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又是仿古山水册页,依然似是而非

册页,既是一种装裱形式,也是一种创作形式。据考证,早在唐代就出现了册页。册页在书画创作领域盛行已经是明清两代的事儿了。明

册页,既是一种装裱形式,也是一种创作形式。据考证,早在唐代就出现了册页。册页在书画创作领域盛行已经是明清两代的事儿了。明代画家创作册页往往带有一种随意性,可以是小品,可以是写生,也可以是日常练笔。清代画家创作册页的时候态度相对认真,他们会当成完整的作品看待。由于册页尺寸不大,可以随身携带、欣赏方便,很适合文人雅士随时把玩。

当册页发展演变为完整的小幅作品,仿古就成了创作册页的主要题材。大部分清代画家都画过仿古册页,从中可以发现他们对古代名家的风格特征未必有多么了解。倘若不信,可以看看这套吴达画的《山水册》。吴达分别临仿了唐代李昭道、宋代范宽、郭熙、赵伯驹等四位画家的风格。

吴达 山水册

李昭道是唐代著名画家,擅长创作青绿山水,吴达仿他的风格画了一幅宫苑景色。欣赏这幅画之前,先要弄懂一个知识点。唐代山水画到底有没有皴法?或者,问得更具体一点盛唐时期出现皴法了吗?可以明确的是,唐代之前的山水画空勾无皴。唐代初期到盛唐这段时间,缺乏传世作品佐证。从同时期壁画中可以发现,树干有了擦笔画法和湿笔晕染技法。即便盛唐时期画家已经创造了皴法,也是不成熟的。

凭此一点就能判断,吴达画的根本不是仿李昭道山水。从画面呈现的风格看,更像仿明代画家的风格。技法不对,风格不对,这样的仿古创作已经失去了致敬经典的意义。这不是仿古而是托古,假托古人风格以求增加作品古雅韵味。

吴达 山水册

这幅雪景山水仿北宋名家范宽风格,描绘了山中行旅在雪山中穿行。这幅画还是有点儿似是而非的感觉,山石显得比较平,立体感不强。范宽是运用各种点皴的高手,哪怕他画雪山寒林,也用密集的点皴突出高山气势。吴达画的这幅册页,依然像吴门画派的风格,用枯笔淡墨进行擦、染。技法没有对错之分,表现出来的效果差别很大。如果按照吴达的仿古册页理解古代名家风格,很容易“跑偏”。

范宽是用重墨的高手,无论是树木枝干还是山石结构轮廓,几乎都用重墨表现。利用墨色,强调用笔的强劲有力。他常用的雨点皴、豆瓣皴也是用重墨完成,表现山体的厚重感。很明显吴达的画中缺失了这部分表现手法。

吴达 山水册

仿郭熙画风,吴达画了一幅早春山水。郭熙的皴法特征很明显,后人称之为卷云皴、鬼脸皴。这种皴法是线皴的一种,画好了可以产生面皴的效果。吴达用湿笔晕染取代了精彩的皴法,让人觉得画面气势不足。

仿名家山水需要格外认真,不但要了解技法,也要了解前辈画家的审美情趣与艺术思想。范宽和郭熙都属于重视观察写生的画家,一旦忽视他们作品里的细节元素就会谬之千里。

吴达 山水册

看完这几幅册页就会发现,吴达画的不是仿古山水,而是他自己的理解认知。认知不准确,风格当然会偏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