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太平天国成败浅析 天国梦难敌地域黑 善挖墙脚李鸿章

说起太平天国的成败,历来有很多分析。都很有道理,而小子认为太平天国失败的一个很大原因就是失去了提供子弟兵的兵源。好多人诟

说起太平天国的成败,历来有很多分析。都很有道理,而小子认为太平天国失败的一个很大原因就是失去了提供子弟兵的兵源。

好多人诟病太平天国的以教之国,但是拜上帝教能在广西取得成功。是有其地方基础的,深信拜上帝教的信徒,主要以广西的矿工为主。这些底层人员是彻底的无产者,不似中原地区的农民,有恒产者有恒心。深受地方乡绅的束缚。矿工彻底无产,更愿意放手一搏,对于宗教也缺少基于传统文化,而对新兴宗教的抗拒。所以最终能成为太平天国的死忠粉。而南方人又普遍重视宗族关系,一个人冒险成功,会起到示范作用。即使他的亲友本身对拜上帝教生不起信心,但是看到对方发达,也会生起效法的心情。而这种由裙带关系形成的队伍,即使成员并不完全信仰拜上帝教,但基本会忠于太平天国这个政权。

然而天平天国自金田起义后一路向北,最终形成了一片与家乡并不相连的江南占领区。而在这片占领区内,除了嫡系广西出来的那帮子弟兵。后面占领区新招的那些士兵,很难相信信上帝教那套怪力乱神的东西。所以江南占领区的那些将领。成建制的投降清军完全没有心理压力。而太平天国占领区里士兵的战斗力,江南的可以忽略不计。最能打的却是不南不北,经济还不咋宽裕的安徽人。当然一方面有当二五仔的欲望,另一方想不想要又是另一回事。偏偏另一方也有不小的需求。李鸿章另起炉灶搞淮军的时候,形势和恩师曾国藩有很大不同。天平军打湖南是过街跑。湖南基本上还是清朝的地盘。曾氏兄弟可以慢慢的招子弟兵,慢慢的练,稳扎稳打。到李鸿章这可不行呀,安徽一大半都在太平军手里,根本容不得李鸿章现练子弟兵。于是抛开阵营对垒。多讲同乡情谊。搞搞统战工作,从敌人那现挖是最好手段。

然而李鸿章有杀降的恶名,会真心对待这些皖系太平军老乡吗。首先李鸿章杀的八王大都湖广籍。天平天国之乱,湖广人最可怜,其他地方遭罪也就遭一茬,只有武汉被反复争夺了三次。而楚系太平军也是两头不讨好,做了二五仔也没好下场。至于皖系太平军,李鸿章还是很讲同乡情谊的。当然这种讲情谊也是建立在自身实力比较弱小,需要抱团的基础上的。像苗沛霖这样拥兵自重,又为人反复的太平天国皖系大军阀,就没法讲情谊。一般中下层军官,只要投降后再不反复。还是可以当子弟兵看待的。

事实上古代最终能取得江山的,大多还是得依靠稳定的根据地和可靠的子弟兵。譬如李唐靠关陇集团,朱元璋靠淮西子弟,满清靠八旗士兵与辽东降将最终取得江山。而清朝之后的北洋时期,实力强悍的军阀也多是北面的山西、东北。南边的大西南地区这样地方相对封闭,可以本省人治本省子弟兵的军阀。而平原散装省的军阀虽然有问鼎两京的优势,但难以实现长久控制,都是流水将,流水兵,流水民。最终难免失败。

当然中国虽然有地域之争,但是在岁月的长河中,早已形成了强大的国家意识。如果一个政权能实现国家强盛,人民幸福。大家还是会选择用脚投票的。地域黑最终还是敌不过爱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