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关于高等学校设置事项的公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经组织专家指导、考察、评议,拟按程序向教育部申报设立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暂名),现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为2025年11月20日至11月26日。

公示信息显示,该大学的建校基础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举办者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学地点为江苏省苏州市。拟申报类型为普通本科。
据官网信息,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于1955年,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直属的集科研、医疗、教学工作为一体综合性中医药研究机构,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建设的第一所中医药科研、医疗和教育基地。以屠呦呦研究员为代表的一代代中医人才在此做出重要贡献。
现设23个内设机构,13个二级法人机构,4个非法人机构,4个院本部直属机构以及3个挂靠学会。截至2023年底有职工6900余人,拥有诺贝尔奖获得者1名,两院院士8名,国医大师10名、全国名中医8名,岐黄首席科学家2名,岐黄学者27名,首席研究员36人。拥有与世界卫生组织(WHO)共同建立了临床研究与信息、针灸、中药三个传统医学合作中心。中国针灸学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均为中国中医科学院挂靠单位。
早在1978年,中国中医科学院就举办了全国首届中医研究生班,1984年正式成立研究生部,2005年,又成立了中医药行业第一所研究生院,即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
在已经毕业的近40届毕业生中,大多数已成为国内外中医药领域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和领军人物。
该院现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三个一级学科所涵盖的所有学科专业的博士、硕士授予权以及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具有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授予权和在职人员申请学位的资质。
苏州有“最强地级市”之称,202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727.0亿元,比上年增长6.0%,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六,仅次于北上广深和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