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坐拥10栋亿元豪宅,中国真正的百年隐富家族……

2025年上半年一个由加拿大航运公司发出的视频突然在社交网络引起关注视频内容显示搬家公司从上海打包了上百件古董家具运往温

2025年上半年

一个由加拿大航运公司发出的视频

突然在社交网络引起关注

视频内容显示

搬家公司从上海

打包了上百件古董家具运往温哥华

一栋占地达6000平的海边别墅

市价约1.5亿人民币

委托方正是中国工商界

最传奇的百年家族之一

荣氏家族

尽管荣家对此没有正面回应

但也让这个低调的政商第一家族

再次出现在大众视线内

说到荣氏家族

很多人第一反应是

“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

20世纪初,由荣宗敬、荣德生兄弟

创办的民族企业集团

以面粉和棉纺产业为主导

开展“实业救国”之路

不仅解决衣食等民生所需

还收购日本企业、设立交易所

夺回面粉和纱布期货价格主导权

一度被写进历史教科书中

实则,荣家的厉害远不止于此

历经一百多年屹立不倒

祖孙三代登上中国首富之位

改革开放后创办跨国企业,引入外资

为经济建设注入强大动力等等

“中国贵族,百年荣家”名不虚传

毛主席对荣家也有一句非常高的评价

“民族资本家的首户

中国在世界上真正称得上财团的

只有他们一家”

不过,荣家精彩的

不只是跌宕起伏的商业经历

还有他们的顶级豪宅

就目前流传资料来看

荣家估值过亿的豪宅差不多有10栋

作为一个后裔约有600人且低调的庞大家族

荣家现在的豪宅

恐怕远不止这个数

01.

百年荣宅

屡传民族资本神话

荣家发迹的第一代

一般是指荣宗敬和荣德生兄弟

1900年,兄弟俩敏锐看到了

当时面粉业和纺织业的发展潜力

在老家无锡创办起保兴面粉厂

(后改名为茂新面粉厂)

并于1902年正式建成投产

这一年,荣宗敬29岁,荣德生27岁

不久后,日俄战争爆发

东北对面粉需求急剧增加

一年便能赚得6.6万两银的盈利

荣家兄弟趁势发展壮大面粉厂

到1910年,短短9年时间

工厂产量便比初建时大了10倍

成为国内数一数二的大厂

福新面粉一厂

随着工厂规模扩大

哥哥荣宗敬开始把发展重心转移到

当时的经济中心上海

为了解决居住问题

1918年,荣宗敬在市中心

从德国人手里收购了一个宅邸

位于上海静安区陕西北路186号

现今边上是著名的购物中心恒隆广场

背靠城市极具含金量的高楼广厦

荣宗敬在陕西北路186号荣宅前留影

值得一提的是

陕西北路过去被称为西摩路

这条路密集分布了20多处名人故居

宋庆龄三姐妹,宋家老宅

地产巨商沈延龄

还有香港曾经的首富

何氏家族的创始人何东

都在这里居住过

清一色是社会上有头有脸的大人物

陕西北路369号宋家老宅

彼时荣宗敬已凭借经商

拥有显赫的财力

据说总资产达到6000万元

而同时间上海人均月工资不过10元左右

荣宗敬买下这栋宅邸之后

邀请著名设计师陈椿江重新设计和修缮

摇身一变成为上海滩

最气派、最精致的西式别墅之一

陕西北路186号荣宅,图源小红书

荣宅占地4000多平

南面是一个面积约2500平米的绿地花园

主立面设有两层外廊

以罗马立柱支撑

主楼一侧是一个六角形角楼

显眼的半圆形穹顶

与佛罗伦萨的圣母百花大教堂如出一辙

内部随处装饰着精美的木作和彩色玻璃

陕西北路186号荣宅

整体有多豪华呢?

荣宗敬的女儿荣卓如后来回忆:

老房子好大,有多少个房间?

我无法想象,也数不清

老房子里有个跳舞厅

天花板上的七彩水晶都是Tiffany

陕西北路186号荣宅

荣家在这里居住了近20年

1938年,荣宗敬为摆脱日伪纠缠

离开上海前往香港,却不幸病逝

而后一直由荣家后代居住

直到1949年上海解放

荣家把荣宅出租给中国经济研究所使用

除此之外,荣宅还做过办公楼,学校等等

2002-2008年又被用作默多克旗下

星空传媒集团驻上海的代表处

当时传媒界有消息传出

邓文迪曾经想收购荣宅

得到的回复是“不可售”

陕西北路186号荣宅,图源小红书

多年来频繁使用且得不到良好修缮

荣宅在岁月长流中逐渐失去往日光彩

2011年,著名时尚品牌PRADA租下荣宅

开始了长达6年的修复工作

荣宅是PRADA基金会

在意大利境外的首个国际修复项目

耗费了2亿元

整体理念是修旧如旧

重现宅邸内饰外景的历史原貌

陕西北路186号荣宅

2017年10月17日

为了庆祝老宅重生

荣宅正式对外开放

由此,世人才得以

亲身感受到荣宅的恢弘和气派

陕西北路186号荣宅,图源小红书

在荣宅,你能很明显看到

上海这座城市的显著特征“东西融合”

既有源于西方的古典主义

也融合了各种中国元素

甚至还能看到来自犹太教的符号

陕西北路186号荣宅,图源小红书

要知道顶级富豪的私人豪宅

从来不局限在居住这单一功能上

休闲之所是西方绅士家宅中的必备场所

旧时上海摩登一些大户人家亦少不了

荣宅堪为代表,除了气派的会议室

还有曾经名噪上海滩的宴会大厅

这里曾经招待过不少宾客

包括但不限于欧美商人

寻求合作抵制日商经济渗透

促成中国第一家面粉期货交易所成立

以及鼎鼎大名的军阀首领孙传芳

是荣氏兄弟屡创民族资本神话的地方

陕西北路186号荣宅,图源小红书

不仅如此,荣宅曾一度成为重要外交场合

1932年,顾维钧在荣宅设宴招待国际联盟调查团

出席人员有英、美、法、德、意等国代表

和宋子文、孙科、孙祥熙等政要

是调查团访华期间规格最高的活动之一

2023年上映的电影《无名》

还特地来荣宅取了景

电影《无名》截图,图源小红书

作为被保护的名人故居

荣宅可以说是无价之宝

若真要算的话

根据房价来大概推断

现在的荣宅

总价值至少10亿起步

陕西北路186号荣宅,图源小红书

02.

见证“红色资本家”诞生

荣氏成长于战乱

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

重要原因之一是人丁兴旺

荣氏兄弟共有11个儿子,13个女儿

并且不断通过联姻和利益捆绑

扩大家族企业的规模和影响力

这是一个庞大的家族

因此,在上海有不少老洋房

都冠以荣家名号

数量之多难以估量

比如建国西路296号荣公馆

法国文艺复兴时期风格花园住宅

建于1938年,建面约1650平

分别有主楼别墅、东楼长廊、西楼门面房

主楼前有2000平花园

六角凉亭,假山戏水

建国西路296号荣公馆

建国西路296号荣公馆

作为现存极完整的

1930s法式花园洋房实例

早在2015年

便被徐汇区列为文物保护点

建国西路296号荣公馆

还有现今的徐汇区少年宫

高安路18弄20号

原本是荣德生夫妇的私宅

新华路231号

新华路上的“罗马花园”

藏着荣德生女儿荣漱仁的故事

新华路231号

上海之外,也有荣家人的物业

香港浅水湾道75号便是荣智健

从糖王郭鹤年手中购入的

占地13000平方英尺

可以看到深水湾和浅水湾双景

浅水湾道75号

不过最有代表性且广为流传的

一个是上文提到的陕西北路186号

另一个则位于徐汇区的康平路71号

康平路曾是法租界公董局兴建的地方

1943年汪精卫正式接管上海法租界后

正式改名为康平路

康平路

这里发生过许多令人震惊的历史事件

国际上也有一定的传闻

再加上法国梧桐营造的特有氛围

很多外地游客来到上海

都想来看看康平路

拍照打卡,满足好奇心

但康平路是神秘的,市委办设立于此

所以经常能看到警察巡逻

路过随便拍两张没关系

拍多了会有保安提醒

且不能对着关键建筑拍

有些地方甚至有专人值守,不允许拍照

康平路

康平路可以说集“三最”于一身

最安全的马路

最神秘的小区

最厉害的人住

边上一排排老别墅不乏私人住宅

若要购买这些房子

购买者要经过严格的政治审查才能交易

有钱还不一定能买到

直到现在,购房仍需要一级政审

荣家住宅位于康平路71号

康平路和吴兴路的交汇处

是整条路上建筑面积和花园面积最大的洋房

由弟弟荣德生的后裔--荣毅仁和荣智健居住

康平路71号

荣毅仁为荣家二代的领军人物

也是中国唯一当过国家副主席的“红色资本家”

左一荣毅仁,左二毛主席,左三陈毅

新中国成立前夕

按照荣家的说法

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

于是荣德生将家族大多数亲属

安排去了香港、台湾以及国外

这使得荣家在世界各地

开枝散叶,风生水起

如澳大利亚富商荣鸿仁、巴西巨富荣鸿元等

荣德生、荣毅仁父子

则留守大陆经历改革开放和工商业改造

1956年,荣毅仁顺应公私合营的时代潮流

将荣家发展了半个世纪的产业

全部收归国营化

一年后,41岁的荣毅仁当选上海副市长

上海公私合营现场,左一荣毅仁

没过多久,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

荣毅仁又以大上海“资本家”的经营谋略

提出要吸引外资兴办实业

得到了邓公的欣赏

1988年邓小平与荣毅仁

在这之后,荣毅仁创办了中信

(全称: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

并聘请到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为顾问

引进资金与技术,发放海外债券

将中信公司发展到所向无敌的地步

同时为国内商业和现代金融的发展

奠定了基础

凭着对民族企业做出的卓著贡献

荣毅仁在76岁高龄当选为国家副主席

1999年,他又以80亿元身家

成为胡润榜“中国首位有统计的首富”

由于拥有政治身份和低调的作风

康平路71号荣宅虽然赫赫有名

却也是整条路上最神秘的存在

只知道建于上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

其他信息少有传出

1991年9月11日,荣毅仁在他的住宅设宴款待撒切尔夫人

到了90年代

荣家三代领军人物、荣毅仁之子--荣智健

将原有的花园洋房推倒重建

现在大家所看到的康平路71号

便是荣智健新建的住宅

有康平路的居民透露

自己亲眼看着荣家别墅一点点建起

建筑材料都是集装箱从海外运来的

建成后有幸进去观看过

装饰的豪华和奢侈超出一般人的想象

别墅内加装了二层楼的电梯

其中二楼电梯有三个出入口

除此之外,还设计有地下室

由于康平路71号至今没有对外开放

铁门常年紧闭

沿街围墙上设有高高的竹篱

所以对于外界而言

荣宅依然是神秘的

康平路71号

我们只能在

法国梧桐树的掩映下

隐约看到豪宅外观

大斜度屋顶、老虎窗、对称烟囱

都带着明显的法式风格

再加上红墙做衣

优雅与庄重并存

越老越有味道

康平路71号

在康平路,飞无人机基本不可能

但附近有高楼

能够俯视康平路71号的大致全貌

占地面积很大,有独立花园

不难想象当年主人生活的奢华程度

康平路71号

这也很匹配荣智健的“首富”身份

1986年,荣智健加入父亲荣毅仁的中信公司

成为中信香港的副董事长兼经理

在李嘉诚相助下

接连吃下国泰航空、香港电讯、港龙航空股权

并且收购泰富发展

于1991年将其改名为中信泰富

荣智健手握18.27%股权

成为第二大股东

因此,他个人

在2002年、2004年和2005年

三度登上“中国首富”宝座

李嘉诚与荣智健

如今,荣氏家族

已经发展到了第四代

据悉分散在世界各地的

荣氏亲属大约超过600人

历史中的老洋房

大多人去楼空

甚至更换了主人

但荣氏家族实业救国

红色资本家、奠基金融体系

等多重风云叙事仍然交汇于此

它们的价值早已超越单纯的居所

更多藏在“连接”与“沉淀”里

连接起完整的发展时间链

沉淀下时代记忆与城市资产

永记在历史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