:联赛缩短每节10分钟,和国际比赛接轨,增加比赛节奏和攻防强度,但每场比赛少了8分钟,替补球员的上场时间就减少了,不利于年轻球员的锻炼,就效仿新西兰联赛,搞出一个附加赛。

图片来源于网络
原因二:比赛时间缩短,球票和比赛赞助必然随着降价,肯定引起赞助商和俱乐部的不满,所以加一个附加赛,相当于赠送一个。

图片来源于网络
原因三:新领导的新操作。自从2021年开始,中国篮球进入低谷,姚主席也不得不退休,新任的篮协主席必须搞点“花样”,让上面领导觉得没闲着。
原因四:附加赛四对四,就是为了拉起比赛节奏,从杨瀚森在NBA的表现可以看出,他主要的短板在于体能,就是缺少比赛强度,所以附加赛让小伙子们把体能练起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
原因五:满足球迷的多样需求。之前的比赛,一起散场拥挤,路上堵车,增加一个附加赛相当于电影后面的“花絮”,有需求的不着急的可以留下来看会,相当于把密集的人群分流。

图片来源于网络
原因六:增加篮球文化氛围。增加一个附加赛可能是试水,以后不一定搞一个篮球嘉年华,第六节搞个教练三对三,第七节裁判一对一,在搞各种花样,从晚上7点达到11点,赛后各种热搜。

图片来源于网络
至于结果啥样,只能走一步看一步,这些年学欧美打法,但是身体天赋差距太大,也没学明白,或许这就是篮协的一波新尝试,但总觉得是鸡肋的感觉,不计入比赛成绩打什么?气的有些球迷想骂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