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政2.96亿元支持养老,1.2亿农村人员,人均2.4元?细节解读来了
养老金的重要性,时至今日已经不需要赘述。一言概之,那就是不仅影响退休人员的生活质量,还影响着子女婚恋市场的地位。
即便是多数人捉襟见肘,但是依旧省吃俭用缴纳养老保险,年轻的时候日子怎么都好过,怕就怕未来晚年生活没有依靠,给儿女增加负担,这也是坚持缴费的动力。
近些年,老龄化社会的严重,60年代婴儿潮到现在的退休潮,延迟退休的落地,超龄劳动者的权益法规等,一系列的变化似乎都在告诉我们,社保基金压力很大。
最近新华社发布了一个好消息,那就是《瞭望,让1.2亿老人安享晚年》,其中有一则数据引起了网友们的关注,那就是2024年中央财政安排2.96医院支持59个地区开展县域养老服务体系创新试点,提升养老服务整体水平。一起来看看:
01,1.2亿农村老年人口,人均2.4元如果单纯的看数据点额话,确实如此,我国农村60岁及以上老年人1.2亿人,2.96亿元支持养老,人均也就是不到三元钱,所以,钱数看着很多,架不住人口数量极大,均值自然就不值一提了。

如果说城里老人难,养老金平均3000元,不够花,勉强维持温饱水平,那么,农村的养老更难,因为即便是有地,也种不动了,老年生活仅仅靠着平均100多元的养老金,可以说是杯水车薪,完全不够,最终还得指望儿女。
所以,这对于年轻的农村朋友来说,就是一种借鉴,一定要想方设法给自己缴纳一份养老保险,如果缴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记得参保高档次,否则,低档次虽然是省钱,但是,退休后的养老金不两百元,才是真的难受。
02,邻里互助养老模式开展新华社的一文章也展示了湖北省部分地区有试点邻里互助照料模式,每天送点热乎饭,每周代购一次日用品和药品并打扫一次卫生,结对帮扶,让独居老人、低保对象都有一个相对好一点的晚年生活。
再就是养老院,但是,按照父母那一辈人的思想,很难劝说他们去养老院,除非是失能老人,没办法的情况下,送到养老院。
所以,基于小家养老的模式目前还没有什么变化,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思想的开阔,未来的养老模式估计会花样百出,可选择性也比较高。
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老人的话一点都没有错,人总归还是要靠自己,当然,缴纳养老保险也是属于靠自己的一部分。年轻的时候,自己赚钱花,自己有劳动能力,只要人勤快,自然饿不着,但是老来难,人老了,什么都难。所以,养老金是最基本的,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