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金日成写给斯大林的信,梅德韦杰夫离开平壤前,交到了金正恩手上

离开平壤之前,梅德韦杰夫亲自向金正恩,转交了极具历史意义的重要信函,这一不同寻常的外交举动,释放了哪些战略信号?金正恩与

离开平壤之前,梅德韦杰夫亲自向金正恩,转交了极具历史意义的重要信函,这一不同寻常的外交举动,释放了哪些战略信号?

金正恩与梅德韦杰夫亲切互动

根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近日报道,统一俄罗斯党主席梅德韦杰夫,在平壤出席阅兵活动期间,与金正恩举行的会谈中,郑重转交了一批跨越70年的历史信函。

梅德韦杰夫提到,这些文件中包括朝鲜前领导人金日成写给前苏联领导人斯大林的档案信函。

此时正值朝鲜劳动党成立80周年庆典,平壤街头的庆祝氛围与这一历史信物的交接,形成奇妙呼应,让这场外交互动超越了普通礼节的范畴。

从历史纵深看,斯大林时期的苏联曾是朝鲜最关键的战略支撑,这种 “大国背书” 的记忆深刻影响着朝鲜的外交选择。

前苏联领导人斯大林

如今俄方向朝方转交这些信函,本质是唤醒双方共有的历史记忆 ——早在冷战初期,两国就已形成休戚与共的协作传统。

立足当下,这种历史传承有了清晰的现实呼应。

梅德韦杰夫在会谈中特意提及“朝鲜军队在库尔斯克州帮助俄军击败敌人”,这与信函中可能涉及的朝苏战时协作,形成跨越时空的对照。

就像二战时期,中苏互相输送急需物资支撑反法西斯战争那般,俄朝如今正复刻 “技术换人力、资源换支援” 的协作模式:

俄罗斯为朝鲜提供军事技术支持,朝鲜则以兵力与物资,填补俄方战场缺口。

俄军对朝鲜士兵进行军事训练

对金正恩而言,接纳这份历史信物,也是强化国内叙事的关键 —— 借金日成时代的外交遗产,巩固民众对 “联俄抗美” 路线的认同。

而从外交符号的视角来看的话,这批信函更是俄朝精心释放的多重战略信号。

对美西方而言,这是一次精准的威慑展示。

1950年代,朝苏同盟曾成功制约美国在朝鲜半岛的军事扩张,如今俄朝借历史信函暗示 “新同盟威慑” 并非虚言。

对于非西方阵营而言,信函转交则是凝聚共识的重要动作。

金正恩曾访问俄罗斯会见普京

对朝鲜而言,依托俄罗斯的支持打破 “制裁孤岛” 困境,是提升地区话语权的关键一步——从多国高层访朝的盛况看,这一目标已初步实现。

此次朝鲜庆典期间,中国、越南、老挝等国高层同步访朝,形成 “多国外交齐聚平壤” 的局面。

俄方 “鲜血凝成的同盟” 的表态,实则在向盟友传递明确信息:俄朝关系的深化并非孤立事件,而是非西方阵营强化协作的缩影。

这种信号的传递,比单纯的联合声明更具感染力。

朝鲜阅兵活动热闹非凡

另外,对于俄罗斯而言,在乌克兰战场胶着期,深化与朝鲜的关系,可有效牵制美日韩东线力量,缓解自身战略压力。

梅德韦杰夫此前就曾强硬回击G7对俄朝关系的干涉,称西方制裁与施压毫无意义,这种对抗姿态在此次访朝中进一步延续。

而美西方的应对,仍跳不出 “制裁 + 军演” 的固有框架:

美国国务院谴责俄朝合作“不合规矩”,却拿不出新的制约手段;

G7的制裁威胁更像是无力的政治表态,难以撼动俄朝基于现实利益的协作根基。

俄朝关系持续深化

回望整个事件,梅德韦杰夫转交的与其说是一批历史信件,不如说是俄朝同盟的 “双重凭证”—— 既证明了双方合作的历史合法性,也夯实了当下协作的现实基础。

在东北亚局势持续紧张的当下,这封跨越70年的信函告诉我们: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或许会受时代变迁影响,但基于共同利益与历史记忆的协作,往往拥有更强大的生命力。

而这种生命力,正是左右地区格局走向的关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