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方的枪声还未停歇,一场疯狂的“人才拍卖”已在废墟中开场。这里的“精英”不是科技专家,而是骗术高超的电诈分子。
当缅甸国防军的清剿部队冲进臭名昭著的KK园区时,他们以为正在书写一场打击犯罪的胜利篇章。查获30套“星链”接收设备,搜查100多栋建筑,发现2198名涉诈涉赌人员——这些数字看起来像是完美执法的证据。
但现实,却给出了一个无比讽刺的续集。

KK园区的覆灭不是终点,而是一场“电诈人才”大规模转移的开始。就在园区被清剿的同时,附近3公里外的一家电诈机构仅一天就招募了数百名KK外逃人员,而其中多数人,是自愿“入职”。
01 大清剿行动:一场看似胜利的突袭上个月,缅甸国防军对边境地区的电诈园区发动了清剿行动,克伦邦的KK园区等电诈据点遭受重创。
这场行动看起来战果累累。
法新社报道称,军方在行动中查获了30套“星链”接收器及配件,搜查了100余栋建筑,发现了2198名涉诈涉赌人员。
与此同时,约1500名园区电诈员工借机越境逃往泰国,这些人员来自全球28个国家,其中包括500名印度人和200名菲律宾人。
安全专家估算,KK园区人员规模约2万人。 随着园区覆灭,一场意想不到的“大逃亡”与“再就业”浪潮,正在悄然上演。

令人始料未及的是,电诈从业者非但没有消失,反而在当地掀起了“二次招聘潮”。
一名电诈从业者向媒体透露,其所在的电诈机构距离KK园区仅3公里,在1400美元月薪的诱惑下,该机构仅10月23日一天就招募了数百名从KK园区外逃的人员。
更让人震惊的是,多数人竟是自愿“入职”。
组织犯罪活动问题专家杰森表示,尽管电诈属违法犯罪行为,但在当地不少人眼中仅是“一份工作”,即便KK园区覆灭,他们仍可转至其他电诈窝点继续从业。
03 黑市风云:电诈“熟练工”身价飙升7万美元如果说自愿入职者选择了“前程”,那么另一批人则成了黑帮眼中的“硬通货”。
KK园区崩溃后,权力真空瞬间被附近的武装团体填补。他们争相掠夺园区留下的最宝贵资源——人。
确切地说,是那些掌握着诈骗技巧的“熟练工”。
据悉,这场地下人才争夺战异常激烈,部分资深电诈人员的“身价”已被炒到惊人的7万美元。
这些犯罪组织像猎头一样,将“失业”人员重新安置到新的电诈据点,从中牟取暴利。
04 现实困境:10万电诈大军的“猫鼠游戏”泰国警方的估算数字令人震惊:仅泰缅边境地带,电诈人员就多达10万。
这个数字背后,是一个庞大到令人绝望的黑色产业。
当你读到这篇文章时,或许正有曾经的KK园区“员工”,在新的办公室里重新拿起电话或手机,对着世界另一端的陌生人编织谎言。 他们的“专业技能”没有消失,只是转移了阵地。
军方的清剿像一块巨石投入沼泽,水花四溅后,水面慢慢恢复平静,罪恶在另一个角落继续滋生。

为何电诈犯罪在缅甸边境地区如此难以根除?
与毗邻我国边境的缅北地区不同,妙瓦底等地区位于缅泰边境,距离我国很远,打击起来困难重重。
同时,政府军、反政府军都曾在缅甸妙瓦底地区打过拉锯战,最后选择退出。克伦民族军在当地坐大,从电诈园区获取丰厚收入,不可能自断一臂。
此外,泰国政府通过断水断电等方式制裁妙瓦底电诈园区,但很难直接越境打击。缅甸政府军的观望,泰国政府鞭长莫及,形成打击电诈真空地带。
当军方的清剿行动变成了犯罪人才的“分散重组”,当“熟练工”在黑市中被明码标价,我们面对的,究竟是一个可以铲除的毒瘤,还是一个能够不断再生的怪物?