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74年,一个年仅18岁的年轻人登上了汉朝的皇位,他就是后世称之为汉宣帝的刘病已。
然而,他背负着一段充满传奇和骚动的家族历史。他的祖父刘据曾是汉朝的太子,但却不幸在巫蛊之祸中丧生,背负着不名誉的“罪人”名号。
甚至在他年幼时,有人建议将他的未婚妻嫁给他,但军事将领张安世警告说:不要与这位被视为罪人后代的刘病已有过多关系。
因此,刘病已登上皇位时,他并没有以太子刘据的身份,而是以汉昭帝的后人身份为人称道。这引发了一个深刻的问题:他应该如何看待太子刘据的地位?
最终,他追尊刘据的谥号为“戾太子”,这里的“戾”在谥法中意味着不悔改前过错的人,它充满贬义。

许多皇帝即位后会追尊他们的祖先为皇帝,但汉宣帝为何既没有追尊刘据为皇帝,还给了他一个贬低的谥号呢?
1. 追尊父祖的过程
汉宣帝为父祖追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刚刚登基时,他下令有关部门研究刘据的谥号问题。但回复中提到“父为士,子为天子,祭以天子”,暗示刘据只是太子,并不能享受皇帝的祭拜规格。
汉宣帝随后为他的曾祖母卫子夫追尊谥号为“思后”,但这里的“后”与“皇后”有明显区别。至于父亲刘进,他被追尊为“悼”,这是一个中性的谥号。
然而,对于太子刘据,仅追封了“戾太子”这个谥号,且园邑规模仍是普通诸侯王水准,这表明他的地位并没有获得显著提升。

2. 亲生父亲与权威维护
汉宣帝之所以为亲生父亲刘进追尊“皇考”,是因为他需要维护汉武帝的权威。汉宣帝自幼在民间长大,身份相对尴尬,他必须巩固自己的正统性。
给刘据追尊一个皇帝的谥号可能会触及汉武帝的权威,因为汉武帝从未承认刘据是完全无辜的,并且没有为他正名或追封。因此,为了维护汉武帝的威望,汉宣帝不愿追尊刘据为皇帝。

3. 先例和权力争夺
在汉宣帝时代,没有追封先祖为皇帝的先例。秦始皇将父亲追封为“太上皇”,但并未追尊曾祖父。
因此,汉宣帝也没有追尊刘据为皇帝,因为追尊爷爷为皇帝在当时并无先例。
综上所述,汉宣帝没有追尊太子刘据为皇帝,是因为他需要维护汉武帝的权威、亲生父亲刘进更具亲近感,以及缺乏相应的先例。为父亲和曾祖母追尊谥号,已经是他所需要的方式,进一步可能导致问题。这显示出,皇帝的决策不仅受名分和情感影响,还受到权力斗争和维护前任皇帝权威的考虑。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