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朝阳“对AI的清醒”,让这位中国最大物理网红CEO和搜狐成为诠释科技狂飙与人文重构的最佳人选。

原因reason出品 | by黑豆
经常有人说,搜狐创始人张朝阳是当下最“矛盾”的企业家。
其它科技圈CEO争相秀出自己用AI生成演讲稿时,他坚持手写板书推导恒星质量上限;当各行业疯狂进行大模型的军备竞争时,他却在《张朝阳的物理课》北师大课堂上直言“AI高考只是模仿做题,人类要守住物理直觉的创造性”。
这种逆势的“对AI的清醒”,让这位中国最大物理网红CEO成为讨论AI与人类关系的绝佳人选。
这个交叉议题的重要性,也投射到了2025年的搜狐科技年度论坛上。
5月17日,这场主题为“科技狂飙与人文重构”的论坛,通过“基础科学突破——技术产业化浪潮——文明价值重构”的三重维度,展开了一场关于人类命运的深度思辨。
在开幕致辞时,张朝阳提出:“当技术奇点临近,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建立科技与人文的对话坐标系。”
奇点,即大爆炸理论中追溯的宇宙的起点,具有无限大的物质密度、无限弯曲的时空和无限趋近于0的熵值等一系列奇异性质。
“技术奇点”意味着这个临界点之后,科技的发展速度将如大爆炸形成宇宙般,让人们完全难以想象。在这个关键时刻,如果科技的发展脱离了人文的指引,就可能会像脱缰的野马一样,给人类带来意想不到的灾难。
当下,AI已经让人们兴奋又迷茫。而过去搜狐科技论坛的从技术秀场到思想圣殿的“七年之养”,可能也在不知不觉中成了一种进化指引。
01
果然,在第七届搜狐科技年度论坛的聚光灯下,张朝阳再次展现出这种对“AI的清醒”。
他既宣布“AI将重构90%的产业流程”,又在“问道智能”圆桌上强调“人类必须警惕真实性的流失”。
“AI真的理解物理规律吗?它能像爱因斯坦那样‘心生一计’吗?”在论坛最激烈的“问道智能”圆桌中,张朝阳的提问撕开了技术神话的裂缝。
论坛内这场集结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院长张亚勤、猎豹移动董事长傅盛、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教授刘嘉等顶尖大脑的圆桌对话,上演了2025年度关于AI最硬核的思想交锋。
张亚勤将AI比作蒸汽机时代的体力延伸,“人类IQ与AI结合就像蒸汽机让肌肉力量倍增”。但他划出红线——正如《张朝阳物理课》上提到的GPT-5能通过图灵测试,却解释不清“太空煮粽子为何需要地球大气压”一样——跨领域联想、模糊决策仍是人类的专属战场。
嘉宾一致认为,在中美AI之争中,只要是范式定义好的领域,在中国现在的算力体系下,中国团队会更快。
傅盛则指出,中国AI优势在工程化落地而非算法原创,“小模型优化+场景创新”最有可能实现“中国式突围”。他以猎户星空机器人为例,证明“餐厅送餐机器人需要的不是超越人类的智能,而是99.9%的稳定性”。
张朝阳则从文化基因角度补充称,中国人非常聪明,且在儒家文化驱动下,人愿意往高处走,勤奋与竞争意识是隐性优势。
激烈竞争态势下,中国在AI、芯片、算力甚至整个科技全领域仍能追赶甚至超越美国。

不过,越是这种态势之下,张朝阳越强调人类应有自己的“直觉堡垒”。他反复强调“自洽性之外的灵光一闪”——就像广义相对论并非数据训练的产物,而是爱因斯坦的“直觉飞跃”。
这种对人性特质的捍卫,与他在搜狐视频打造的“关注流”逻辑同源:摒弃算法投喂,主动选择深度思考的锚点。
02
过去,搜狐科技年度论坛的“七年之养”,可能也在不知不觉中演绎了AI时代文明的进化过程。
七年前,AI还没来,这个科技IP是展望行业趋势的地方;现在,它已悄然蜕变为新锐思想的“交易所”。
当其他论坛追逐元宇宙风口时,中国科学院王贻芳院士在探讨“耗资百亿的江门中微子实验如何揭示宇宙演化”;当行业热议AI芯片算力时,西湖大学生命科学院裴端卿教授讲述“细胞编程如何破解生命密码”。
这种对基础科学的执着,与张朝阳“大学教育不必功利”的理念形成共振——在清华推导相对论的他,正用行动证明“无用之学”的终极价值。
而机器人专家与动画导演同台、神经科学家对话投资人等打破学科边界的跨界混搭,则催生了“火星奥运会”“AI伦理剧场”等破圈议题。
同时,搜狐科技年度论坛七年积累的专家网络与议题库,已成为行业风向标。邬江兴院士提出的AI安全架构被写入企业开发规范,郑纬民院士的大模型基础设施论成为政策参考。这种“活动即智库”的生态,让搜狐在科技内容领域构筑起难以复制的护城河。
03
这种硬核科技和流量时代的对撞,在搜狐并非搜狐科技独有。

过去多年间,在张朝阳物理网红身份和其一系列IP带动下,搜狐在知识领域建立了一道护城河。
一些新的营销方式也在搜狐视频出现。《张朝阳的物理课》上,“知识即卖点”,所有场景皆可用。
张朝阳用爱因斯坦场方程解释九阳破壁机的扭矩设计时,科学原理瞬间转化为产品信任度;当他探访火箭发射基地解读推进器燃料效率时,绿源电动车借势完成“接地气→航天级”的品牌跃迁。
相关直播综艺,也在当下的流量时代实现了“反套路创新”。
从《姐姐的好物分享》中李冰冰用热力学解释面膜渗透率,到《星空下的对话》里周鸿祎在露营帐篷里探讨网络安全,搜狐视频将知识植入生活场景。
这种“微综艺+深思考”的模式,让品牌植入摆脱叫卖感,化身内容共创者。
同时,搜狐视频在通过关注流重构内容生态:当算法推荐制造信息茧房时,搜狐视频让用户通过主动关注构建知识图谱。
CPA讲师、科研大V、非遗匠人在此形成“高密度信息圈层”,实现“人找信息”的逆向逻辑。
在2025年搜狐科技年度论坛尾声,张朝阳说“搜狐要守住一方清醒”。其中藏着双重隐喻——既有对AI时代的冷思考,又有对流量时代浮躁之反思。

或许技术奇点后,人类应有的生活方式,正如过去多年他因热爱从不被理解到成为最大物理网红的过程——相信直觉并坚持兴趣。
这也恰好契合了张朝阳对AI时代的警示:“人类必须保持主动思考的能力”。
————END————
原因reason主理人黑豆,知名媒体人。曾任《中国企业家》高级记者,36Kr主编。写过一系列丰满的人物,预见性的过一些重大的事;游离人世间,一脚商业一脚娱乐的浪荡……
本账号内容同步头条、百家、搜狐、网易等数十个主流媒体平台……
原因reason
微信号|weipiweipi
邮箱|VP@vp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